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锦衣卿相》
锦衣卿相

第249章 第二次地震到来

章知州脸色惨白,哆哆嗦嗦朝苏希锦跪下,“求大人放下官一马,下官日后必会改之,不会再犯。”

谁都知道苏大人掌握着朝廷援物,他原本是想让苏希锦看到金州惨状,多为金州捞一笔。除了这点私心,他自认为能做的都做了。

“大灾大难面前,你尚且如此算计,毫无怜悯之心,平日里还不知怎样尸位素餐。”苏希锦言语正直决绝,不肯退步,“本官心意已决,休要再说。”

她让人去选了几处空旷开阔,无山无水的平地,准备将百姓牵移过去。

只百姓并不愿意,因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已经一个多月,虽说仍有余震,但十分轻微,并无生命危险。

最重要的是房子早已倒塌,再塌也塌不到哪里去。有这时间,不如好好埋葬或伺候自己的亲人。

目的达到,苏希锦招呼柏溪川,“柏大人,且随本官出去巡视一番。”

都说杀鸡儆猴,她是直接将猴子给杀了。则剩下的人谁都不敢再生敷衍之心。

此次发生地震的地方是整个陇右,作为赈灾大臣,整个陇右在她管理范围内。所以她不止得看管金州,还得让其他州认真行事。

处罚章知州,让其他州自行掂量。

一路上柏溪川紧紧跟在苏希锦身后,待出了门他上前一步,“方才听大人说要这些日子里地动的详情,可巧下官记录了,这就拿给大人看。”

好个可造之材,苏希锦心里为他点赞,抬眸仔细打量他。

只见他衣着朴素,身材匀称,不高不矮,一张脸虽生得普通,却给人一种纯厚老实之感。

“你如何想起记载这个东西?”

“回禀大人,下官想看看几次地动有没有规律,借此避免灾祸,便私下记载了下来。”柏溪川回。

“所以你发现什么规律没?”

柏溪川摇头,涩然道,“没有,只知道地动越来越轻,相隔时间也逐渐变长。最近几天已经极少有地动。”

“柏大人拨草瞻风,心细如发,时刻忧心百姓,是金州百姓的福气。”苏希锦含笑鼓励,“若大人坚持下去,自当成为一代贤臣。”

两人边说边走,一路看顾百姓,询问他们家庭状况,有何难处等等。

朝廷派下来的官如此平易近人,百姓无一不感到受宠若惊,手足无措。

苏希锦借此机会又找了两位空闲的灾民,与自己同行,顺便了解金州平日的治理情况。

一行数人一路往前,直到一处拐角之地,见着一家奇怪的人。

别的人家里或多或少都有伤亡,因此面色悲惨苦闷。唯有这家人说不上悲说不上喜,还带着一股子气恼。

苏希锦心觉奇异,问道,“这户人家是怎么回事?”

“他家啊,”随行百姓又是愧疚又是气恼,“他家是做棺材生意的。地动前些日子,这家老头儿跟街坊嚷嚷要地动了,让大家准备好东西快跑。”

“我们只当他年老糊涂,或是想赚点棺材钱,就没人信。哪知道真让他瞎猫撞上了死耗子。”

“现在咱们挨家挨户都着了道,只他家啥事也没有。”所以说这事邪门呢。

苏希锦心中千回百转,柏溪川直接看向她,“大人?”

“进去看看吧,”她说,若只是无意撞上倒没什么。若真有本事预知到地震来临,这样的奇人,合该招安才是。

方踏进棺材铺,就觉一阵阴风扑面而来,随行百姓忍不住搓了搓手臂。

因死者众多,棺材铺里的棺材早买卖一空。空荡荡的房子里,只有一位老人带着个十一二的孙子。

“老人家,”苏希锦先去与他套近乎,“这次地动家中可有什么损失?”

老人看着她一身官服,指了指墙壁,“别的倒没什么,只老朽这墙裂开了。”

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泥木墙上有一条,成人手掌来宽的裂缝。方才的风就是从这缝隙中吹过来的。

苏希锦躬身问他:“我看你家中只有一个小儿,可需要官府帮您将这缝隙补起来?”

她和颜悦色,一团和气让人生不出抵触情绪。

“那就多谢苏大人。”

被她点名身份,苏希锦并不意外。如今朝中就两名女官,任谁都猜的到她是谁。

吩咐随从记下老人需求,她眨了眨眼,“听说老人家在地动前,就已经知晓有地动发生。晚辈想问问老人家可是有什么绝学?”

“自然是有的,我爷爷可厉害了。”不等老人说话,他身边的小子就自豪回答。

老人拉着他向后,随口拒绝,“不是什么绝学,不过是仗着年纪大,活得久罢了。”

“老人家别谦虚,晚辈愚钝,还请老人家说个清楚。”

“无外乎三个字,观、听、记罢了。”

“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所谓观,就是看这处规律是否与平常一样。事出反常必有妖,若不相同,大致是要现些祸端。”

苏希锦听得认真,“比如?”

“比如群鸟顿散,鼠疫遍地,鸡犬不宁。”

这与现代专家总结的经验合上了,这老人家果真有两把刷子。

“那什么是听呢?”

“听就是听地叫的声音。”

苏希锦尚且不解,随行百姓就冷哧一下,“梵老头,你真是越说越没谱,地如何会叫?大人面前呢,嘴上没个把门儿的。”

梵老头不理他,只顾着说自己的,“地会叫,虫鸟亦会,只不过你们听不出来,只有我能听出来。”

说得这般玄乎,难道真是什么奇人异事?苏希锦心里头相信了一半,揣测:“那记,可是将这些异常记录下来?”

梵老头儿认真看了她两息,片刻点头又摇头,“记这个。”

说着他拍了拍孙子肩膀,就见小少年起身,从里屋拿出一椭圆形东西。

这东西看着已有些年份,青铜为底,底下有八只足,头顶四个角。表面光滑,应当时常有人在摩擦。

“这是……浑天仪?”苏希锦问。

老头儿点头,“老朽自己做的,比不得宫里的精细。”

苏希锦并不赞同,“然此次宫中却不曾检测出地动。”

她已经百分百确信这是一个能人,得想办法将他送进京城或学习其技术,造福更多人。

“老朽说的记,便是记这些个东西变幻情况。”说着他与苏希锦几人讲解起使用方法来。

苏希锦越听越入神,更加深向他学习的决定。突然纹丝不动的浑天仪又轻轻转动了一下。

老者立刻皱起眉头,丢下众人自顾自的算起来。不出片刻,他抬头对苏希锦道,“大人,陇右恐还有第二次地动。”

方才听他说了半晌,已经无人怀疑其说话真实性。苏希锦面色凝重:“什么时候?”

“就明日子时到辰时之间。”

“可知震动大小?”

“与前次一般无二。”

明日子时……现在已经巳时,留给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苏希锦立即起身,“柏大人,立刻回州府。”

风风火火回到衙门,正在里面办公的大人个个提心吊胆起来,她这不是又去哪里听了些什么鬼话,回来收拾他们来了?

“大……大人?”哆哆嗦嗦问。

苏希锦看也没看他一眼,“立刻派小吏通知城里所有百姓,退到安全区或找无房屋、高山、大树的空旷地方呆着。”

几位大人面面相觑,“这是为何啊大人?”

这不刚开始重建吗?怎又要撤离。

“陇右明日恐还有一场地动,”她说,“咱们得遣散百姓,防止与前次一般,造成大面积死亡。”

“大人,”其他人不敢质疑,士曹参军想了想上前,“不知大人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可否靠谱?”

“应当是靠谱的,”苏希锦相信梵老头不会说谎,也相信他的经验,“此关乎满城百姓的生命安全,便是消息为假,也不过耽误一两日。”

理是这个理,就是有点兴师动众,但他们不敢有异议。章知州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一州之长尚且如此,何况他们这些小喽啰?

惹不起惹不起。

“另外,本官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快马加鞭也好,飞鸽传书也好,以最快的方法,将此消息散布到陇右其他州。”

“再通知金州所有下辖县、乡镇。人命关天,不得有任何迟疑。”

“诺。”

所有人都答应下来,苏希锦想了想又仔细叮嘱,“除去传消息之人,城中还有多少士兵可用?且让他们转移伤患。另外单独再留一队,在城内传达消息,并帮助百姓转移。”

“切记不要贪财,生命第一,贵重物品可随身携带。其他能不拿的就不拿。”

“是。”

随着命令下达,城中所有官吏都动了起来。仿佛辛勤劳动的蚂蚁,又仿佛忙碌的河流,一圈圈、一队队传达着地动来临的消息。

他们一传十十传百,不等傍晚,城中所有人都已知晓这个消息。

只知道归知道,很多人并不愿意离开。无他,舍不得刚重启的工程和家中财物。

“不可能,如今地动早就停了,哪里来的地动?”

“苏大人莫不是神不曾,还能未卜先知?”

“我不走,任他天王老子来了也不管用。”

天王老子自然没用,苏希锦管用就行。

她直接下达强制执行命令,有士兵监督,所有人不得不被迫离开。

当日半夜,所百姓有条不紊赶到安全区,有的抱着被子,有的拿着大氅,一群人在空地上遇见,皆抱怨上面小题大做。

“哼。睡得好好的,硬是要让我们走,这哪里来的地动?”

“就是,朝廷都测不到。难不成苏大人行?”

“不是苏大人,我有小道消息,据说是城东的梵老头跟大人说的。”

“就卖棺材那个?”

苏希锦得知原因,找了几个当地人了解余震信息,确定已经过了危险期,便开始组织大家重建。

“城里的药恐怕不够,通知女医馆大夫尽力抢救,两日后物资就会抵达。”

苏希锦问过他的名字,得知其叫柏溪川,是去年才从县里提拔上来的参军。

“柏参军与本官一道出去看看,诸位大人且各司其职。至于章知州,”苏希锦冷冷暼向他,眼中之寒叫人发颤,“赈灾不力,大搞形式主义,一问三不知,就先暂停了职位,留在家中深省。具体处罚,待本官禀明圣上自会明了。”

“陛下仁圣,给每户人家下发两千文铜钱,以备棺木。这笔钱若不出意外,两日后可以抵达。”

因着余震记录还未统计出来,保守起见,苏希锦劝百姓不要待在屋里。

还是如登州时疫一般,她们各自组队,分片区管理。

“另外,搜救小组的人撤回一半,帮助百姓重建家园。”

这会儿得知朝廷派来的官员到了,州上各位大人都从外面赶了回来。一群年过半百的人,毕恭毕敬候在身旁,不敢吭声。

一群人两眼放光,什么都没有钱来得直接。有这钱在手,百姓情绪高涨,会更配合他们行事。当然,也少不了他们的油水才是。

事情一一交代下去,苏希锦还是不放心。她看着几位姗姗来迟的负责官员,心跟着沉了一沉。

这些人有的干干净净,有的满头大汗,有的脸上带笑,都不像是个会做事的。在场只有一位三十来岁的男子面容忧愁,一身洗的发白的布袍上沾满了泥土。

章知州点头哈腰,无论她说什么都让人去做。

“城中死者众多,各种病痛云集,再有那些四处逃窜的动物……”苏希锦拢起眉头,“只怕会引起时疫,咱们需小心些才是。”

章知州惨绿着脸,伏地谢恩,只不过腿脚不听使唤,心跟结冰一般,冷到了极点。

而苏希锦雷厉风行的做派,也让其他大人纷纷变色。个个胆战心惊,生怕她点到自己。

“一切水源烧开后才可使用,切记让大家毋要喝生水。另外本官来时曾见许多百姓随意掩埋尸体,此举极其容易引起时疫。你们且找个地方,同时埋葬。”

众人立刻道好,曾经她写的预防和治理时疫的手册,州府上下人手一本,不用说太多就能明白。

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月,有活口的情况几乎为零。如今让他们出去搜救,不如说是寻找尸体,帮助死者入土为安。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