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炼字吃妖》
炼字吃妖

第77章春秋大鼎显露杀意求追读

世家只要不去窥觑大宝,不试图去坐天下,通常都会活的很滋润。

凡是荣登大宝,坐拥天下的世家,在王朝更迭之时,惨的直接被灭门,从此于世间除名。

好一点的被赶下台,遭受打压,死的死伤的伤,虽无灭门之祸,但几乎也都一蹶不振了。

一个个墨字力透石面,如刀雕刻一般嵌印在石碑上。

石碑正面所写落宝赋,七分之一的文字绽放出耀眼的白玉光芒,齐齐一颤,仿佛人打了一个喷嚏。

青年书生所写的墨字一个接一个蹦开,石碑背面恢复如初。

“张九鼎,洞庭张氏老祖张显宗嫡孙,就读于大乾四大书院之一的玉鼎书院,凝的是白玉春秋鼎文胆,凝胆境巅峰儒修。”

“他还有一个胞弟名叫张十哲,两人一起被人称为张氏双龙,是洞庭张氏重新崛起的希望。”

“原来是他,听说他与胞弟张十哲一起包揽了今年洞庭府乡试的头两名。”

“张九鼎,张十哲两兄弟确实出彩,可惜还是比不上洞庭陈子旭。”

“有陈子旭在,洞庭张家要想再次崛起,难了。”

“是啊,一山难容二虎,洞庭府张宁两家,陈王两家,四大世家彼此争斗,千年来早已结下死仇,陈子旭这条陈家蛟龙仿佛生来就是为了压制张宁两家的。”www.lawace.cn 盘古小说网

“人中蛟龙,这可是女帝陛下给的评语。陈子旭简在帝心,背后又有如日中天的陈家撑腰,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陈子旭,人家可是公认的首辅之资。”

“洞庭张氏自从老祖张鹤舟死后,直接从顶级世家衰败到如今的三流世家,衰败速度之快,前所未见啊!”

“鹤舟先生确实可惜了,想当年,鹤舟先生那可是本洲十大君子,是大乾王朝在外的金字招牌,要不是……”

人群小声议论着洞庭张氏与洞庭陈氏的恩怨纠葛,以及两家的兴衰更替。

张九鼎,张十哲,洞庭张氏子弟。

张一流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张鹤舟的后人。

嗯,较起真来,也算是他的后人。

张九鼎,洞庭张氏双龙。

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可能这就是命中注定吧。

陈子旭眼神微眯,眼中杀意一闪即逝。

作为洞庭陈氏子弟,张氏双龙的名号他自然是知道的。

三人属于同一辈,都被视为家族新生代的领军人物。

加上两家千年来的恩怨纠葛,三人注定是敌手。

张九鼎没有理会周围的议论,他正心定神,拿起狼毫,蘸墨急挥,笔走龙蛇,一篇散文一蹴而就。

张九鼎显然是有备而来的。

“嗡!”“嗡!”“嗡!”

石碑颤鸣。

耀眼的白玉光芒中,一个个近乎羊脂玉色的文字虚影飘离石碑正面。

与此同时,一个个白玉色的文字虚影同样飘离石碑背面。

“殿下,碑文真意全部飘离起来了!”

李鱼兴奋道。

“我看见了。”

方落落激动道,终于看到一个能让碑文真意全部飘离石碑的人了。

这个张九鼎虽然不是来自大名鼎鼎的玉蛟书院。

但其就读的玉鼎书院名气也不差了,是大乾四大书院之一,本洲百强书院,位列第十九。

玉鼎书院创建才三百余年,就能闯入本洲百强,位列前二十之列,足以说明书院创始人与书院弟子的强大。

在方落落看来,张九鼎凝的文胆是白玉春秋鼎,人的相貌气质也是世间一流,是个不错的效忠对象。

“不愧是张氏双龙,厉害。”

“才华横溢。”

“张九鼎可是一州乡试的头名,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尤擅散文。”

“石碑真意已经全部飘离石碑,现在就看他能不能助落宝小妖脱困了。”

两股文字真意漂浮在虚空中。

石碑文意自行演化成纪律森严的军队,披甲执矛,一步步往前推进。

张九鼎的散文真意则演化成一只春秋大鼎,滴溜溜转,做出防守。

“杀!”

将领一声令下,披甲执矛的步兵加快速度,冲上前去,一根根长矛轰砸在春秋大鼎上。

春秋大鼎鼎身一震,拦下长矛的同时,自身也蹦碎了一角。

方落落两只白嫩小手紧紧抓着身下椅子的扶手,乌亮的大眼睛紧紧盯着战在一起的两股文字真意。

一炷香,只需撑住一炷香。

一炷香后,若还不能解决挑衅的文字真意,石碑真意就不得不开始回收散落在落宝湖中的其余真意,而这时,她就能设法脱困了。

时间流逝,在场诸人神情紧张的盯着战在一起的两股文字真意。

玉芒耀眼,每时每刻都有文字真意消散。

战斗还未结束,张九鼎就摇了摇头,回到了座位上。

还是差了不少。

张九鼎的散文真意在撑了大半炷香后,被石碑真意碾杀殆尽。

“可惜了。”方落落叹了一声。

可惜了。

张一流也在心中叹了句。

张九鼎,如此人物,必除之。

陈子旭小口喝着酒,心念微动。

还有那个张十哲,也得一并除去。

这两兄弟出现在这里,定是冲那火梅山去的。

来都来了,火梅山,去见识见识也无妨。

李鱼道:“有请下一位。”

“阿弥陀佛。”

身着一袭白色袈裟,长得眉清目秀的小和尚双手合十,离开座位,缓步朝石碑走去。

青年书生摇头,搁笔下去。

“刘兄,很不错了,你引动的文字真意至少比我多。”

洞庭张家那可是传承了两千多年的顶级世家。

俗话说得好,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李鱼欠身行了个万福道:“敢问公子姓名。”

青年书生站在石碑背面,运劲于笔,奋笔疾书。

“是啊,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毕竟是来自中土神洲的儒修,凝的又是无限接近羊脂玉色的白玉文胆。”

第三十九号桌。

“李姑娘好。”张九鼎先是回了一礼,接着朝四方拱手道:“诸位道友好,在下洞庭张九鼎。”

“洞庭张九鼎,这个张九鼎是洞庭张氏子弟吗?”

人群中有人问道。

李鱼执笔摹写下青年书生的词,交给人鱼侍女,让其将词作挂在平台上供其他人交流探讨。

“有请下一位。”

而历朝历代只做臣不称帝的世家即便遭遇乱世战火,也有八九成能延续下来。

洞庭张氏这种历经两千多年而不倒的世家,只要不称帝,不遇大灾大变,几乎能一直延续下去。

紫衣青年道:“大哥,看你的了。”

白衣青年点点头,站起身朝石碑走去。

“这等资质的儒修前辈,平常可是没机会碰到的,如今我们能有幸与这位前辈隔空交流,已是极为难得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