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淮南无夏》
淮南无夏

第三章;圣驾

“陛下威风一如当年勇猛啊!”盛顾北想了很久才诚恳说道。两旁外人都是努力憋笑,暗道这大老粗果然不会说什么好话,却道天子威风,普天之下还能有谁更胜今朝大夏之皇。

可皇帝毫无不悦之色,拍了拍刚刚为自己撩帘子的太监说道:“李公公带着几位夫人公子去你的王府安置一番,朕可不管你此时多累,先陪朕回宫叙叙旧再放你出宫。”

言下之意竟是已封了盛顾北异姓王,而话语中流露的亲近之意使得在场所有人都是暗暗吃惊。

盛顾北心中明了这位大太监一身真气修为想必已臻化境,不然难以达成这般威势。

无数禁卫军鱼贯而入,迅速控制了场面,面色恭谨的站在民众前方,等待着明黄色轿子中的那位出现。

百姓眼中狂热之色愈盛,纷纷拜倒。

众人不禁莞尔,盛顾北声音极响,便是外围百姓也听得一清二楚,这般如小儿的话语由一脸严肃的大将军说出来,属实让人难以忍下笑意。

就连上前向陛下请安的大儿子也憋着笑容应下自家老爹的要求,礼数做的周全了,方才退下回到车架之前,面露恳切之色看向自家兄弟们。

几人皆是一脸严肃,丝毫不理会自家大哥投来的殷切眼神。

“朕派人送你回府便是,这些天不如将夫人公子都接进宫来,和朕的几个皇儿相伴出行也是不错,后辈们多呆在一起,总是好的。”皇帝面带微笑的说着,只是明黄色轿子前的几位太监心中暗暗叫苦,面带忧色的看向盛大将军。

这些皇子世子年岁尚小,最大的也不过十有六七,最是能折腾的年纪,平日里有太学的夫子先生管着,倒也不敢如何乱来,而今有了圣上口谕,怕是要在这京城捅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天了,而为他们擦屁股背黑锅的,自然只能是他们这些奴才。

“谢陛下。”盛顾北似是没看到几位太监眼神中的恳求,只是应了下来,而百姓士兵们想着君臣如此和睦,大夏必将更加繁盛,自然想不到更多。

盛顾北身后的八位世子互相看着,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那抹喜悦。

他们自小便在边疆,和京中子弟算得上是毫无接触,而今边疆安定,便是意味着数十年内得以不再返疆。

身在军中,平日里除过娘亲教导礼数,父亲请的先生教导习字,剩下的时间便是和军中的将士们舞刀弄枪,习武打猎。

只有老七、老八、老九还跟着一位不知道哪座山头的仙人修习,生活比他们几个多出几分乐趣。

何况兄弟几人年纪相仿,盛将军家的孩子更无隔阂一说,兄弟情谊在日常的小打小闹之中更加牢固,更不提还有一个小他们好几岁的老九日日盼着几位兄长陪着玩闹。

虽说不如京中权贵子弟般日日锦衣玉食过的安逸,但与同龄相比,才干气量自是远超不少。

这一路途径各州郡,见识了不少纨绔行径,身上本穿着的布衣也换上了量身定做的华服,如今回到京城,终于能和同龄的孩子相伴,更别提对方还是普天之下最富权势的皇族,自然满心期盼,倘若几位娘亲再把兄弟几人每日晚间例行的教习去除,几位世子怕是连觉都睡不安稳了。

前方的皇帝陛下反身向着轿子的方向走去,后面跟着一众小太监和魁梧的盛将军,禁卫军矗立着像一尊尊不动的石碑。

周围的嘈杂随着陛下远去的步子缓缓安静了下来,最外围的民众渐渐散去,脸上洋溢着见得帝皇的喜色,似乎今日被召入宫的是自己一般,这段经历不知可与未来得及起床的邻里炫耀多少时日。

随着皇上迈入轿子与太监的一声“起”,盛将军的亲眷与领命带路的李公公躬身行礼,望着明黄色的轿顶和跟在后面与众太监有说有笑的盛将军渐渐消失在视线里,方才登上马车,准备向着王府前行。

李公公一旁的大世子方才得娘亲在耳边耳语几句,不动声色的给李公公袖中塞了一张面值不小的银票。

看着李公公化在皱纹中的笑颜,自己心中也是暗道几分妙,果然父亲进京前说的人情世故大概便是该如此。

(本章完)

.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盛顾北单膝跪地,身后亲兵也已齐齐拜倒,八位世子学着父亲的样子跪拜而下,马车中的十位夫人也不知何时移步车下,此时一看,果然国色天香,只不过大家的目光都是紧紧盯着尚未走出马车的那方天地,久久不愿移开。

“早些时日,这些孩子还没这么大,现在看来,还真是个个一表人才,朕是真不知你这等大老粗怎么生的如此八位翩翩公子。”

盛顾北低头讪笑,却没说什么谢主隆恩之类的话,看样子是生生受下了陛下此番赞扬。可他身后八位世子却是面带苦笑之色,想必都在盼着自家老爹说几句感谢的话,切莫像个石头一般如此。

“朕知你纵横沙场,穿不惯这一身官服,可若不穿,那些老头子想必明日不管不顾也要参你一参。”说着拍了拍盛顾北的肩,又依次打量着八位世子,脸上笑容更甚。

太监的声音并未消失在嘈杂的人群中,而是悠扬的传向了每个在场的人耳畔,久久回旋,尚存痕迹。

在场的人确实都未注意,盛将军九子自始至终之出现了八位,那位九殿下此时不知身在何处。

明黄色轿子前的帘子被大太监缓缓撩起,一只金色的靴子随之迈了出来,飘入盛顾北耳畔的是一道颇具磁性的声音:“盛将军别来无恙。”

宫廷造势,再加上皇帝陛下实为出色,百姓心中自然无比钦佩,尤其身处京都之人,生在天子脚下,得意之色不免溢于言表,难能一睹圣颜,实为人生大憾,可平民百姓能见到天子的又有几人。

盛顾北忙低头称谢,口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中不断称着“惶恐惶恐。”

大夏的天子即位后极少出宫,但勤勉执政的名声从深不可测的宫廷中传出不少。

起初百姓们对此有生疑惑,但随后一年的改革减税打消了百姓心中的不安,何况如今大夏之繁盛,比大陆之上其余四国不知强出多少,身为大夏子民,得此安居乐业,实乃幸事矣。

这般称谓,想必陛下尚未即位之时,与盛将军应是以兄弟相称,只是如今贵为天子,自然不能再如从前那般在众人面前大展亲近之色,可这般言语,与那大庭广众之下执手相拥又有何异。

盛顾北点头称是,笑道:“一切皆听陛下的便是。”回头将自己的大儿子唤于身侧,说道:“跟着李公公回府,要记得回府的路,一会儿在宫外等爹,京城太大,爹找不着。”

今日立秋,不仅镇北大将军盛顾北返京受赏,现在竟然连皇帝陛下都出来亲自接见,百姓们恨不得挤破脑袋去一睹圣上真颜,而那些贪着自家床铺温暖的人日后若得知此事,怕是肠子也要悔青了。

天子走向盛顾北,在满耳的万岁声中,上万百姓的注视下,一如先前盛顾北扶张栋般,微笑的扶起盛顾北,打量了这位风尘仆仆的将军好一会方才开口。

一朝为天子,不复故人心。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