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德昭大宋》
德昭大宋

311、凯旋

出来半年多,也是时候回去了。

六月十六。

赵匡胤挑了个还算不错的日子,下达了班师回朝的命令。

赵匡胤在大同府的行宫驻跸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勉强算是把大同府以及应州一带的兵力部署,官员派遣的事情给规划好了。

大同府这边,将由荆嗣和党进二人以及他们的属下驻守,在赵匡胤安排的官员抵达之前,城里的事务皆由二人处置。

原本在攻下北汉的时候,赵匡胤就是要把他们安排在猩州城那边,继续戍守北疆的。

至于原因,便是因为在赵匡胤的严令之下,入城的宋军都是乖乖的待在营地里面,不曾出去骚扰百姓。

仅凭这一点,就让大同府里的百姓们对宋军刮目相看。

再加上之前赵德昭所做的那些为他们出头,主持公道的事情,可以说是极大的增加了大同府里的百姓们对于大宋的认同感。

现在,赵匡胤这个大宋皇帝要走了,城里的百姓们对于这个新来的,头顶的天子,还真有些不舍得。

车驾里的赵匡胤,看着周围路旁簇拥的百姓们,心中不免有些自得。

可随后,他就想起了挂在行宫那一角的,风干了的辽国贵族们的脑袋。

然后,他就莫名感觉眼前这一副热闹的场景。

变得不再那么让人激动了。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快看,天上!”

“这是,这是怎么回事呀?”

就在这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阵的惊呼声。

赵匡胤皱了皱眉。

因为他的车驾停下了。

“出什么事了?”

赵匡胤的声音肃然。

“禀告陛下,天上,天上有天狗噬日!”

赵匡胤也察觉到了,周围的光线正在变暗,就仿佛有团巨大的乌云正在盖过来一样。

他走出了车驾,抬头望去,只见头顶那原本耀眼的太阳,此时却已经有些昏暗。

依稀间,赵匡胤都能看到太阳上面那个缺口。

而且,那个缺口还有扩大的趋势。

“铛铛铛铛”

周围的街巷里,传出了阵阵的敲击声。

相传,这样就能赶跑天上那只正在啃噬太阳的天狗。

赵匡胤看着有些惶恐的部下们,内心有些不安。

赵匡胤听过易学博士们的讲解,知道这所谓的天狗噬日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罢了。

可其他人并不知道。

就像现在,自己手底下的将领们就都是一副慌乱不安的模样。

因为自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之说以后,这种天有异象的事情,就总是会和王朝兴替联系在一起。

看着众人的模样,赵匡胤担心,有人会借此做出些什么文章来。

“皇子殿下,你在看什么?”

折德扆的声音,打破了诡异的气氛。

众人这才注意到,赵德昭自刚才便一直抬头看着天,似乎是被什么给吸引了注意力。

“这日食可是难得的景象,自然要好好看看。”

赵德昭指着已经小半黑掉

的太阳,笑着说道。

“日食?”

“嗯,日食。”

接着,赵德昭便用通俗易懂的光影形式,讲述了一下关于日食月食的原理。

比起赵匡胤听得那些易学博士们古怪杂乱的解释,赵德昭的解释明显更容易被接受。

至少,这一群武将们基本都明白了。

“皇子殿下是说,这挡住太阳的,是月亮,过不了多久就自动挪开了?”

身为党项人的李光睿和李继筠还是有些不太能接受赵德昭的说法。

毕竟,这和他们一贯以来的神话故事相悖。

“是的,过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赵德昭心说:我还没把地球说抛出来呢,要让你们知道自己站在一个大球上面,你们更接受不了。

果然,接下来的景象就如赵德昭所说的那样,那个圆形黑影逐渐将太阳给整个覆盖住了。

天色也彻底的黑了下来。

可没过多久,黑影就开始渐渐偏移,阳光再一次照耀。

这下,大家都完全相信了赵德昭的说法了。

赵匡胤看了看受众人瞩目的赵德昭,随后便开口道:

“既然已经没事了,那便继续启程吧。”

“是。”

日食的小插曲就这么过去了,凯旋的王师继续出城,准备南归。

在经过猩州城的废墟的时候,李光睿和李继筠前来向赵匡胤辞行。

他们这些党项人打完了仗,就要回家了。

原本李光睿和李继筠是要跟着去开封府受赏的,可是夏州那边传来了消息,说西平王李彝兴病重。(这里搞错了,这时候李彝兴还没死,李光睿只是暂代的)

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出于孝道,还是出于对自身权力的考虑,李光睿都是没什么心思跟着赵匡胤去开封府的。

赵匡胤对此表示了理解,并且还拿出了一批上等药材,作为送给李彝兴的礼物。

并且赵匡胤还保证,一回开封府,他便找最好的大夫去夏州,替李彝兴诊治。

谢过了赵匡胤的赏赐和好意之后,李光睿便带着定难军的那些党项人脱离了大队,朝着西面去了。

一路急行,直到走过了岚州,李光睿他们才找了个地方暂时歇脚。

歇息的空当,李继筠找上了李光睿。

“父亲,你说宋国皇帝赏一些这个东西给我们,算什么意思?”

李继筠指着队伍中间那几十车满满当当的货物,一脸的不高兴。

车上的这些东西,便是李继筠攻下大同府之后所获的奖赏。

这里面,几乎全都是丝绸锦帛之类的贵重物品。

但论价值的话,李继筠受到的赏赐是远超了卫俦他们的。

比之于荆嗣和党进都不相上下。

但问题是,李继筠,或者说李光睿想要的,可不是这些光是好看的丝绸锦帛。

他们想要的,是铁器,是角筋,是人口之类的,能够提升党项人实力的东西。

可这种事,是只能做而不能说的。

所以面对赵匡胤的赏赐,李光睿和李继筠也是只能感恩戴德的收下来。

“宋国皇帝的意思,还需要多说吗?他就是不希望我们做大,好安心当他的一条狗罢了。”

“枉我们如此为他卖命,他却这样对我们!”

“儿子,你要知道,我们党项人势弱,想要于夹缝之中生存下去,低头就是必须的。”

李光睿叹了一口气之后,又说道:

“汉人说得好:大丈夫能屈能伸,只要还想着抬头,那么低头也就不算什么。再说了,向着宋国低头,总比向着辽国低头要强。”

听到这话,李继筠不由得想起了之前和赵德昭并肩作战时,赵德昭那副恐怖杀神般的模样。

随后李继筠便点头道:

“孩儿知道了。”

现在的话,不过是把地方再向北挪动了一些而已。

当然,即便是赵匡胤安排的官员来了,大同府的最高长官依旧是荆嗣和党进。

想都别想!

眼瞅着事情都差不多安排好了,赵匡胤也就准备着结束这次北伐,班师回朝了。

至于剩下的军队,除开定难军这样的附庸,便都是要跟着赵匡胤一起还朝的。

时间不紧不慢的来到了乾德五年的六月。

赵匡胤可不会干出那种以文治武,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来。

像是大同府这种边关重镇,只能是交给荆嗣他们这种有着长期的戍防经验的将领,才能保证边关的安稳。

随后,赵匡胤又开始拆分军队,将手中的数万大军拆成了三部分。

再加上地盘扩大了一倍的折府军,在晋地一带,大宋便有了三支强军驻扎。

至于说他们能不能在接下来的辽国的反扑中,守住这一份胜利果实,赵匡胤也是没底的。

不过既然都吃到嘴里了,要说让赵匡胤把它再给吐出来?

赵匡胤给了谢行本和荆嗣他们一样的待遇:哪怕后面安排的文官来了,应州还是谢行本说了算。

这份信任,让谢行本真正的是感激涕零了。

大军出城的这天,城中的百姓们又一次的为他们举办了欢送仪式。

这一次,参与的百姓们要比上次接风洗尘的多了许多。

其中,以荆嗣、党进所部加上一部分禁军精锐的,重新整编成了火山军,屯军大同府。

以谢行本等蜀军为主,搭配一半的北汉降军,整合为崇义军,屯军应州。

而原本被安排在石岭关一线的谢行本,以及他属下的蜀地降军,现在则是被统一安排到了应州一带。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