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侯府假千金》
侯府假千金

第119章 记仇

尽管如此,谢元琇也没有生出要把梧桐树砍掉的想法。

甚至有时候,她还故意让落叶散落在院子里。

她觉得满地金黄色的落叶也是一种别样的美。

当然,居住在这里的都不是高官,而是外地留京任职的寻常官员。

他们并没有达到可以分配府邸的资格,而不得不自己租或买下宅子。

因为这一片住的都是官员,所以治安还好,也很清净。

三人一进院子,谢承康就往西厢房而去,这边是他的屋子,除了卧室还设置了一个书房。

东厢房,那是留给谢承安的,虽然他一次也没来过。

正房则是谢满银夫妻的住处,谢元琇选择住在第二近。

至于谢承乐,在逛了一圈后,选择和他二哥住在西厢房,两兄弟的房间不过一墙之隔。

不过如今谢承乐还得在杏花村苦巴巴地复习功课呢。

都不是第一次来,谢元琇就没管谢承康,自己带着彩月回了后院。

推开房门,谢元琇和彩月来不及坐下,两人就开始拿盆子出来,去院子里打水擦洗。

毕竟几天没有住人,屋子里还是有少许的灰尘。

谢元琇有些小小的洁癖,不擦洗过她是定然不会舒服的。

就连床上的床单被套,她也给重新换了一套。

彩月一边用毛巾擦着屋里的物件,一边问她,"小姐,王爷哪天回来呀?咱们要不要去城外接人呀?"

毕竟是近身照顾谢元琇的人,她和燕王的书信往来并没有瞒着彩月。

哪怕谢元琇不明说,彩月也渐渐地觉察到了两人之间的关系。

在彩月一次好奇地询问下,谢元琇并没有隐瞒,大方地承认了。

对于谢元琇和燕王之间的关系,彩月知道后并没有感觉意外,甚至还有一种就该如此的感觉。

"小姐您这般的人儿果然只有王爷这样的人才能配得上。"当时彩月是这么说的。

谢元琇当时听了后,也不知道该感慨彩月的神经大条还是对于自家主子的滤镜太厚。

正常人听到之后的第一反应都是她配不上燕王,可是彩月却不是这么认为。

谢元琇正在换床单。

因为前世的经历,尽管有彩月伺候,但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还是自己做了。

一开始彩月还咋咋呼呼地不赞同,后来次数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谢元琇说道:"三天后,也不用出城,到时候咱们就在茗轩茶楼等着,他们会经过那里的。"

大周和北戎的战争,持续了三年,今年年初,北戎终于和大周谈妥,同意停战。

起因是北戎如今也遭遇了天灾。

长久的干旱让大批牛羊饿死,导致了整个北戎的军需跟不上,所以不得不向大周求和,停止战争。

嘉文帝也不喜欢战争,所以两国没有僵持多久,就同意了和谈。

所以在边关待了三年之久的燕王,终于要回到京城了。

彩月高兴地说道:"那小姐,您是不是就快要和燕王成亲了?哎呀,到时候您就是燕王妃了,不知道宁三小姐听到这个消息后会是什么样的脸色?"

彩月做了个鬼脸,然后笑道:"我猜呀,一定会很难看!"

彩月可高兴了,她到现在还记得当初宁元君对她们以及谢家做的事呢。

谢元琇听了她的话,笑着摇了摇头,感叹道:"你呀,可真是个爱记仇的,那都是多久的事了。"

彩月不满地哼了一声,说道:"就算是再久远的事我都记得,谁让她那么恶毒了,小姐你又没惹到她,她却要这么对您,也就是您善良,才不跟她计较。"

谢元琇笑笑,没说话。

她其实并不善良。

也是自从上次在法华寺她警告过宁元君后,宁元君一直都很安分,所以她才会选择放过她一次。

若是她没有听劝,固执地想要对付她或者是谢家,她肯定不能放过她。

只能说,宁元君十分在乎她现在所拥有的,不敢赌。

镇国公府,被谢元琇和彩月谈论的宁元君,现在可是一点儿也不高兴。

因为她刚刚和严玉堂吵了一架,夫妻两人不欢而散。

起因是昨天晚上严玉堂睡了一个通房。

那通房是镇国公夫人,宁元君的婆婆赏给自己儿子的。

宁元君坐在自己的房间里,一脸阴沉。

她的旁边,知书苦口婆心地劝她,"夫人,不过一个通房罢了,您何苦因此惹怒世子?"

.

当初谢元琇看中这里,也是喜欢这里的清净。

马车停在宅子面前,彩月下马去打开门,卸下门槛,才回来继续把马车赶进去。

金黄色的树叶挂在上面,一阵秋风拂过,纷纷离开枝头,盘旋在半空中,然后飘然落地。

不过才几天没来,院子里就已经是一地的落叶。

谢元琇没好气地瞥了谢承康一眼,"你的书童以后是要伺候你的,当然要你看得顺眼的才行,我看人再厉害也只能帮忙把把关而已。"

谢元琇买的宅子坐落在京城西边,距离贡院只有三条街的距离。而且这附近居住的都是官宦人家。

下马车的时候,谢元琇说道:"这几天我找时间买几个下人回来,再给你买个书童。"

之前这个院子没有买下人是因为他们也不经常居住,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当初的约定之日就要到了。

谢承康只好妥协,"那行,到时候你叫人牙子过来的时候提前通知我。"

三人一边说一边朝院里走去。

前院有一颗高大的梧桐树,不知道是这宅子的第几任主人种下的,如今已经长得比屋顶还要高了。

而且谢元琇也打算留在京城。

因为燕王马上就要回来了,而她也快要十八岁了。

谢元琇买下这个宅子后,在西厢房前面和后院各种下一株葡萄,搭上架子。

每年不仅能吃上美味的葡萄,夏日还能在葡萄树下乘凉喝茶。

况且,驾马车在京城和杏花村之间来往,也不过是一日的距离。

对于要买书童一事,谢承康并没有什么意见,"到时候姐姐你看着安排就行。"

等谢承康考上举人,就会留在京城的白鹿书院上学,所以必须买一些下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