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魏迅化文集》
魏迅化文集

我的短文,从与我辩论的学生说开去

稍懂一点儿哲学史的都知道,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老师,而他们彼此也时有争论,但关系并没有因此产生影响,而是越“吵”越近;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性格迥异,子路就经常顶撞孔夫子,老夫子从来没有因此记恨过他的这个学生的;鲁迅先生的妻子,许广平先生做学生的时候,是学校里的急先锋,对老师的行为,很多看不上眼,能怼就怼,后来毕业当了老师,说学生如何难管,便在著名的《两地书》中给鲁迅先生写信,说当老师何等辛苦,鲁迅先生看问题向来很准:“因为你的身份变了。”

过去我发现,上了大学以后的男生,才有和我辩论,现在我看到中学女生就有和我辩论的了,比如前些时日我在文章中说,男生是否应该有女人的性格,以及女人是否可以有男人的性格——我们不去讨论心理学的性别属性,单就人权而言,男生再怎么娘,女人再怎么“爷们儿”,基于他们自己,都是基本权利,别人无权干涉!但是,女人过于强势,她的家庭是不会幸福的(我写过一个小说,其中就写了女人性格特强势,两种不同婚姻的结局),而大多数男人娘,这个国家也不会强盛——这个观点对不对,先放到一边儿,反正有的女生不同意了,就要和我辩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哈哈!

法国律师、思想启蒙家伏尔泰说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当学生的时候,其实比较乖,我还真没有与老师辩论过,但当我的学生与我辩论的时候,我无比的欣慰,因为这是他们懂得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当仁不让于师(孔子语),甚至有的可能是,不为尊者讳!总之,这是时代的进步,这是人类的壮举——值得讴歌,应该赞扬!陈独秀先生,就特别赞赏他儿子对他的反抗!

当老师打击孩子思考的时候,就是在试图阻止湍急的生命之流!而这生命之流,势不可挡,因为这是时代浪潮的声音!

我的短文,从和我辩论的学生说开去

我并不是拿自己攀比先贤们,人类是相通的。在我看来,先贤高于我们,只是一部分成就,很多地方其实是一回事儿。

子任兄主张争论,认为真理越辩越明,“哪怕争论个一百年”,而希贤同志认为,有些事情不必争论,“摸着石头过河”,多做事情。我觉得,这都是对的!看这个事情是否值得争论。如果值得争论的事情,不遗余力去争,那是向上的阶梯,是绽放的花朵,是不朽的丰碑——只要遵守法律的底线,和道德的制约,注意人格与思维的平等,把握场合和分寸,那所有的争论,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的美花——不矛盾,就都是最美的!哈哈。

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接受学生挑战的勇气,不能面对极速进步学生的智慧,就无法承受这信息与知识双重爆炸的时代!

魏迅化2021,3,7

(本章完)

.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开批评和建议的少。我公开说的,是辩论的话题,我私信讲的是关乎他们成长的私事——有的学生,不希望我瞎操心,有的学生,感谢我的在意他的成长——不管你理解与否,我都乐意做,但我也会尊重你的意愿。

俄国作家高尔基说过;“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哈哈!公开的挑战胜过私下的议论——虽然,我不怕议论——古语说的好:“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不被说?”但,这是基于被说的要有这样的心胸,说人的人要知道另一个古语:“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不和我有关系的人非,我绝不会背后去讲——又要跑题了,赶紧勒住,哈哈。

总之,我还是第一节课时那句话,只要你信任我、注意表达方式、并做到平等与尊重,你越给我提意见,我越喜欢你!当然,我是否喜欢你,与你是否是好学生无关,只是表明我对你的态度。

说段题外话,尽管我欢迎学生找我辩论(如果我有时间的话),但基于具体的同学,我私信说得多,公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