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在曹营当仓官》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506章 猛攻樊城!

这也是楚云愿意把这个重任交给吴尘的原因。ぷ99.

论武艺,比统军,吴尘在群星璀璨的众多将领之中,绝对算不上最出色的。

但论对楚云的忠心和信服,他绝对是最顶尖的。

可以说,这是一支豪华的汉末全明星阵容,非常强大!

所谓“靠得住”的武将,实在是太多了!

“师弟,你觉得哪位将军合适当此重任?”

“将军!不能这么偏心啊!”

“就是啊!我们也不过是比老吴晚跟你几天,你不能就这么对我们啊!”

“是啊!将军!我可不想坐冷板凳,要不你让我和老吴一起去,哪怕让我听他指挥,也行啊!”

最后说话的是许褚,这家伙为了获得立功的机会,竟心甘情愿给吴尘当二把手。

“列位将军无须召集,此次攻城,将军们都有机会建功!”

楚云这倒不是哄众人,而是他已经计划好,这次攻城,用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

强攻,猛攻。

不投机取巧,也不搞什么“攻心为上”。

对于蔡瑁,这些路子现在都不适用。

如果刘表死了,就算楚云不劝降,蔡瑁也会主动投诚。

但如今刘表仍然健在,蔡瑁是绝不会不战而降的。

双方僵持了大半年,彼此的心思,相互清楚得很,这种时候,唯有一场正面交锋,才是最适合这场战役的起点。

“好!将军这么说!末将就放心了!”

“将军说话,那一向是‘一口唾沫一个钉’!”

“这次,我定要杀敌建功!第一个登上城墙!”

“哈哈,那你得庆幸乐进将军没跟来,他要是来了,先上城头的人肯定是他!”

“……”

听楚云这么说,将军们的一片沸腾。

——

又过了两日,十二万大军顺利抵达樊城以北三十里处,开始安营扎寨。

但是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很滑稽的事情。

原本楚云是打算直接绕过邓县这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小城。

但是连楚云都没想到,大军在行进的途中,居然就收到了邓县县令的投降信。

为了防范这是诈降,楚云还特地派人暗中试探了一下,结果发现,这邓县县令居然是真心投诚。

楚云的大军要攻打的是樊城,结果樊城守将蔡瑁没投降,反倒是邓县县令杯弓蛇影,先被吓得投降了!

哭笑不得的楚云,只好接受了邓县县令的投降,但并没有分兵去驻守邓县。

毕竟这个时候,就应该集中全力攻敌之一点,邓县本就没有防守的必要,如果分散兵力去防守,反而会影响进攻樊城的效果。

正午一过,吃过午饭的将士们正在休息养足精神,等待着将军们的号令。

楚云则是与曹昂一起,在帅帐之中,集合将军们商议进攻的具体事宜。

“将军!末将愿为主攻!”

“兴霸,就你小子也配当主攻?主攻还得让我来!你啊,也就配佯攻!”

“许仲康你什么意思啊?”

“怎么?不服?要不出去练练?”

“诶诶诶!干嘛呢?当着公子和将军的面,成何体统!”

张辽阻止了许褚与甘宁的争吵,然后不忘夹带私货向楚云作揖行礼道:“将军!主攻之事,交给末将如何?”

跟张辽关系一向亲如兄弟的高顺,也毛遂自荐道:“将军!主攻之事,还是交给我和陷阵营的弟兄们吧!再坚固的城门,我们陷阵营也一定能在半日之内攻破!”

自从河北一统之后,曹操手头阔绰家底殷实了,高顺的陷阵营也得以扩充到两万人,而且是由高顺一人统领。

虽然这明显是曹操对高顺的偏爱,但众将军中,无一人对此表示过反对,甚至背后都没人恶意中伤过高顺。

只因这些年来,高顺实在把陷阵营训练得太好,让大家都服气到无话可说。

这不,高顺一提自己要担当主攻重任,方才还咋咋呼呼的将军们,大多闭嘴不再争抢了。

毕竟,陷阵营的本事,是所有将军们公认的,要论攻城,高顺和陷阵营自称第二的话,整个曹营也只有乐进有资格去争一争第一了。

而眼下乐进不在,主攻的责任,似乎已经当仁不让地落在了高顺和陷阵营将士们的肩上。

见众将军一片肃静,楚云含笑开口道:“高顺将军,还有各位将军,怕是有所误会。”

众将军一头雾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明白楚云到底在说什么。

“主攻一事,我已经与师兄商量过了,这一次攻打樊城,我们全军上下所有将士,都是主攻!

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我们都要给足敌人压力,争取以泰山压顶之势,将敌人的防御彻底击垮!”

楚云如同发出宗教般的宣言一样,道出自己跟曹昂商量后的决定。

这下,将军们当真是一片沸腾了。

这意味着,所有人公平竞争,谁都有立功的机会!

最终,经过商议,四道城门,每一道都有一万五千步军负责攻打。

吴尘则率领一万精兵,在樊城以南的江岸驻军扎营,提防任何来支援樊城的部队。

至于剩下的五千陷阵营将士、三万多步军以及两万虎豹骑,则留守大营,听从楚云的调遣。

进攻的指挥,就全权交给曹昂,曹昂本人则率领一万虎豹骑督战,并伺机率领虎豹骑发动总攻。

按照曹昂的计划,哪座城门最先被攻破,他就带领虎豹骑的弟兄们从正门杀进去,直捣黄龙!

蔡瑁虽然知道楚云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但他除了加固防守,也没有别的办法。

翌日,一大清早,曹军大营内的所有人就起床生火做饭,吃饱饭以后,全军正是发动进攻!

高顺率领陷阵营一万五千将士,独自进攻西门。

张辽、甘宁带领一万五千将士,合力攻打北门。

许褚、陈昭带领一万五千将士,合力攻打南门。

全旭、庞德、曹休三人带领一万五千将士,合力攻打东门。

至于马超,则主动请求陪楚云一起留在大营,保护楚云的安全。

这可不是全是因为他耐得下性子,主要还是因为马超太了解楚云了。

虽然他不是最早跟随楚云的那一批将军,但他深谙兵法,总能最先了解到楚云的心思。

比如这等大战,楚云看似不凑热闹独自留守大营,但知觉告诉马超,事情一定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

也许留在楚云身边,会得到与众不同的立功机会,这尽管只是马超通过直觉得出的结论,但他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觉,并为此赌上一把。

——

上午,曹军全面向樊城展开进攻,而自知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蔡瑁,理所当然地选择龟缩城中进行防守。

一场注定激烈的攻防战,就此拉开帷幕。

最先抵达攻城前线的负责攻打本门的张辽、甘宁,将军们平时闹归闹,到了真正动兵作战的时候,即使是性子最皮的甘宁,都收起笑容,认真地指挥着战斗。

二人早在出发前,就一起商量好了具体的战术。

按照张辽的看法,樊城是一座绝对的坚城,无论哪个城门,其城墙都难以在短时间内破坏。

尽管这一次大军为攻城做出充分的装备,备好了足够的攻城器械,但仍不能大意。

对于这一点,一向看似目中无人的甘宁,表示同意。

甘宁提议,先让箭术最精湛的弓弩手们,以火矢在城下向城墙上进行远距离射击,能杀敌最好,就算因为地形处于劣势无法给敌人造成太大的伤亡,也要将敌人压制住。

只要抢先压制住敌人的弓弩手,让他们龟缩在城墙后不敢肆意露头,自家的步军们就可以趁机推动攻城器械,将冲车、云梯车、木梯等器械都推到城门下。

如果顺利的话,就让步军们顺势通过攻城器械攀上城墙,与敌方守军展开白刃战。

要是并不能顺利进行,就让将士们都后撤回来,由步军用盾牌阵掩护弓弩手们后撤,再掏出改良过的抛石机远程砸城门和城墙。

当然本来也可以直接用抛石机打消耗战,但张辽和甘宁都一致认为这种打法太过保守,见效慢。

潜意识里,二人还是希望自己这一组能拔得头筹,成为第一个攻克城墙的组合。

于是,北城门成为第一个打响战斗的战场。

两千精锐弓弩手,在步军们盾牌阵掩护下,来到距离城墙上的有效射程之内,开始搭弓引箭,而且还是用带有燃油的箭矢,将其点燃,向城墙上的敌军进行射击。

“嗖!嗖!嗖——”

无数破空之声响起,数千支火箭在天空中如绽放的烟花般,齐飞向城头。

早就做好准备的荆州军们,见状赶紧缩在城垛后,以免身中火箭成了烤鸡。

尽管曹军精锐弓弩手们的射艺精湛,但自下向上射箭的命中率本就低下,荆州军们还可以背靠城墙躲避,所以即使是火箭,也无法造成有效的杀伤。

但至少张辽和甘宁最初的目标,还是有希望实现的。

因为此时,本该用弓弩射击负责推运攻城器械曹军们的荆州弓弩手,现在都只顾着缩在城垛后保全自己,根本没有用箭矢去压制敌人。

第一辆冲车,已经在左右各十名将士的推运下,抵达城门口!

“嘿——呀!”

“嘿——呀!”

“……”

二十名将士开始用冲车,撞击被紧闭着的北城门。

从撞击后反馈的效果上,可以明显感觉到,城门内部的那一侧,有荆州军正在用木桩斜立支撑着大门,以免大门被撞开。

就像是势均力敌的拔河比赛一样,双方都在迅速消耗着各自的体力,却始终不见有即将分出胜负的迹象。

这,是一场攻城战中必不可少的持久战。

一辆又一辆云梯车被架设在城墙下,士兵们顺着架设好的云梯车,疯狂地向城墙上涌动。

士气正盛的曹军将士们,怀揣着强烈的热忱,手持刀剑盾牌,争先恐后地登上城墙,哪怕刚登上城墙的瞬间,就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但仍悍然无惧!

问出这个问题,曹昂会心一笑,这一年来,自己身边少了楚云出谋划策,一直觉得怪别扭的,今天终于重拾这种感觉,对于曹昂而言,实在是幸福得如坐云端一般。

“嗯……这一重任,需要为将者严守将令,绝不自作主张,还是交给吴尘吧。”

“既然是将军的学生,当然没问题。”

吴尘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所以他非常清楚,敌军必定会派援军渡江,想方设法支援樊城。

这次随楚云出征的,除了马超、庞德、曹休、王平四人外,吴尘、陈昭、甘宁、许褚等羽林老将,还有张辽、高顺二人,都一并而来。

许久不曾与楚云见面的吴尘,此刻就策马在曹昂、楚云二人身后,一听到楚云的话,激动得当场直跳脚!

“多谢将军信任!”

对于吴尘的稳重,楚云是很放心的,但他毕竟不善于应变,如果诸葛亮或者刘表那边玩什么花样,以吴尘一己之力,可能未必招架得住。

而吴尘若是能成功阻击援军,自然是大功一件!

“我要我的学生王平作为军师随你同行,在军机要事或重大决断上,你可以独断专行,但是必须认真考虑王平的建议!你能答应么?”

最近,楚云在培养王平的能力上没少下功夫,在他看来,现在的王平已经具备随军征战,并为吴尘出谋划策的能力了。

可谁能想到,这还没到战场呢,楚云就先对他委以重任。

“老吴,先别忙着言谢,有个条件,你得答应,否则我恐怕就得换人了。”

哪怕根本不了解王平的能力,只要楚云说此人是他的学生,吴尘就会信服王平的能力。

然而这个时候,甘宁、许褚等一干老将,可就不高兴了。

“什么条件,将军尽管说,只要肯让我负责守江岸就行!”

吴尘也算深谙兵法,近些年受楚云的熏陶,时常利用空闲时间研读兵书。

吴尘心里这叫一个暖啊,他本以为时过境迁,总有新人替旧人,他这个旧人不会再受楚云的重用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