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书简情缘》
书简情缘

第二十五章 知音难觅

岂容人合眼?

何事长向别时圆,

此事亘古难全。

人们感念他的好处,派出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背上干粮,前去打探那个歹人的消息。探信的人没有辜负大家的嘱托,时间不长便带回来人人望眼欲穿的消息:果如牡丹所说,钦差回京后把遇到神仙、驾云而去的事儿向皇上加油添醋地学说一遍,皇上听了万分吃惊,心想得罪了神仙,那自己还有命吗?他求神拜佛,乞求护佑,临了便把那个出谋献策者给一刀砍了......人们听了,都拍手欢笑,高兴万分,就像报了自己的冤仇似地。

后来,有个大官巡察民情时路过这里,得到一匹小金马,心中惊异,便询问当地人,打探“金马”的来历,村人便把牡丹的故事详细地告诉了他。他听了很是感动,就用自己的俸银在金童牡丹升天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小楼阁,取名“夺金楼”。楼内安放着那尊小金马,又着人作了许多赞词,分明要人们记住,是谁从这神奇的土地——金家寨,夺走了美丽善良的金牡丹!

故事讲到这里,可谓是画上了句号。如今的“奇土”村,是否就是那个金家寨?谁也说不清楚。村中几位白发老人说,在祖辈手里,还有人在村东首见过那座阁楼和金马像。由于此事已过去了数百年,我就把它称做“百年传”。对于它,我从未想过是谁编造的故事,相信其是千真万确,实实存在的事儿。每当日落西山,明月初升,村落安静的时候,我常常独自登上小山顶,在青松下虔诚等待,盼望能见上金牡丹一面。那时,我便使出所有手段,用诚恳的言辞和炙热的心灵令她感动,乞求她重汇故土,长住金家寨.为人们解除病痛......我想,在这个太平盛世,她是不会推却的。

然物极必反。

一夕安眠,

光阴虚度何年?

词虽不佳,然情真意切,望你巧施妙手,细加评改,十分感谢。

愚妹山牡丹拜稿

三月五日夜

看完信,他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上下翻腾,久久不能平静;叹息几声,眼眶湿漉漉的极不好受。沉思许久,方才提笔写起回信:

山牡丹贤妹

来信拜读,感谢对我的评说,但用词有些言过其实。想我寥寥学识,怎及贤兄妹之万一?望你以后来信多加指点短处,少用褒奖之词,我心方安。

关于你哥的“出家”,我是非常地生气和惋惜。他那跳出红尘了却烦恼白云为衣野鹤为伴的观点.只不过是世人为了摆脱现实而空想出来的自我安慰之语。依我看,人只要活着就免不了烦恼。即使你走向山林,隐居洞府,但为了衣食之事,还得与人发生关系;独立生活,寂寞寡欢,心情怎能舒畅?还能了却什么烦?了却什么恼?再说,白云既不能衣,又不能食;野鹤不通人言,也不能歌,更不能唱,至于说骑,只是痴人说梦,万难存在之事。与其结伴做友,有什么情趣?有什么好处?至于那些话,我在不顺心时也爱说它几句,目的不是想“成仙了道”,而是为缓解一下当时的矛盾心情,松弛一下超限的敏感神经,再好鼓起勇气,认准正路,把那“不顺心”变成更顺心,使生活变得更美好。作为一种动力自有其益处,但要认真其事,实乃愚昧以及,荒唐可笑,大可不必。

至于信中说的“要不是我的出现你兄亦不能出家”一词,我确受之有愧。人生六尺之躯,各有其志,为达到个人目的,谁都会不择手段,想法设法直至完成。你哥既早有此打算,他必将会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环境下都会抛你远去,直至达到他那种神驰成狂的“仙境”才会满足。假若此去遭到“当头一棒”或“倾盆凉水”,他亦会后退一步,细心思量,弄他个满心欢喜前去,垂头丧气而返,再求上进,重新做人。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亦可谓绝美之事!

唉,以他的才华,在这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将来的作为真是前程远大,无法限量,没想到却被鬼迷心窍,竟尔选择一条消极道路,这不仅给你、给我、甚至许多人都带来遗憾。虽然社会的发展不在乎一个多么重要的人物,但大海之水毕竟是从小小河流汇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而成的;一个人的作为虽然不大,但众人合作就会创造惊人奇迹。以他的为人,高考有望,对国家来说是失去了一个人才;退一步学医可成,对地方人来说是失去了一位解除病痛者;再者对你我的私下关系又失去一位难得之“知己”。所有这些,他都难咎其责!

这里我启问一言,你必须实话实说。你哥的出家,你定然知晓很早,就应耐心开导,陈说厉害,凡事从长计议,也许会留住他。对此你却一概未做,只是感到无能为力,这恐怕与你“同升仙界”的幻想有很大干系。当然,这些都是过去的事,现在提它为时已晚,我就不再多说。我想,以你的才智和机灵,应当清楚他的去向,即便没有十分把握,总能提供一点确切线索。请你想好尽快告诉我,我便要挺身而出,不辞辛劳,一定要把他追回。只有这样,我心下才安,了无遗憾。

最后还得提一点,就是关于你哥把你托付于我之说。细心一想,此事虽在情理之中,又有许多不妥之处。我虽与他只有一面之缘,一纸之交,但却把他视为难得之知己。想昔日俞伯牙与钟子期结为知音,便要辞去高官不做,而与知音朝夕相处。子期死后,伯牙悲愤之中竟尔斩弦毁琴,发誓以后再不操琴,后把子期双亲接回家中养老送终,以尽知音之谊。倘若要我抛下家庭,前来料理你家中之事,亦应责无旁贷,理应在所不辞。可“托你”一词,虽说情真意切,未免把你有些小瞧。要说现在社会男女平等,衣食无忧,就你的性格,也不是做小的人,生活中我绝帮不了你什么。只能平日里通通音讯,交流思想,以减轻烦恼,寻求精神上相互安慰。

看了你的“百年传”,确实感人。我本应给你讲一个家乡故事,以助情趣,争奈心绪很乱,无从说起,只好仿你《念奴娇》一词,填上几字作为下阕和之:

庭院星寒夜静,

牵一缕春心,

谁人与共。

妄想了却愁烦事,

醒后依稀春梦。

跳出红尘,

实欠思和算,

安得能眠?

人身难得,

一去岂可复返!

填完词,心下略觉不足,就金童牡丹事体,又填一曲《蝶恋花》,请笑览:

千古风流金牡丹,

心比天高志比铁石坚。

五十余载恩恩怨,

感动大罗天外仙。

瑶池王母庆寿诞,

金童献宝领赐玉碗翻,

匹配牡丹消愁怨,

夺金楼中双升天。

今后你有何心事不妨名言,假若我有万一能为之策,一定尽力,以尽知音之情。话长纸短,就此搁笔。

实不敢当的愚兄毅

三月十二日

草稿落成,略作修改,便认真抄写一份,当天下午就送到了邮局------

(本章完)

.

听了这个故事,我也才明白爸爸给我取名牡丹的寓意。因为这里条件差,人才流出的多,进来的少,偌大的几个村子竟连一个像样的医生都没有。人们有病只能硬抗着,实在扛不住的话,就得跑三、四十里山路到乡卫生院去看,往往会把一些小病变成大病,患者苦不堪言。为此,我才忍心偷生红尘,以了却老父的这一心愿。

对于牡丹之名,我就深为不安。牡丹乃花中之王,历来是富贵的象征;前面有有一“金”字,岂不更是贵上加贵?落在我头上,既不雅也不妥,太过显眼。为此我想费点心思,决定把名改改。怎么个改法呢?若去掉一个字,牡丹便不能成立,失去了我对那位“牡丹”的渴盼之意;若去“金”字,便成为无姓之人,亦是不妥。思来想去,耗费许多脑神,真是没有办法。后来我偶遇这里的土特产——珍贵药材“丹皮”,它是从一种野牡丹根上剥取的,触发灵感,便在名字前加了一个“山”字......真是笑话!试想中国大汉族人的名字那有四个字的?请你不要见笑,我已成竹在胸。“山牡丹”只是别名.抑或绰号,“金山花”便是我的大名!下次来信,你就随你所好,任选一名。我自有手段,只要村名不变,无论如何称谓,均可收到你的来信。

虽古宛若目前。

深思不断,

轻声细语,

牡丹虽然走了,但她给人们留下了成群的牛羊、神奇的土地、满囤的粮食、艺高的徒弟......也给人们留下了难忘和深思。

望你今后更细心点,别再把这“山”字给疏忽了。这里我扣去十分,你也不要认为我是故作聪明,冤枉了你。填上《念奴娇》一阙,请你笑览:

明月高悬,

金风阵阵,

激情满怀,

争议百年传。

牡丹金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桃李芬芳人间。

跳出红尘,

了却愁烦,

不觉寒,

树下父女畅谈。

三更天,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