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皇子,戍边十年魂归故里》
大皇子,戍边十年魂归故里

第98章 张成直谈辩世家

“而南部,不上不下吧。”

“你这个总增长,是用东部拉平其他部分,而呈现出来的正增长模式吧。”

咕噜!

说到这里,张成直就非常的自豪。

人口才是基础。

而对于户部尚书来说。

没错啊!

眼光放长远,格局要大啊。

毕竟这天下,这么大,总不能抓着一个地方来瞄着吧。

而的的确确。

整个九耀皇朝,只有东部,山川大地,雨水充沛且适度。

其余地方,那老天爷不给饭吃,他有什么办法。

“不知道张尚书是如何看待,世家这个问题的。”武岳听到了自己想要听的,有些事情也得到了证实。

便直接抛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问别人。

这话要是问牛党领袖,第一句估计就是灭世家,世家就是毒瘤。

要是问礼部尚书葛青,第一句话估计就是藩王祸大,世家不足为虑。

但这话要是问张成直。

那他就要看看,张成直怎么说了。

毕竟。

张成直为李党学派的领袖人物,领导的就是天下世家大族。

听到武岳的问话。

张成直心都颤抖了一下。

终于,还是面对到了这个最大的问题。

也是一个盘踞在整个九耀皇朝历史悠久一个问题。

曾经有一个又一个的人站出来,想要削弱世家的影响力。

可世家大族依旧安然无恙的屹立在朝堂,永远没有褪色。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而不管是天武大帝,还是武岳,甚至未来的九耀皇主。

都无法忽视这个问题,更无法彻底的湮灭世家。

这才是最根本之处。

“世家,是皇朝的根基。”

而张成直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什么隐瞒和退让的,一句话,便代表着他所说的一切。

没错。

就是根基。

见武岳没有说话,张成直清楚的明白。

武岳在等解释。

“一刀斩世家问题,是绝对不理智的行为。”

“李家!”

“一千二百年世家,没有封地,即便是封侯,那也是虚封,但是,如果细数李家从九耀皇朝创建之时,到如今,一百四十位王侯,三千四百五十位公候,两千四百二十八位中候,而县候,有三万四千位。”

“星君既然问及世家,就无法避免的,要说到李家。”

“李家一门,为九耀皇朝开国名门,支撑着当初九耀大帝建立九耀皇朝,并为九耀皇朝立下了定国安邦的功绩。”

“而九耀皇朝,奉行无功不封爵位!”

“但是李家一门,列候之位,那都是一代一代累积而成,都是李家一位位先辈,学富五车,出门报效皇朝,做出功绩才获得的封侯爵位。”

“绝没有操弄权谋,胡乱分封的情况。”

张成直在这个问题上,就分毫不让了。

说起来也是有理有据,对世家大族,张成直作为领袖,更加清楚这其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力量。

“而我张家,源自七百年前张良老祖,传承七百年,甚至其中惨遭过灭门,后再次兴起。”

“虽如此,我张家比不得李家这种从未断绝的豪门,但毫不避讳的说,在我张家的历史上,有三位关内侯,曾挽大厦于将倾,也正如此,张家如日中天,而我也成为了世家领袖,代表世家。”

“世家出门入仕比比皆是,任刀笔小吏,县丞郡守不计其数。”

“同样奉行有能力者居上,无能力者退位的原则。”

“就拿老臣来说,由户部陈曹举荐入仕,任九原县小史,任三年而入县臣,累功而掉任烘炉县县令,期间用了十年。”

“在烘炉县一任十年,这才成为郡守,后清缴盗匪,虽没有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所出功绩,皆在笔录,无有所出,五年的时间,整个清仓郡,仓廪充足,郡兵强横,盗匪绝迹,百姓安居,无有不称赞我张成直一声青天大老爷。”

“历时三十二年,老臣这才成为北域巡使,东南域巡使,天武二十七年,老臣历任户部尚书,因为早年剿匪落下的病根,便准备在户部尚书一职干到跑不动了,将户部交给放心的人手中,便去养老了。”

张成直缓缓道:“而这,就是世家!”

“老臣略有传奇,星君见效,可放眼天下,有多少世家子弟们,在各个职位上努力攀爬,有些人,平平无奇,没有功绩,可能一辈子,就是个县臣的命!”

“但他必须认命,因为他是世家子弟,享受着平民一辈子都享受不到的推荐入仕的权利!”

“老臣也不为世家争辩什么,因为星君可以在吏部清楚的看到,这天下有五成的官员,是从世家走出去的。”

张成直非常明白他的这一番话,或者说今晚这无意之中的对答。

对他,对整个李党学派,乃至于天下世家,究竟意味着什么。

武岳不是天武大帝。

天武大帝想要的可以发号施令的权利。

所以整出来了一个内阁十二大学士!

架空了三省六部的权利。

这个过程中,他们直接无视,随便天武大帝搞。

因为不管内阁十二大学士,还是内阁一百大学士。

他就在皇城,就在那金碧辉煌的九耀殿发号施令。

而世家,乃至各个学派,分布在整个皇朝各个角落之中。

有本事,就绕开天下固有体系,建立学堂,建立另一个衙门,建立另一个管理天下的体系。

没有。

不管怎样的命令,都是他们来执行。

所以说。

不管天武大帝怎样的命令颁布下来,最终下方的官员还会请示他们,而不是所谓的十二狗皮膏药。

可武岳不同。

从武岳复活,直接废掉天武大帝的十二学士,让中枢发号施令的权利回归朝堂。

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

武岳需要这个朝堂。

但武岳强势,强硬的执行命令方面,却让他们极度的不安。

权利回归了。

但,代表着新一轮的权衡划分。

如早先那种模式,在武岳这里,行不通了。

而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学堂,各级学院,太学,不是谁一个人的私人物品,而是九耀皇朝的。

真正意义上,改变这种结构,教什么内容,就能改变七成的天下人。

天武大帝要改,他们可以推诿。

武岳要改,那就是三十万刀斧加身!

“其实星君不难看出,从八百年前,科举就推行了,而陆陆续续,从太学,州学,郡学,县学,乃至于乡学,都推行了下去。”

“甚至于,世家子弟同样会在其中学习。”

“但最终,无论是科举入仕,还是举荐入仕,世家子弟脱颖而出,还是占据了七成。”

“而世家子弟在同样的位置,所能做出的功绩,却是旁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

张成直非常坚定的道:“就拿老臣来说,老臣在烘炉县为了发展民生,曾几次向朝廷上书建立工厂,加大农田投入,引水开渠,鼓励外出务工乡民反向,并吸引外县人员来烘炉县安家,务工等!”

“种种措施,最终批下来,钱粮更不够。”

“但老臣娶妻李家门庭,受李成重视,在张家也受到关注,便在张家引进百万两白银,李家引进两百万两白银,而依靠我的个人关系,联系到了胡商,走通了烘炉县商路,彻底的打开了局面。”

“若非如此,烘炉县至今为止,也还是一个贫县,甚至还需要朝廷拨粮,维持生计的县城!”

“而在我之后,胡商得了利润,张家,李家也得了利润,朝堂不仅没有损失,反而得到的利润比十个曾经的烘炉县都不止。”

“而这,便是老臣所说!”

“世家,是这皇朝的根基!”

“世家也正一点一点的改变这个皇朝,让天下黎民生活越来越好。”

张成直也是聪明人。

说了一大堆世家的好话,口干舌燥,这说完,便一句轻飘飘的话说了出来。

“当然,这不排除,世家之中,同样有蛀虫般的存在。”

“有世家子弟,盘踞乡野,借势压人。”

“有世家相争,血流不止。”

“也有个别为私心之人,盲目推荐,不论良才朽木!”

“但人有两面,心有八孔,嘴巴和舌头也有打架,左边耳朵和右边耳朵更能听进去不同的话。”

“并不能说,所有的世家,都是两袖清风之人,所有的世家子弟,都是才德兼备之人,而这,也正是臣等的职责,经过筛选,淘汰,为皇朝,为星君,为陛下,筛选有能力堪当大任的良才贤臣!”

“毕竟,谁也没有脸上写善恶二字,但是可以从其行为举动之中,看到善恶之念!”

听着听着,武岳自己提的问题,都没有话说了。

好家伙。

能成为李党领袖人物的,真不是一般的顶。

将世家的好,世家的苦,世家的行事方式,简单直接的铺开。

又以李家举例,功勋之大,想动都不能动。

又以张家举例,严重点就是在告诉他,世家之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深。

而又以自身为例,讲述了真就是一个普通的世家子弟,从入仕,到崛起,到权倾朝野的点点滴滴。

而就功劳来说,无可厚非,当之无愧。

再深入引动,讲述了世家子弟做官和普通百姓子弟做官的区别,以及在政绩和对地方贡献上的区别。

而说到学堂,那就是在明明白白的告诉他。

不是世家蛮横不讲理。

而是除了世家,其他都是垃圾。

不是不给别人机会。

而是别人不把握机会。

而最终,总结陈词。

就直接堵死了他对世家的不满之处。

并没有说世家就是完美无缺。

有毛病,要改,而不是一棒子全部打死。

尤其是,筛选,淘汰,一次次的筛选。

这不就是说,要允许世家子弟犯错,只有犯错,才能看到其品行,才能将之淘汰,让更有能力的世家子弟脱颖而出。

最终。

就跟他张成直一样,良才贤臣,成为九耀皇朝的顶梁柱。

而如果不这样做。

就不能明辨真假。

十个假的里面有一个真的,那就是值得的。

而世家也没有想象之中不堪。

若不然也不会占据半边天。

一句话。

世家之中有蛀虫,而世家也在努力的剔除蛀虫。

武岳也是内心凌然啊。

他今后,不止会跟一个张成直打交道,而是会跟几十几百个像张成直这样的人打交道。

这瞬间就让武岳有一种还不如去打仗的畅快。

但!

在他眼中,世家问题,必须要解决。

不能因为世家功勋卓越,就放任自流。

没有什么比人口增长,更显的政绩卓越的了。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统计天下人口,为天下人造册登记。

张成直再次低着头默默的回道:“百分之六十!”

“那你再说说看,区域性划分,皇城北部和皇城东部,皇城南部和皇城西部,十州的人口增长。”武岳摇头一笑道:“我来告诉你,只有皇城东部,增长速度迅猛,而皇城北部,负增长吧!”

张成直说的津津有味,可武岳忍不住的泼凉水的问道:“那意外身故占人口总比的比列是多少,就去年,你就说去年?”

“那是历史的留存,我九耀皇朝辉煌的历史。”

新生儿,老年病死,意外身故,这所有的一切,如果人口成正增长模式。

那就代表着他无与伦比的功绩。

“而十州之地加上皇城,增长了两成,但是这两成,足足为就要,新增了四千万人口。”

张成直一口老血喷出,意气风发的声音戛然而止。

“这个,千分之十!”

武岳再次问道:“那你再说说,生病的治愈比例是多少?”

“在皇城,今年还没有统计,但去年人口增长,比前年人口增长,多了一成!”

“别看这小小的三成,那是一千万人口的增长。”

张成直喉咙干渴了起来,这下好了。

绕开了一个问题,又一脚踏进自己埋得另一个大坑里面了。

“意外身故的比例在下降,下降了三成之多,这说明,在这皇城,十州之地,各处动工的规范化,安全化,更加的有序。”

“甚至于,病死的比例也在下降,这说明,皇朝在大肆推广医馆的情况下,人们生病得以医治!”

天灾人祸,但是目光放在整个九耀皇朝来说,那他的功绩,就无人可比。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