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皇子,戍边十年魂归故里》
大皇子,戍边十年魂归故里

第103章 一步,踏出去,万古皆寂

在跟那些诸侯、藩王乃至于世家的情报组织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血斗。

为此。

很多很多的人为此献出了生命。

武岳的声音如天雷滚滚,在整个阴森森的大殿之中回音不断。

整合天下情报机构。

不说能不能成功。

他就继续筛选新人,培养新人,加入司礼监。

而对方的人死了,也继续发展新人,继续来发展暗中的情报人员。

而后。

他跟那些人,就再一次的开始交锋。

就这么一遍一遍又一遍的进行交锋。

不仅仅是他,上一代,上上代,上上上代,一代代的司礼监总管,都是这么过来的。

好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

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那些隐藏在暗中的诸侯、藩王等等各种各样的情报组织。

为此,在司礼监,有一个又一个的传奇人物。

为什么这样争斗不停。

就简单一个皇城城防图,就进行过无数次的争斗。

一旦城防图失窃,那代表着整个皇城要进行以此非常大的军事调整,这种调整,包括各个方面,极其的繁琐。

就简单一个罪证,如果毁尸灭迹,销毁证据。

那么按照皇朝律法,就没有办法定罪,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官来说,明知道有罪,但就是没有办法定罪。

情报的斗争,本就是极其残酷的。

但现在。

忽然他发现了另一个可能一直在他心底,但从来没有被启发的问题。

司礼监是整个皇朝最大的情报机构。

根深蒂固。

尤其是,属于九耀皇朝最为正规的情报机构。

在某些时候,甚至可以调动财政、军政大权。

按理来说,作为正统的情报机构。

想要调查什么,应该是没有人阻止的才对。

而那些从中阻挠他们调查的各个情报机构,却从中干涉。

甚至,在某些时候还要跟这些人合作。

可。

九耀皇朝是一个大一统的皇朝。

延续千年。

最为最为正式的,应该是直接调动,所过之处,应该是其他情报人员都听令才是。

却又那么多的人,在阻挠。

这也就是,情报机构太过于复杂。

各种头目太多。

可是他们,却从没有想过。

一直在向着怎么打击对方,消灭对方,却又不断的争斗,却从来没有想过吞并。

“是啊,只要吞并了,皇朝规定不能存在于第二个情报机构,那我们调查的时候,从中作梗的人,就会少很多。”

“而我们调查的时候,也可以顺利很多了。”

何尝忍不住的佩服起来武岳。

虽然这样的行为是空前绝后的。

但是能想到这种方法,敢执行这样的方法的人,遍数天下,观尽史书,也只有武岳一个人而已。

做到很难。

可未尝不是一种办法。

只是。

何尝虽然无比的佩服武岳。

但还是低声的道:“星君,司礼监曾死灰复燃,曾极度的辉煌。”

“而无数的先例表明,如司礼监,司礼纠察部这种真正可以漫延向整个皇朝的机构,将权利集中在一人身上,将会引来更大的动荡。”

“老奴恳求星君,老奴虽然年迈,却依旧可以继续为星君效力。”

“即便是整合司礼监,监察司,北镇抚司,也应当分主次,分管各部。”

这就非同寻常了。

这已经算是明确的表态了。

何尝非常赞同武岳所属的整合。

但是同样涉及到了一个核心的问题。

那就是不应该将整个司礼纠察部的权利,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否则,后患无穷。

如今司礼监势弱,已经被边缘化。

他不求能与曾经左右朝堂局势,甚至控制朝堂的司礼监相比。

但求可以拿到话语权。

分管司礼监。

即便是如此。

那权柄也非常之大。

“是啊星君,曾经司礼监权倾朝野,有过先例,万万不能将此等如洪荒猛兽般的权柄,放在一人的身上啊。”曹正淳不忘狠狠的踩司礼监一脚的说道。

尤其是司礼监出现过了不得的先例。

虽然被视为禁忌,但此时拿出来攻陷司礼监。

司礼监能够在皇朝苟延残喘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这两人虽然同样是阉党一派,且是极其重要的人物。

可并不同心。

能彻底按死司礼监,就绝不会留下后患。

蒋毅也不逞多让的参奏道:“星君,权柄绝不能放在一个人的手中啊,这监察司,就是最好的例子啊。”

刹那间。

就变成了活脱脱的内斗。

一面要分权,一面还要相互踩死对方。

而另一边的三人。

则是全力的阻挠。

这种事情。

一旦真的让整合,那难以想象这个新成立的司礼纠察部,权柄会大道什么地步。

可武岳。

不以为意。

而是轻轻的走在了都察院正使的面前。

“从现在起,都察院为九耀皇朝最高审判机构,废除刑部审判,定罪之权,都察院从现在起,全权负责审判定罪。”

“都察院正使之位,同三省、与司礼纠察部总管,同位一品。”

咕噜!

都察院正使还在想着如何阻止武岳整合三大情报机构,就被一棒子直接砸蒙了。

都察院正使挂在御史台之下,他这个正使顶破天就是正二品。

受御史台节制。

可现在。

这一棒子砸下来。

瞬间他地位,被拔高了,宰相之下。

而权柄之大,甚至可能会超过所有。

因为都察院本来就负责的案件审判、核验。

而刑部才是审判。

只有他们觉得有问题,才会进行二次审判。

可是现在。

这直接将刑部最重要的一个权力,划分在了他们都察院的名下。

这。

简直。

太特么惊喜了。

武岳现在说的命令,那就是皇朝律令,一言而诀。

难以想象。

“星君,万万不可啊。”

刑部右使当场就炸过了,急急忙忙的就要阻止。

这特么又是要从刑部分权出去了。

可武岳直接盖下所有的声音。

一步踏出去,不容置疑的道:“都察院从现在开始,组织官员,本君下令吏部,集中所有力量为都察院补充官员,下令户部全力配合都察院。”

“本君要你王世明在一个月内,都察院的门庭,开到八坊八座,可接受皇朝所有的冤案审判,不屈审判,不公审判。”

“本君要你王世明在一个月内,都察院的门庭,开到皇朝周边所有的城池,可接受皇朝子民所有的案件审判,不屈审判,不公审判。”

“本君要你王世明在一个月内,都察院的门庭,开到十州之地的所有县级及以上所有城池,可接受皇朝子民所有的案件审判,不屈审判,不公审判。”

“本君要你王世明在三年内,让都察院的门庭,开到天下三十六州,二十三路藩王,十八路诸侯所有县级及以上所有城池,记住,是所有城池,不能遗漏一个,都察院可接受任何地方,任何皇朝子民,所有的案件审判,不去审判,不公审判。”

“我要你,民有所不服者,都察院,可接受一起审理审判。”

“都察院所判,既定罪服刑!”

“县,郡,州,域,皇城,最高都察院,六级都察院层层节制,不服者,皆可依层级层层上诉重审。”

“都察院昭狱,抓人,下狱等职权,只有一个职权,审判。”

“不管何人,何地,什么时间,民可高管,民可告皇朝名下的任何一个部门,都察院一律都可以审判,是对任何人,哪怕那是皇亲国戚,哪怕是诸侯藩王,若有高,都察院必须受理,若有证,都察院必须按律定罪量刑。”

“本君只问你,你王世明,能不能做到,不能做到,本君便换人。”

轰隆隆!

九耀星宫之中天雷滚滚,如天龙在升起一般。

不要说都察院正使王世明了。

就算是刑部右使,廷尉总长。

就算是何尝、曹正淳、蒋毅三人,都如被雷击。

这!

都察院的权柄,将超过所有。

真的要超过所有了。

这,何等的恐怖。

都察院现如今都在什么地方。

就在皇城。

而其实。

都察院最大的作用。

是对五品以上官员的权衡审判。

是在刑部上面加一个巨大的条框。

除了这些,审判基本上都是刑部在一力操作。

除非都察院插手,确实可以插手到刑部所有的案件之中。

但都察院很少插手。

通常情况下,在复审的时候发现疑点,就会派遣官员到各级去复审。

甚至于说。

都察院在县城之中,没有什么力量。

县城之中的一切案件,那都是县令来负责的。

可现在。

武岳要干什么。

要让都察院彻底的遍布皇朝的每一个角落。

县级啊。

真的就深入到了最底层了。

这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权利分配。

这在整个九耀皇朝历史上,甚至真个九耀大陆历史上,都没有出现过。

而没有人知道。

户部尚书张成直在通知完之后,其实已经回家睡觉了。

完全不知道。

此时的九耀星宫,正在发生着一场天翻地覆的变革。

“臣!”

所以,王世明不知所措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武岳的这一连串的发问。

脑子都是……浆糊!

“做不到吗?”武岳却不管这些,失望的呢喃了一声。

想要操盘都察院,基本上从零开始,到遍布皇朝,真的需要一个极其有能力且强势的人物,来引领都察院。

如果王世明是这个样子,他都不放心交给这样的人。

武岳刚说完,王世明扯尽喉咙,歇斯底里的喊了出来:“臣做得到。”

但凡长点脑子,都明白。

都察院正使这个职位今后将在九耀皇朝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超过所有。

而现在对他来说。

这是最后一个机会,但凡他犹豫。

这辈子就跟这个职位无缘了。

“可是,可是。”王世明极其忐忑的犹豫起来。

不是他没有这个能力,而是,想要将都察院推行下去,真的,太难了。

“说!”武岳转身,缓缓的走向了龙椅所在。

只给王世明留下了一个深不可测的背影,也给下方所有官员留下了一个不可一世的背影。

王世明犹豫了一番,极其不确定的道:“想要让都察院执行下去,世家,诸侯,封侯,藩王,士绅,甚至连商贾世家,江湖人士,都会阻止!”

“臣,恐怕这些人!”

可武岳,配合上九耀星宫在夜晚阴森的场景中,无比冷漠的说道:

“你只需要知道,是本君让你执行的,你去执行,将都察院分布在皇朝的每一个角落。”

“其他的事情,交给本君。”

“三十万武岳军是你的后盾,天下兵马是你的后盾。”

“谁阻你,本君为你开路,三十万武岳军为你开路,天下雄兵千万给你开路。”

就单单这一份魄力。

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到的。

司礼监一直以来都是在干什么。

在占领情报地盘。

这天下除了正统之外的任何情报组织,没有存在的必要。

“本君,要执掌朝堂,顺者昌,逆者亡!”

天武大帝不行,在面对层层的压力之后,天武大帝选择了启用监察司,启用李海这种小人物,重点放权给监察司,从而让监察司拥有了权倾朝堂的权利。

天武大帝之前的文成武帝不行,在面对层层的压力之下,文成武帝选择了启用北镇抚司,让三大情报机构相互内斗,进而北镇抚司在一种不上不下的位置上,被文成武帝所用。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

全部废除。

何尝十分心动。

这么多年。

九耀皇朝第十代皇主,监察司的创建者,烈武大帝也不行,司礼监越发不受控制,在朝堂重重压力之下,一顿胡乱削减,最终弄出来了监察司。

即便是,九耀皇朝第一代皇主,九耀大帝也不行,天下初定,仅仅是以自身为基础,整合了身边的情报机构,但是世家、藩王的情报机构,也是同时从来。

好像从他接任司礼监开始,就开始了这种争斗,然后这几十年,都一直在这样的争斗之中。

司礼监的人死了。

甚至动过这样的念头。

将天下的情报组织,归于一处,从一而出。

九耀皇朝第二十一代皇主,洪武大帝不行,在司礼监不可信任,监察司权柄被刚刚削减,又无耳目的情况下,建立北镇抚司,让北镇抚司权倾朝野,一时风光无限,却让这个庞大的情报机构更加的臃肿了起来,甚至对于诸侯、藩王的控制力,更弱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