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皇子,戍边十年魂归故里》
大皇子,戍边十年魂归故里

第131章 道心之争

从古至今。

其实皇朝对武者这个庞大的群体。

是排斥的。

这不是第一个。

也绝不是最后一个。

“呼!”

即便是有。

武者大半也是效忠朝堂的武者。

只因为。

武者是一个充满着奇迹和不确定的群体。

这些人。

普通的将士将军是无法约束这些人的。

为了避免武者扰乱皇城,发生不可预料的事情。

所以在历代。

都是以驱赶为主。

等同于告诉天下武者。

远离朝堂的地方,是江湖。

靠近朝堂的地方,是朝堂。

这也是如今天下的格局。

可是现在。

武岳一力打破了这个格局。

一个个强大的武者来到了皇城。

这股力量如果时空。

是难以想象的。

他们不敢想象。

那些会飞的武者如果集中起来攻打皇城,都不需要攻城器械,一拳轰开城门,一刀劈开城门,纵身一跃飞上城头,甚至那些绝世强者,一刀直接在城墙上面豁开一道口子。

那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所以他们从来不敢, 也从来不想。

让武者,让天下武者来到皇城。

可现在。

武岳一个人。

一声令下。

十万武者本着武岳来了。

这不是冲着武岳的名声, 追随武岳的。

而是来皇城杀武岳的。

他们都无法想象。

“再探, 不管星君所在发生了什么, 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

“另外,一定要让武岳军右路定远疆, 守好皇城!”

天武大帝此时可谓是太紧张了。

不紧张也不行。

城外十万武者一旦失控。

心惊胆战。

现在他反倒是希望武岳赢了。

武岳要是败了。

武者掀起的声势,将直接影响到皇城。

一旦失控,将万分恐怖。

此刻。

整个朝堂都充满了担忧之色。

而此时。

皇城北边。

一座并不是太大的石山上。

一席红袍的武岳笔直站立, 目视着前方。

而旁边。

苏妲己忌惮万分的拄着蓝电霸王枪。

前方汹涌而来的一股力量,让她生出汗毛倒立的感觉。

“那就是铁胆神侯武真元吗?”

“好可怕!”

“还没有靠近,就感觉如一道漩涡,将所有的力量, 都吸收化解掉!”

苏妲己低沉的呢喃自语。

即便是以她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此时也深受忌惮。

不敢有半分的大意。

而就在武岳的前方。

一辆八龙拱卫的马车,前方空无一人,后方一人没有的缓缓的向着武岳所在的小山包前行。

这支足有两百多人的队伍。

从恒湖方向到来, 近两百人的队伍, 一路从武岳百里之外缓慢前行至此。

两百多人,没有一人靠近武岳, 看到武岳。

无一例外。

全部都被武岳扩散出去的可怕的大势压迫到不得存进的地步。

而此时。

随着这俩八龙拱卫的马车来到了武岳所在石山十里地所在。

骤然停了下来。

“武岳, 天武帝的长子?”

马车上传出一阵沉闷而古老的询问声。

一出现。

便是决战。

武岳隔着十里地, 平静回道:“本君,九耀星君武岳!”

八龙拱卫的马车也在此时停了下来。

整个队伍中, 甚至有九品武者, 都没有坚持下来,被武岳的大势压倒在地, 没有靠近武岳十里地。

但是!

这八匹马,普通的战马,却一路安然无恙的来到了这里。

马车内。

沉闷而古老的询问声再次响起。

“六德, 智、信、诚、仁、义、忠!”

“六行, 孝、友、睦、姻、任,恤!”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皇朝以儒为根, 以法为骨, 以道为心, 既讲大一统,也讲君臣父子!”

“为人之根,当以儒为根,秉持仁义礼智信,少廉寡耻!”

“记得在九耀法典中有这样的规定!”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举父获罪,子罪加一等,父罪而子知却隐者, 子无罪也。”

“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 上惠也;伏诛而死, 臣职也。”

“父慈子孝,君臣纲常,先父而后君为孝也, 先君而后父者为忠却非孝也!”

“小家不治,何以治大家!”

整片天地之中都充斥着这道沉闷而古老的声音。

没有通天彻地的绝世杀伐。

没有如人们期待之中的绝世大战。

可能至如今九耀皇朝两尊真正的绝世人物。

镇压百年的底蕴存在。

在此坐而论道。

一个!

身坐八龙拱卫车架内。

平静无一点波澜。

一个!

身穿红袍,立身山巅,挺拔而立。

欲迎战天下武者。

而这,是更高层次的争锋。

道心之争!

有明白事理的九品武者心惊肉跳。

虽然这仅仅是几句话。

甚至都没有针对武岳的意思。

但是。

句句诛心。

稍有不慎,武岳的大势,会顷刻间崩塌。

“简单翻译来讲,就是说,六德、六艺、六行,是九耀皇朝儒家根基,法家为骨,道家为心的立国之根本。”

“而作为九耀皇朝的一份子, 作为人的根本,应当谨遵德艺行,否则, 不配为人!”

九品武者心惊。

这是真正的凶险。

坐而论道。

所论之道, 直指本心。

“这句话,便是人道根本!”

“而下一句!”

“便是惊世的责问!”

“责问武岳, 皇朝法典,人伦道德,人道之根本。”

“父亲做了犯法的事情,儿子隐瞒不报,儿子做了犯法的事情,父亲隐瞒不报,才叫为人正直!”

“法典之中规定,父亲犯罪儿子举报官府,父亲因此而获罪,儿子应当罪加一等,父亲犯罪儿子知情却隐瞒不报,父亲因此获罪儿子应当判无罪!”

“这仅仅是字面意思。”

“而这句话真正直指武岳道心的,便是武岳现在所行之事。”

“无论天武大帝做了什么,哪怕不该做的事情,作为儿子,应当以孝为恭,而不是功高盖主,叛逆天武大帝。”

这名九品武者心惊胆颤。

难以想象。

如果现在他是武岳,该如何回答这样的质问。

因为这仅仅是开始。

随后的质问,堪称令人胆寒。

如果非博学之人,不会明白其中究竟是什么意思。

但是。

真正了解之人。

就会明白。

几句话。

字字诛心。

这其中。

引经据典。

有一段极为古老且传承久远,甚至为皇朝法典参考的典故。

曾经有一个叫是石奢的人。

在抓捕犯人的时候,发现犯人是自己的父亲,便放走了犯人,然后石奢觉得有愧国君的信任,便将自己囚禁了起来,来到国君面前请罪。

“杀人的凶手是臣的父亲,臣若是通过惩戒父亲来树立名声,这就是不孝;可臣私自释放违法的父亲就是在纵容犯罪,又是不忠;因此臣该以死谢罪,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可国君念石奢只是在抓捕过程中,不小心让犯人跑了,并没有违反国家的法令,所以你不该认罪伏法,你还是继续治理国事。

但是。

石奢却说:“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

随后,石奢便自刎而死,以全忠孝两全之义。

“这,是要在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压死武岳,让武岳道心崩溃。”

“如果武岳无法反驳,就会自我反思。”

“而反思的结果,就是武岳的道心大乱!”

“而这最后一句,便是压死武岳的最后一根稻草。”

九品武者难以想象。

这种层次的争锋落在自己的身上,他要如何应对。

答案是,应对不了。

“言外之意,武岳现在一条条政令,一条条改变,目的是为了九耀皇朝好,为了让九耀皇朝安定,变得更强大,但违背了伦理道德,违背了忠孝之义,你武岳连自己的小家都管理不好,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管理好九耀皇朝,又凭什么认为可以让天下更加的安定和繁荣。”

这堪称是极致的指摘。

没有唇枪舌剑,话锋凌厉。

但从因、果之中,直指核心,让武岳回答,让武岳自问。

自己的言行举止,如今造成的天下轰动的事情。

是不是在道德约束之中。

甚至,能不能称之为,人!

若是武岳答不上来,且道心不受影响,反而要以武力相争。

那么。

即便是武岳可以盖压世间,无敌天下,甚至拥有千万数量的强大到可以摧毁九耀皇朝所有敢于反抗的武岳军。

但是只要今日这话传出去。

武岳,就不是人,是禽兽!

这样,即便是武岳强大到无人可敌,但在人们心中,武岳的形象便是一落千丈。

“狠!”

所有理解到铁胆神侯质问话语意思的人,都倒吸凉气。

随后。

所有人都目光,都落在了武岳的身上。

武岳要怎么回答?

这近乎于无懈可击的论道。

武岳又要从什么角度,来反驳。

一名名宿站在人群中,在思量,发现根本无处反驳。

“亲亲相隐,是维持世间秩序最底层的法门。”

“也是组成整个九耀皇朝最基本的完整地基。”

“也是之所以被称之为九耀皇朝的根本!”

“更是连接着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人与人最基本的根法!”

“法典防恶,道德向善,情感连接!”

“无从反驳!”

“以孝治天下啊!”

这其中所涉及的,需要站在一种极其宏远的高度,俯身去捡最下方底层肉眼不可见的细微,才能找到破局之法。

他不站在武者的角度。

就纯粹站在武岳如今位居九耀星君的角度。

无从反驳。

城外铁胆神侯的质问。

传进了朝堂之上。

整个朝堂都集体噤声。

不敢瞎说。

这其中,涉及的意义太大了。

此刻。

所有人,都想知道武岳究竟要如何的回答。

苏妲己担忧的看着武岳。

虽然她莽。

可是学识并不少。

更明白。

此时的争锋,直指本心。

尤其是铁胆神侯的质问,若是落在她的身上,她什么话都不说,直接打。

可她不是武岳,她的地位也与武岳的地位不一样。

换而言之。

站在武岳的这个位置上。

就不能以武力来碾压这个问题。

稍有不慎。

影响的将是武岳的声望。

而武岳。

目光中略带思索,冷冷的道:

“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羞辱),四不孝也;好勇斗很(狠),五不孝也!”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

“此三问,本君可有不孝?”

“皇朝以儒为根,以法为骨,以道为心!”

“本君也同样告诉你,在就要法典中同样有规定!”

“君亲无将,将而必诛,谓将有逆心而害于君父者,则必诛之!”

“犯十恶者,父子相告者赏,臣属相告者赏!”

“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

“如何了!”

九耀殿,天武大帝带着沉重的心情询问。

下方没有人回答天武大帝的这个问题。

都清楚。

而龙椅上坐着的天武大帝,内心颤抖的道:“真的,有把握吗?”

皇城染血!

下方!

武者统一管理协会户籍统计部门,随时汇报的官员回道:“陛下,目前蜂拥而来皇城的武者,数量超过了十万人数。”

“目前,武者户籍部门,统计武者总计三万两千人,其中九品武者七人,八品武者三百五十人,七品武者……”

“朕只想知道,究竟有没有把握!”

天武大帝感觉自己的心都要承受不了的要崩溃了。

在时时刻刻的担心。

“八品武者达到了五百多人。”

“其他武者人数,不计其数。”

从皇城统计的武者结构就可以看出来。

皇城以及皇城周围二十四县的武者,数量绝不会超过十万。

听到这名官员的汇报。

整个朝堂没有人搭话。

“据不完全统计,九品武者至少达到了二十五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