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之第一逍遥王》
大唐之第一逍遥王

第六百六十五章 天粮否?

是啊,这小子今日是来为观音婢诊治的,朕有些大喜失神了些。

重新缓下心神后,哪怕身为一代帝王的李世民仍是忍不住喜形于色。

“原来,此物名红薯……”

须知之前唐苏凡所说的占城稻已是寻常农物的二三之倍。

而这三四十石,实在是如同天人妄语。

这莫非是天赐仙粮否?

“苏凡,你那院中人第不多,无人看护,朕立马派玄甲军附近守卫如何?”

“对对对,陛下,此等农物,乃民生之望,大唐之望!臣附议,立马加派军队看护驻扎!”

“臣附议!”

偏偏,几个老头儿想都没想,直接接连附和。

这名为红薯之物,说是稀世奇珍,都不足以言明其珍贵之一二,其中背后关切天下关切整个的大唐的意味,已无需陈词!

莫说仅仅动用军队驻扎,就算搬到皇宫里来都是应该的。

唐苏凡无语,连忙摆手喊停。

“行了行了,还军队驻扎,老李,本来安安静静的育苗就行了,若是大动干戈,生怕别人不知道哪儿有好宝贝吗?”

李世民微微撇眉凝目,太过大动干戈仿佛确有匣剑帷灯之意。

“可——”

李世民沉吟之话刚开口,便被唐苏凡打断。

“育苗也就一两个月的事儿,到时候开春分种,自有伱派人看护的时候。行了老李,谁会对地上的一堆苗注意,放心吧啊。”

林雪妍那丫头,盯得就够紧了。

还驻扎军队,是要把景河村变成军营不成?

经过唐苏凡的几句劝说,李世民几人勉强答应,不过君臣几人还是略微不放心,威胁唐苏凡着实好好言辞厉切的嘱咐再嘱咐。

南瓜,占城稻,再加这产量惊人骇世的红薯!

李世民心神大震,久久不能平息。

莫非!

这天下大治,天下百姓无饥可言,堪比——哦不,更比尧舜之世的天下,要出现在朕的大唐吗?!

这些,都将是大唐未来壮大希望之命脉!

未来天下大治之基石!

一念及此,李世民便是心怀豪情,心壑间如波涛般久久不能平息。

“苏凡,快快与我等说说此名红薯之物!”

李世民连忙追问,唐苏凡便懒得卖关子了。

君臣几人见状连忙凝神细听。

“红薯喜温,长于地下,长势喜人光一个就能有双拳大小。而且地上所长之根叶也皆可吃,特别是是红薯尖,也是一美味啊。”

确实,红薯尖,只挑鲜嫩,只消弄点猪油一炒,再用点干辣椒调味,轻盐重火,那也绝对是一道简单朴素的民间美食啊。

这么一说,唐苏凡都有点小馋了。

能被苏凡这小子称为美味的,那当然是美食啊。

连根叶都可吃?

李世民闻言一喜,将来,朕定要尝尝。

不仅李世民心头偶现这想法,这老头儿皆是。

君臣几人心思偶现间,谁知唐苏凡话接下文。

“当然,一般太多了的话就拿去喂猪。”

君臣几人:……

这话,让君臣几人同时生出了一种点我的感觉。

狗东西,这天就不能好好聊了是吧。

看着这几人面色错愕的劲儿,唐苏凡还以为这几人还把红薯藤都当宝贝呢,不由得继续笑着反问道。

“怎么了?红薯地下的产量很高,地上的根叶自然不少,不似黍米高粱小麦这些农物,用来喂点牲畜牛羊猪什么的,不是很好?”

自己这应该话糙理不糙啊,无论古今,农家,这种事儿不都是常见吗?

还几个大佬呢,这农家的见识忒少了些。

咳咳……

君臣几人面色连忙缓过来,礼貌而不失尴尬的点了点头。

不过苏凡这小子所说确实有理。

这样,用无用的根叶还能养殖牲畜,对百姓之民生有莫大的好处,一举两得,甚好。

短暂的插曲过后,唐苏凡侃侃而言。

“红薯喜温,常理来说,一年生一种,但如果按照南方似扬州等地,一年两种也是可以的,只不过冬天产量肯定会少点。”

“像北方似寒雪连连的,只能一年一种,如果寒雪天想种,也只能似我那院儿里的温棚了。”

“当然,分种推广的时候,尽量是能多种则多种。”

虽然北方不能一年两种,但对于此番天粮般的产量,南方一年两种已是极好。

大致说了下红薯,君臣几人心神叹然,也算大致从唐苏凡的言语中了解许多。

一想到此番天粮般的产量能让那大唐将来,再无恶孚遍地,百姓嗷磐,君臣几人便是一阵阵心神激荡,久久不能平息。

“老夫魏征,替天下百姓,谢过苏凡你如此当世奇功,青赫之恩!”

魏征长身站起,浑身激颤,竟直接就是向着唐苏凡拱手躬身一拜。

心神激荡,惊震与喜色交杂于面色之上,甚至大有老泪怅然之势!

这份赤子为民之心,唐苏凡是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魏征这老头儿,虽然怼得自家老丈人欲仙欲死的,但也难怪能名留青史。

这等为民身受之心,自唐苏凡相交的这一众大唐大佬中,魏征这儿唐苏凡是感受到最深的。

唐苏凡连忙站了起来,动作飞快的把这老头儿抓紧扶起来。

“别别别老魏,真要数功论典啊,当不得我,这红薯,虽是我发现的,而且懂的种植之法,但真要论首功,另有其人。”

虽然他发现了这红薯,但这功劳,唐苏凡觉得应该是非分明。

人家师徒那么大一群人翻山越海,历经磨难。

让他昧了这全部功劳,他可过意不去。

“哦?苏凡,莫非这红薯还有它情?”

随后,唐苏凡也算把之前发现红薯的所有事儿慢慢说了出来。

……

“所以啊,这红薯也多亏了人家师徒一行人,我也算是幸巧发现了。”

往有唐三藏为渡世救人西天取真经,今有热血道家子弟寻仙问道误打误撞取天粮。

啧啧,道家扳回一局。

听明后的君臣几人不由得叹之。

“原来如此。”

“不过,也多亏苏凡你慧眼识珠,识明有别,若是这近在眼前的天粮在长安失之交臂,让其落花归妮,那才是令人扼腕啊。”

……………………………

(本章完)

今日更新奉上~

(本章完)

“苏凡,快快说说!千万不可胡言!这天下何有如此产量的农物?”

李世民连忙眼神一瞪的叮嘱问道!

“行了啊老李,这红薯在我院儿里,自然不会丢,还有,今日我是来干嘛的你忘了?”

这小子一提醒,李世民这才如梦初醒。

那可是三四十石啊!!!!

三四十石,这是何等概念?

那意味,那就是你这小子今日真的敢用此事拿他们开涮,被他们几个一脚踢出这承庆殿是少不了的。

把自家老丈人还有这几个大唐大佬的心跳整得跟个过山车一样,唐苏凡这才罢休。

随即,李世民甚至连眼下唐苏凡来的目的都忘了,直接长身而起。

还是一亩地就三四十石啊!!

唐苏凡嘴角一抽,连忙的把这面色狂喜,声色已不知北的狗皇帝给一把拉坐了下来。

道——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说的,定然是真的,而且如今那红薯已经在我院子里种着开始育苗。”

得了唐苏凡的确认,君臣几人面色一惊,随之大喜失色。

倒不是他神色失相,不着城府,主要是今日唐苏凡给他带来的惊喜,实在是有些太大太大了啊!

随即眼神微凝转身就道。

那模样,大有现在立马出宫去看看的架势都有。

三四十石!

慢慢的长声道——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