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祯祥宫》
祯祥宫

第026章江河为证

因此,郑督军看着孟蹄是一个人才,日后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便非常认真地向他讲起官场的道理来。

“孟蹄啊,作为一个吕国政客,就应该懂得最基本的官场常识,现在吕国处于承上启下的非常时期。也是正需要人才的关键时期。”

郑督军讲到这里停了停,看了看孟蹄的表情。

郑须听了孟蹄西征的建议,非常赞叹孟蹄的聪明才智。

郑须又何尝不想一举成功,一举成名啊?

只可惜他在峪郡府位子上一干就是八年,正在苦于没有向朝堂拿出什么成绩来。

意思是,我说的是什么道理,你能听得懂吗?你试着给我讲一讲,还是我再给你解释一番呢?

孟蹄心领神会督军的意思,在老师面前,在长辈面前,他即便能够听得懂,也会假装含含糊糊,勉勉强强。

其实这也是一种谦和的姿态。

因此他心里想,干脆就装作不懂得了。那样才能得到师傅的真传。

于是他有些不好意思地非常谦和地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于是,郑督军就接着解释说:“做远大事业的时候,切记,千万不能寻找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眼界狭小的人在一起合作共事。因为,这些人只知道对着墙来确定目标,寻找道路,那样只能盲目乱撞,碰得头破血流,结果还是一事无成……”

郑督军的一番解释,让孟蹄大开眼界,茅塞顿开,对督军第一次产生崇拜的心理。

其实,这也是督军要想达到的最好效果。

因为,他的履历和经验告诉他,要想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军队,没有几个可靠忠诚,从内心崇拜佩服的骨干力量是不行的。

这正如史书所讲:大凡不忠不服者,祸端有三:

其一,无臣即无治。暗中纠集收买同僚骨干及下属,逐步牵制甚至剥去你手中的权利,以达到控制你,最终推翻你,取代你之目的。

其二,无忠即无臣。一旦小人不义不忠,权利架空,上层身边就不会有臣卖命。因为,这些臣子念于其威,不敢挺身而出。

其三,无信即无我。如果与己无恋无信,一旦权利失控失守,局势就不会稳固。此时贼臣就会趁机生乱,由乱而治,与己无助,顷刻崩塌,那是自取灭亡。

“郑督军,今生有幸遇到您这圣贤贵人,苍天在上,江河为证,我孟蹄受教了。晚辈今生今世已下定决心,跟定督军,我向上帝发誓,誓死保卫督军,誓死维护督军,誓死忠于督军!”

郑督军听孟蹄信誓旦旦,掷地有声,心里非常愉快。

他在心里也暗暗庆幸,感谢上帝给他找来这么一位忠诚担当的良将精英,伴随其左右。那就昭示着未来自己定会发达辉煌。

当他们分开的时候,外面一片寂静。浩瀚的天空中,星辰或隐或现,闪烁攒动。

繁华的街市也早已经落下帷幕,显得萧条而空旷,寂静而寒冷。

孟蹄中尉怀里揣着自己的梦想,头上顶着满天的星斗,迎着凛冽的寒风,疾步回到自己的屋子。

当他滑火开灯之后,没有马上入睡。

他站在自己的坑头前,连续抽了三锅旱烟,他已经兴奋得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暗暗心想,真是天助我也。

老天居然这么眷顾我,给我身边安排郑督军这么一位铜墙铁壁般的护身符、挡箭牌和保护伞。

无论如何我也要把宝赌压在郑督军身上。

只要压在他身上,就是压在了吕国后宫的夫人身上,日后恐怕会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身上。

要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也说不定我跟对了督军,而不断提携,甚至掌握了更高层的权利。

只要接近了皇权,那么,我替契丹国和两个哥哥报复的计划就有可能釜底抽薪,顺利实现。

要是真的有那么一天,哥哥的在天之灵,契丹国的皇亲国戚们,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得到很好的慰籍。

当他正在得意兴奋的时刻,突然听到外面“咔哒”一声响动,随后是急促的脚步声从他窗外疾驶而过。

“谁?”

他立刻摸出督军奖赏给他的那把宝剑,急匆匆冲出门外,直奔黑影追了过去。

当他追过几个巷道之后,那黑影突然消失不见了。

这时后面的守卒带着手里的大刀或者棍棒也都跟了过来。

“孟将军,怎么回事儿?”

其中他的一位侍从气喘吁吁地问道。

“有人在我窗前偷听。那人腾空驾云般飞驰而去,我根本追不上这贼人。”

孟蹄的话音刚落,郑督军也赶了过来。

如今圣上已经下诏把女人招入宫中,即便日后圣上看在女儿面子上于他开恩,给他一个不错的职位,可是,那又算是什么呢?

那不是父凭女贵了吗?

郑督军是名门出身,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吕国的老臣。只是都先后离开了人世。否则,圣上怎么会看上他的女儿呢?

正因为他的家族特殊,才造就了他姐姐这个当朝的太后。

“承蒙郑督军夸奖,我等万分惭愧,孟蹄不才,还望郑大人多多指教。”

“春天采摘新鲜嫩叶,秋天采摘成熟的果实,夏天找个阴凉的地方,冬天找个暖和的地方,根据时局决定取舍,这才是大贤人的优良品德呀。”

那不是一种施舍与恩赐吗?

怎么总感觉有点“嗟来之食”的感觉呢?

所以,要想“协调臣道”,唯有自力更生,唯有建功立业。

孟蹄双手抱拳,躬身向督军谦和地说道。

在整装出发前的一个夜晚,郑督军和孟蹄中尉又进行了一次战略沟通,对于前方可能出现的各种隐患和风险,进行了一次认真充分的评估和预测。

目的就是生死一搏,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自己的真本事在哪里呢?

君主操持五音,以协调君道,臣下操持无味,以协调臣道。真正成就一番事业的本是自己,而不是一种依附关系和裙带关系。这种关系也是不会长远的。

他看到孟蹄一脸的认真,这才继续讲道:“坐井观天,面墙定路;远大事业,休与共做。冷眼观人,冷耳听话;冷情当感,冷心思理。理可理度,事有事体;只要留心,切莫任己。”

他说完这几句话之后,用征询的目光盯着孟蹄。

郑须认为,老天安排孟蹄与自己相识,那一定是“天助我也”。

既然孟蹄的分析头头是道,并且他又是从西征战场上回来的人,对于羌衍国的情况肯定非常了解。这次孟蹄提供的机会很难得,必须抓住这次立功的机会。

即使职位提升,在众大臣眼里,那不还是授人以柄吗?那样能不心虚吗?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