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祯祥宫》
祯祥宫

第040章非战非攻

督军兴奋地催促道。

“这是羌衍国的一份资料,敬请督军仔细查阅。”

工兵说话间给督军递了过来,这是他们从羌衍囯东部截获的一份内部资料。

这里的生活习惯几乎和吕国西南边陲那里没有太大的区别。

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牧民,以放牧采摘和射猎为生;一个是耕民,以耕种庄稼为生。

如果非要说还有第三种类型,那就是牧民和耕民的混合型。

督军先睹为快,了解了这份内部资料的大致情况后,把手里的资料向孟蹄晃了晃说道。

“难道这是天意如此吗?是天上掉下馅饼了不成?”

孟蹄半开玩笑地向督军这边靠拢着说道。

“孟蹄将军料事如神啊,竟然一下子就猜对了。”

督军幽默地给孟蹄一个调侃。

“莫非督军真的要拿下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孟蹄兴奋地重复了刚才说过的话。

“正是。你仔细看看,这算不算是馅饼啊?”

督军说话的时候,顺便把羌衍囯的内部资料递给了孟蹄。

“还有这等好事?老天啊,为什么上次没有让我遇见这么好的机会呢?”

孟蹄拿过资料,仔细看了一阵子,自言自语地说道。

“哈哈,这样的好事能让你遇见吗?假如上次让你遇见了,你还可能跟我走到一起吗?说不定西征结束你回到契丹就成了国王了呢!”

督军说的话,既是玩笑话,又是实在话。

不是吗?假如孟蹄当时西征成功了,他很可能回到国内升职,说不定就是一国之君呢。

真要是那样的情况发生,孟蹄要替哥为国报仇的方式,很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其结局很可能会利用大国征服小国的方式,解决和吞并吕国,这足以达到报仇雪恨的目的。

“不错,督军果然好眼光。以我之见,现在我们还是按兵不动为上策。”

孟蹄夸赞督军道,顺便指出来自己的看法。

“嗯,说的没错。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

督军有些自得其乐地引用了孙子兵法里面的用兵之法。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孟蹄就已经接上了:“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督军为之一振,随口说道:“知己者非孟蹄将军莫属啊。现在羌衍囯内部发生了激烈斗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我们就静观他们的内斗吧。看来渔翁非我莫属了呀。”

“说得好啊,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孟蹄思考着下一步措施,就提到了以上攻略。

督军听了沉思片刻,给孟蹄竖起来一个大拇指,脸上挂起了微微的笑容。

“嗯,对,打仗的最高境界并不是打仗。而是学会用兵,掌控全局。

让敌人屈服,不一定非要死打硬拼;夺取敌人的城堡,不一定非要强攻;毁灭一个国家不一定非要打持久战;我们一定要运用全胜的战略思想征服于天下。

这样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军队在不会受到过度疲劳和重大挫折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取得全面胜利。这才是以战略制胜的重要法宝。”

督军和孟蹄看了这封内部资料之后,他们之间一来一往,很是自然痛快。

那么,这封密报到底说了什么呢?

原来工兵截获的是一份密谋谋反的内部资料。

羌衍囯朝廷内部因打乱耕牧制度改革,产生了内部分歧。

结果由简单的分歧逐渐演变成为内斗,又由内斗再次演变为反对派密谋颠覆现政权。

从这份密报来看,距离反对派谋反的日期,只有短短的三天半时间。

在这关键时刻,如果羌衍囯遭遇了外部势力侵略,他们必定会暂时放弃争议,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那样做的结果,恐怕也会和孟蹄西征的结果一样惨败。

要是出现了这样的意外,郑须这次西征就算彻底失败了,日后的前途恐怕难保啊。

但是,如果赶在他们内部争斗之后,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

经过了内部斗争之后,他们彼此的实力都会相对削弱许多,并且他们只顾和对方决战,而忽略了对外的策略。

这就给了吕国军队搞突然袭击提供了一个非常意外的进攻机会。

这样就会趁其不备出其不意,以较小的代价,收获最大的效益。

西征羌衍国的任务就会顺利实现。

“报告,有情况,有情况。”

又一个工兵从前方带来了一则消息。

因为督军和孟蹄正在探讨上一封密报,督军没有听到工兵的报告,工兵又一次高声叫道。

这时,郑督军才转过身向工兵的方向看去。

“一定是好消息,一定是好消息。”

督军在心里暗暗祈祷着。

孟蹄听到工兵的报告声则立刻皱起眉头来,用非常沉重的心情看着督军。

他认为这次来报,可能和密报有关。他最担心的是,怕传来第一次密报的消息是一个假消息。

他最担心敌人使用烟幕弹的方式来迷惑吕军进军的方向。

这部分人群,既占有部分耕田,又占有部分牧场,但是,这一部分人群的占有量只是一小部分。

羌衍国和吕国西南边陲三原县一带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里是天然牧场,草牧业基础很好,人口也比较兴旺,牧业也比较发达,耕田既辽阔又肥沃。

工兵急匆匆来报。

“快快说来。”

这次郑须的大举进攻,是否也会像契丹国西征那样惨遭失败呢?大家在心里都替郑须捏一把汗。

羌衍国人们一直以来过着无忧无虑的自给自足生活。

也就是说,羌衍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是相对平静而又富饶的地方。

羌衍国这种优势资源,不仅东边的吕国见了嘴馋,就是南边的豪酋国、北边的契丹国也垂涎三尺。

因此,即便派来了西征军,那也是走走过场,应付朝堂而已。

唯有孟蹄和郑须胸有成竹,信心百倍。

郑须和孟蹄并驾而行,前方不断传来羌衍囯的消息。

“报告督军,前面有情况。”

郑督军听孟蹄说,羌衍国并不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什么强国,只不过他们契丹国当时人心不齐,动力不足所致。

之所以人心不齐,动力不足也是因为国内出现了分裂迹象,各派之间内斗得太厉害。

督军立刻从工兵手里接过来。

“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而对于羌衍国则不同。

原来入侵失败的最直接原因,是他们国家内部团结一心,爱国热情比较高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契丹国屡次征服都没有成功。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