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祯祥宫》
祯祥宫

第045章直指要害

前面没有提到过,其实吕王爷就是郑禄荣的姨夫。也就是说吕王爷和祯贾帝是连襟关系。

否则,根据历代王朝的兴衰规律,吕王爷恐怕也会在劫难逃的。

“郑夫人在后宫多年,无论与各位嫔妃相处之关系,还是她自身之素养,都是有目共睹的佼佼者。

管涛一边向后退去几步,一边向祯祥帝陪错。

面对这样一幕,假如是以前,高太后会马上予以纠正,丝毫不会给祯祥帝留下情面。

而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无动于衷。

他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也不考虑后面有没有人要跟着说话,更不考虑各位大臣们的感受。

“老臣有话要讲。”

趁着吕王爷说话的间隙,管涛又开始积极发言了。

“却如吕王爷所说,郑夫人出身名门,处理后宫之事,定会章法有度,驾轻就熟,是一把驾驭内宫的优秀女子。”

管涛站起来迈步朝前,积极盛赞郑夫人。

原来挨了祯祥帝的批评,这次是想巴结一下高太后。

……

吕王爷开了腔,管涛搭了腔,后面各大臣也就开始活跃起来。

祯祥帝看着大臣们一个接着一个踊跃发言,只想出口打断。

而坐在祯祥帝身边的高太后,早已经满心欢喜,喜上眉梢。

她知道,在朝堂之上,她能不说话,达到最佳效果,她是尽量一言不发的。

这才是太后的母仪天下本领。未来册封的皇后也要像他这样威严而又至尊。

当然,因为她现在仍然牢牢掌握着册封皇后的大方向。

现在一边倒的态势眼看着就要出现了。

祯祥帝有些急,其实他也知道,比他还急的是曹承。

曹承知道,尽管还没有宣读管夫人和曹夫人的册封书,假如现在出现了一边倒的态势,恐怕会对这二位夫人造成更大的伤害,尤其是他的孙女曹夫人。

于是他要顶着上次祯祥帝批评他的压力,为了孙女曹慧,他勇敢地站出来,要为郑夫人补上几刀。

“圣上,太后,老臣想表上几句话。”

祯祥帝会意地点了点头。

心里想,老曹呀老曹,你终于出手了,你快快把他们的嚣张劲儿挡住,否则的话我那聪儿又该如何上位啊。

“各位爱卿请大家安静,请大家安静。下面有老臣御史大夫曹承大人进言几句。”

祯祥帝恨不得这个老臣能够几句话把刚才奉承郑夫人的人,全盘否定了。

那样的话,自己心爱的人才有可能走向正位,睡在自己身边。

“老臣认为,天不会永远阴沉,地不会永远干涸,人不会永久完美。

无论是谁,也无论是什么身份,永远不会只存在长处,而没有缺点。郑夫人也是如此。

比如……”

他说到比如的时候,停顿了一下,把目光在四周扫视了一下。

特别是向朝堂之上的高太后那里扫了一眼。

意思是你们各位大臣,尤其是高太后,千万别说我是个例外,我说的可都是实话。只是你们太虚伪太势利而已。

而此时的高太后,已经绷紧了神经。

她不知道接下来这个老不死的曹承,会说出什么糟糕而又致命的狠话来。

于是,她的心里早已经揣进来一只小兔,扑腾扑腾地跳动不停。以至于她的脸色有些涨红。

“我记得古人孟子在《孟子离娄上》曾经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既然古人把这些话定为古训,那么,无论是谁都要自觉遵循,没有例外。”

曹成的话说到这里,就算是抛砖引玉了,于是戛然而止。

祯祥帝明白了曹承的意思,高太后明白了曹承的意思,整个朝堂之上的所有大臣也都知道了老臣所指。

尽管这个老奸巨猾的老臣话语不多,然而却直指要害,打中了蛇的三寸。

尽管老臣的话所指向的是郑夫人,而然,高太后却深深地感受到这位老臣手拿尖刀,在狠命地捅向她的心脏。

此时此刻,她已经疼痛难忍,痛不欲生。

她要寻找机会把这一危局扳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那么,这一重任由谁来出面拼杀一场呢?

正当她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的时候,还真有一个人出现了。

“圣上在上,高太后在上,微臣有话要表。”

其实,此时此刻祯祥帝有些幸灾乐祸,他希望这样的剧情继续演绎下去。

因为没有这样的场面,就无法解救管聪管夫人。

管夫人不能在这场册封皇后的朝堂上胜出,恐怕以后将会永远失去这样的大好时机。

所以,当他听到下面大臣要陈表郑夫人的时候,没有像原来那样,表现出如此积极答复。

而是用睿智的目光投向对方,他静静地看了片刻,意思是既然你要陈表,你可要承担陈表的后果。

“免礼,有话就直说吧。”

……

也许是为了给祯祥帝树立威信。自己也好尽快腾出手来,为以后退出朝政做准备。

也许是为了一己之私。自己的忍让是为了完成侄女册封皇后之目的。假如实现了这一目标,也是非常明智的决策。

吕王爷看时机成熟,他要赶在大臣的最前面,把郑夫人的好话说尽,以示对高太后的忠贞不二,也是对郑夫人的大力支持。

毕竟郑夫人是他的外甥女。

于是,他趁着高太后不言语之时,立刻下达了下一个任务。

“微臣知错,微臣知错。”

因为有侄女做皇后,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或者二者兼有之。从长远考虑,高太后连自己也不清楚,她是不是在综合考虑这两个问题。

更重要的是更怕高太后把这个接力棒接过来,然后借题发挥,小题大做,趁机把他排斥到一边。

“知错就好。此事到此为止,朝堂之上不再议论。现在就郑夫人册封皇后一事发表意见。”

祯祥帝紧锣密鼓,不给管涛等人申辩的机会。

“臣进言略表。”

根据她以往要强的性格和倔强的脾气,现在她的表现有些异常。

祯祥帝之所以这样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来回复管涛,就是怕管涛挑起势头之后,会有其他大臣参与进来。

唯有郑夫人才是唯一合格的册封皇后。

这一点我首先声明,我可以完全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册封郑夫人为当朝皇后,定会不负众望,做好后宫管理,做到母仪天下。……”

在管涛刚刚讲完的同时,祯祥帝仍在察言观色,查看朝堂上下之动静,他也准备了自己的一条应对办法。

结果发现,他的这些话,对于大臣已经形成了震慑作用,所以,他现在最担心高太后讲话。

因为这些问题现在还没有正式走进她的心里,更没有走进她的日常安排里。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