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军工子弟》
重生军工子弟

257 六百米.指哪打哪

肉眼根本很难看出这些子弹的差异。

至少谢凯等人就做不到。

“专用弹准备了多少?”何超问道。

这是肖满志给他的回答,他也以此回答汪贵林。

人家才是专业的。

所以,对于回答,他只能如此,根本就没法保证。

六百米距离,弹道散布只有两公分?

这是不是太吹牛了一些?

就连国际一流枪械,弹道散布范围在100码,也就是91米左右的距离才在3公分之内。

“四百米?这个距离是不是太近了一些?”汪贵林看着韩卫东。

韩卫东没理他。

谢凯则是苦笑,汪贵林根本就不知道这对加工精度意味着什么。

“可以开始了。”狙击手准备完成后,何超提醒汪贵林。

枪械研究所动态测试试验室就在地下部分。

谢凯在枪械所的车间呆了这么多天,一直都没去过。

当他跟着一行人下来之后,才发现,这跟自己曾经在电视里面看到的那些室内射击场的环境差不多。

唯独不同的是这个射击场每一个射击位置前面的通道都是狭长的通道。

里面灯光昏暗,在这头,肉眼都很难看到百码外的靶子。

“带着吧。”谢凯在疑惑怎么获得试验数据的时候,汪贵林递了一副耳塞给他。

“这么简陋?”谢凯无语。www.zbcxw.cn 星星小说网

这不得把耳膜给震破?

狙击枪声音本身就不会小,又是在狭小的地下室里面。

一行人就站在狙击手身后的位置,现在这些管理根本就没有后世的那么先进,测试什么的也没有各种辅助装置。

几人只能在狙击手后面举着望远镜观察远处的靶子。

谢凯通过望远镜,看到远处的靶子是在墙中心,整个一堵墙上面都是有着经纬线。跟部队使用的靶子相比,这就是一个放大的方形靶子。

守备团的狙击手准备好的同时,旁边射击位的试枪员也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就各自开始吧。”汪贵林眼神市场向着旁边试枪位置上的那名试枪员投去。

谢凯看出了他的小动作,感情老家伙还是有些不放心。

既然不放心,为什么要让他们来?

国内能干这事情的人可不少。

“砰!”

一声枪响,让所有人都举着望远镜向着通道底部的靶子看去。

“偏了?”向着靶子的位置看去,谢凯在望远镜中清楚地看到,子弹击中了靶子旁边距离中间红心有十多公分的位置。“难道是因为光线不好的原因?”

“砰!”

狙击手调整了瞄准镜,修正了密位,再次开始射击。

子弹靠近了中间红心,却还差了好几公分的位置。

再停了一阵,又听到枪声响起。

“砰!砰!砰……”随后密集的枪声就开始有节奏的响起。

耳朵里面即使塞着耳塞,谢凯的耳朵也有些不适应。

子弹撞击在百米外的靶子上,很少有能击中中间红心位置的,却在红心周围一两公分的位置上打出一圈密集的弹孔。

韩卫东手中的望远镜一直都没挪动过。

“换位置,换专用的狙击弹。”也不知过了好久,谢凯都觉得无聊了,这枪声不停地响起,没有机枪那样密集,也没有自动步枪声音密集,不管是旁边的试枪员还是狙击手,都是有节奏地开枪,让人听到这声音很不爽。

两人都提起手中的枪,换到旁边的试枪位置。

在这位置上,准备的弹匣里面都是装的专门搞出来的专用狙击弹。

很快,枪声就再次响起,谢凯看的无聊,发现除了弹着点能击中靶子中间的红心的次数多一些,散布在红心周围的位置远比之前用的53机枪弹要近很多,也就没别的啥了。

“试枪工作本来就是枯燥无聊的,要确定修改,仅仅是这样的射击,远远不够。等到我们新枪出来,为了测试各种性能以及使用寿命,使用过程中各种环境中对精度的影响等,试枪员每天都得打上千发子弹,而且还不能随意打……”韩卫东对着谢凯解释着。

谢凯点了点头。

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这些枪就这样测试就行了?”见对方不说话,谢凯才问道。

“不,这里试完,还得到外面的靶场测试。毕竟这是原来的老枪修理之后改进一些,很多的数据无法测试出来……”韩卫东摇头说道。

他对谢凯的态度改变了很多,谢凯清楚他给自己解释这么多,应该是为了经费跟项目进度的问题。

“我们的目的是要生产出我们能达到的最顶级的狙击步枪,该花的时间,该做的试验,绝对不能少。”谢凯以此答复韩卫东。“经费什么的,基地既然在搞这个项目,肯定不会少一分的,当然,得看到成果,进步!”

谢凯并没有说非得等到把精度改到能够接受的程度。

那样是无休止的。

79狙本来就在列装部队,他们是提供给守备团特种作战队伍狙击手使用的,自然就得为他们供应新枪。

“精度只要能提高,我们这边测试好了,就提供给守备团进行进一步的测试,获得数据进一步改进。”见韩卫东看着自己,谢凯说出了他的想法。

很快,一行人就从枪械研究所出来,下属四点多,外面还有着太阳,却没有一点温暖的感觉。

谢凯懒得跟着去靶场。

他就是看个热闹。

狙击手趴在地上,不断地对着几百米之外的靶子开枪,他在旁边看着也无聊。

如果不为了试验数据,他提出要打几枪,也不是问题。

“经过测试,修改后的枪,配备专用狙击弹,在六百米范围内,守备团的狙击手几乎都能指哪儿打哪儿!”外面天还没黑,汪贵林等人就回来了。

这会儿,肖满志已经完成了第三支狙击步枪的装配。

“性能提升了很多啊!”谢凯一脸的惊喜。

“不仅是射击性能,就连后坐力,都减轻了很多,特别是现在的瞄准镜,比原来看得更清楚,提供的精度更高!”何超说道。

“哦!”肖满志对于这些,仅仅是哦了一声。

“等我们这边制造的新枪出来,瞄准镜再进行一些改造,新枪性能将会更好。”韩卫国也是平静地说道。

谢凯对于他们如此平静,也是佩服不已,对着何超说道,“何团长,你们可以先用着那些枪,等我们新枪试制出来,再交由你们试用。”

“这样的枪,一支成本多少?”何超有些忐忑地问道。

“子弹呢?是专用的弹头进行测试吗?”汪贵林过来的时候,何超跟杨斌两人带着一名二十五六的精壮战士过来。

他们希望知道改造后的枪是否配备专业的狙击弹。

“弹头的圆度以及表面光洁度,都会对弹头的弹道造成影响。同样的一把枪,同样一名狙击手,都无法保证在同样的距离击中同一个位置。”杨斌也做出解释。

狙击手在一整箱上万发的子弹里面挑选,最终只选出了一百多发对于他来说可用的。

大批量生产的东西,尺寸几乎都是一致的,这是专机专线生产的优势。

“只能进行测试,无法保证。”谢凯苦笑着回答。

“有一部分专用狙击弹,同时更多的则是测试53式机枪重弹,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数据。”谢凯说道。

为了获得第一手的测试数据,更多更全面地了解枪的整体性能,必须如此测试,然后进行数据模型的建立,确定修改的方案。

79狙使用的普通子弹不需要准备,53式机枪弹在国内储备的数量足够多,但是狙击手在使用的时候,也不可能直接使用所有的子弹。

“就因为批量生产,所以弹头的精度不会太好,特别机枪子弹,这本来就不是为精确射击而准备的。机枪的作用是形成密集的火力压制,子弹的弹道不需要那么精确……”何超对着谢凯苦笑着解释,“所以我们的狙击手训练前,都会对子弹进行挑选,尽量确保每一枚子弹的精度相差无几,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掌握弹道。”

谢凯明白了。

子弹弹头的重量不大,公差却不小。

汪贵林跟何超等人过来的时候,肖满志已经完成了第二支枪的组装,完成后才吃东西,又接着开始组装第三支狙击步枪。

每一支枪更换零件的位置都是不同的。

“三百发,一共三批,每一批的装药量都是不同,弹头略微有差别。不过每一批次的弹头圆度跟公差都是控制在0.005毫米以内,每一枚弹头的重量,差异也只有0.1克以内。根据我们的理论分析,400米范围内,狙击手经验丰富,可以做到指哪儿打哪儿。误差不会超过两公分。”韩卫东平静地说道,“当然,得是对自己使用的枪有足够了解的狙击手。”

韩卫东的话的意思让谢凯都觉得诧异。

何超带过来的狙击手在满满一箱的子弹里面一颗一颗地挑选子弹。

“批量生产的子弹,尺寸差别应该都不大吧?”谢凯不解。

国内仿制的79狙,做过一些试验,绝对不会太过专业,可能也不会太多。现在他们在进行进一步的测试,自然是不会有404枪械这样专门为高精度而试验准备的齐全。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