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话说那片天下》
话说那片天下

第31章北风

说起来太康的大军,几番周折后终于是到了荆、杨两州南部郡县,只是这数十日的行军,叫他们这些北方将士吃尽了苦头。

好容易到了边陲,三万大军光是倒在路上的,就足足有千余人。

或是被毒蛇虫蚁咬伤的,或是被瘴雾雨泽毒倒的,或是饮了生水腹泻不起的,还有受不住南境气候,伤风受寒的。

所以武帝并不是突然驾崩未立太子,而是将立二殿下凤凰为太子时,大殿下凤歌心生毒计谋害亲父,只为了那个金光灿灿的龙椅宝座。

这般看来,凤歌并不如凤岳所想的那么一无是处,他起码有着一个帝王该有的无情。

不过较真起来,这个中的得失,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这些将士大多一辈子未曾来过南方,关于南境的一切都不过道听途说,他们的心中对南境甚至只有一个印象,那就是南方没有冬天。

张淳运只能叫大军驻扎修养,百越之地山林众多、水路纵横,此时前行若是中了埋伏,定要被打的抱头鼠窜。

而中原都如此暗流涌动,身为乱象中心的百越那更是不得安生。

武立一死,他部下之人便都成了孤军,被周围匪寇分而蚕食或死或降。

武立原本地盘的周围还有三伙匪寇,如今这三伙人更是为了这么一片残破之地争的头破血流。

当时姜墨屠尽了武立山寨上的匪寇,于是武立被谁所杀便成了这些这些匪首心中的芥蒂。

单论武功修为,善使巨剑更自创霸王剑的武立在他们五人中算佼佼者了,却被人不声不响的灭了满寨,叫余下的四人不可谓不胆寒。

只是希望那凶手与武立同归于尽才好!

不过他们心中也明白,那寨门口只有武立的尸体,凶手却未留下任何痕迹,想来那番搏斗,他武立也是被人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了吧。

让他们更为心惊的是武立遗骸上分明泛着氤氲灵光,这意味着武立此前已入通神境,可还是丧命于此。

想到此处,不由自主的,这些匪首的行事做法都收敛了许多。

莫非这荒蛮的百越之地还有通天高手隐居?

他们心中隐隐有些暗感不妙,只是事已至此,已无后路可言,为今之计,便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天下最不乏有野心者,但能成事的何止万中挑一。

但即便不为千秋万代,只享一世繁华,也足以叫后来之人趋之若鹜。

天高浩渺云海如潮,九天之上的煌煌大日亘古长存,犹如天地之眼,自太古蛮荒,便注视这普天之下。

有王朝更迭,有诸国争雄,有豪杰骏士,有英雄美人,有世家林立,有众生万相。

然人生不过百载,便是风姿绰约的通天宗师,也终不过一捧黄土。

有人热衷王权霸道,自然也有人钟情自在逍遥,要问易臣的话,他多半是选择后者。

孙景城辞官之后心灰意冷,自此寄情山水武道,与他待久了,易臣也成了个随和的性子。

唯有练剑一事,易臣始终尽心竭力无一例外。

他还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做些什么,但无论做什么,若无实力,都是镜花水月。

所以院中的易臣尽力的挥舞着手中的长剑,一遍又一遍的施展那四凶剑法。

看院内寒光剑影,听其中朔风轻吟,易臣的身影渐渐模糊不见,只在院中留下阵阵咆哮,恍若来自上古凶兽。

饕餮张牙舞爪,其势汹汹,有万夫莫当之勇,只一声吼叫,便能将寻常人等吓的面无血色。

穷奇狼顾鹰视穿梭四周,稍不注意,便会被其扑上死穴,血溅三尺也犹未可知。

梼杌据守一地,天塌不惊地陷不移,似穿梭万载,唯我不改从前。

三兽脚下,一片朦胧虚影散发着古老的气息,犹如天地未开,正是那混沌真形。

此兽一出,这方小院周围恍若开辟出一方崭新的天地,此界之万物,当以易臣为尊。

天上的湿寒落到了人间,伴着长安城中的第一场雪,易臣终于将四凶剑练至小成。

收剑归鞘,易臣伸出手来接着几团雪花,手上的雪花转瞬即逝。

这便入冬了么?易臣有些恍惚。

在亲父身上发泄出心底积攒的苦闷,凤歌才能冷静下来,去处理那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国事。

天家之事自古以来大抵皆是如此了,好歹凤歌没有亲手弑父,还留了凤岳一条残命。

行走江湖,还不都是为名为利,便是的确有一心只为匡扶正义的那些真正的侠义之士,若能在行侠仗义之后,再得一件玄蚕软甲,也算是善有善报不是。

此事了后,若是能平定百越之地自然最好,若是不能,不是还有朝堂在后么,而他们这些江湖之人功成身退,也会为蜀王大人颂上一份美名。

如此宝物若是能得上一件,往后在江湖争斗中,就如同多了一条性命,这如何不让江湖中的武者为之疯狂。

自地宫出来,又见到明媚的青天后,凤歌重新变回那个顺昌逆亡唯吾独尊的君王,将一切的险恶阴暗都留在了那个不见天日的地方。

……

近几日的江湖中,多了不少腰佩黑石令的云中城武者,想来蜀王又有了新的悬赏之事。

私藏甲胄十副者夷三族,过五十副者诛九族。

先前的青萍剑虽是传世之神物,奈何有宗师高手镇守,整个太康的宗师高手也不到两手之数,便是要夺剑,又如何能轮到他们。

百越之地的逆匪反贼可没什么镇压一地的高手,撑破天有一二通神境武者,江湖中的通神境虽不是特别的多,但还是有一些的。

退一万步来说,便是只杀了几个反贼喽啰,那也算大义之举不是,便是与哥们儿好友一同喝酒之时,也能大声的说上一句:在下不才,当年也为平定南疆抛头颅洒热血,还斩了不少逆贼,深的蜀王大人赏识!

此令一出,又引得江湖风雨飘摇,无数武者望风而动。

太康朝廷虽不禁刀兵,可随意携刀剑入市,但对甲胄一物,管控极为森严。

光是处理病患,就叫张淳运焦头烂额了。

看着士气低落的军队,他不由摇头暗叹,军心涣散至此,还打什么仗。

甲胄制作不易,连军中都不是全军配发,也只有少数精锐可佩戴全身铁甲,多数兵卒都只有一件半身皮甲或石甲。

而那玄蚕软甲是当年西域大雪山中流传的至宝,虽不及精良铁甲坚韧,但比起皮甲还是要胜出不少,且这软甲由玄蚕丝所编织,重量与一件衣裳相仿,比那约莫有五十来斤的铁甲,更适合在江湖之中搏杀。

“天下武者,能得百越之地匪首头颅者,可上云中城得玄蚕软甲一副!”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