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浮岛传说》
浮岛传说

第20章“舟山号”起航

两个曰夲忍者则跟在龙口久后面,他们全身黑色装束,蒙着面,身后都背着一把武士打刀,腰间别着一把忍者短刀,戴着黑色露指手套,两只手臂交叉在胸前,他们一起保护着矢田小姐从实验室方向往餐厅走来。

安保队长欧阳雪,还有两名副队长邵文和于亮,腰上都插着手枪,肩上夹着对讲机,分别在甲板上走动着,职业素养驱使着他们,不管外面怎样,他们都时刻保持着警惕。

步枪、机枪、弓弩等武器都在甲板室的大厅里放着,方便遇到危险能第一时间使用,那架CP9系列军用狙击弩是欧阳雪的最爱,比起手枪这种热兵器,她更喜欢弓弩这类冷兵器。

大家站成一排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激动之情,翁少凡则坐在中间的轮椅上,表情凝重。曰夲队友只有矢田静奈一人参与了合影,她与孟小菲分别站在翁少凡的右侧和左侧。翁少凡的助理裴冬,站在孟小菲左侧,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似乎在为自己导师的意外遭遇而难过,又或许是别的事情。

合影结束后,大家开始各忙各的。

旁边各大互联网媒体记者,纷纷上前采访,拍照和直播。翁少凡代表考察团接受了某媒体的短暂采访,电视台和网上都做了同步直播。

所以,贾洪波和周武两个人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两年前他们到过所罗门群岛,拖着5艘垃圾清理船回青岛,因为有一艘清理船因动力故障被洋流带到了那里,那是他们最远的一次航行。

孟小菲跟杜蓝月还的实验室盯着显微镜里面的细菌,在不确定漂浮岛和那种植物真实性的情况下,这些被称为“塑料终结者”的嗜塑菌,就是他们全部的希望。

刚才杜蓝月让裴冬检查菌株播种器,也不知道这小子去哪了,翁教授不在,似乎这家伙完全放飞了自我。

无线电工程师高阳,他本是北海舰队现役的一名无线电技术兵,翁少凡只是暂时把他“借用”过来,等此次任务完成他还要返回舰队。

军人出身的高阳做事一丝不苟,他正在二层甲板室捣鼓着卫星通讯天线和搜索雷达,一会儿又跑到一层的指挥室,盯着屏幕看着一些图标和数据,雷达显示屏上没有什么异常,基地实验室那边信号也正常,一切OK。

李垣是青岛海茨医院的全科医生,外科内科他都行,尤其擅长外科,在国内某权威医学杂志上发表过几篇论文。

这次多亏矢田静奈率慨资助,翁少凡才花大价钱把他请过来。要不是翁少凡亲自出面,再加上重金诱惑,这么专业又自傲的外科医生,还不知道正在哪个医疗机构坐诊呢。听说普通老百姓挂个他的专家号都很难。

裴冬和龙纪闻从宿舍那边走了过来,对讲机都没带,肯定是寻着饭菜香味儿过来的。龙纪闻总是背着他那台摄像机,除了在宿舍才把它放下,显得比较敬业。

厨师老蒋的饭菜都已经送到餐厅,都是北方的特色菜——木须肉,青椒猪耳,糖醋排骨,回锅肉,豆角焖饼等,还有虾蟹粥,啤酒果汁等饮料,主食米饭馒头都有。

虽然现在是夏季,但在海上蔬菜还是比较稀有的,不易长期储存,倒是肉类比较易储存,还有木耳干菜等。

中国人饮食习惯和曰夲人不太一样,曰夲人习惯了吃生食,鱼片都是现杀现吃,和饭团搭配食用。所以矢田静奈的助理龙口久,每天还有个任务就是钓鱼,活的海鱼是他们的最爱,可以保证他们充足的营养。

最先到餐厅的是贾洪涛,然后是孟小菲和杜蓝月,接着是裴冬和龙纪闻。矢田静奈和龙口久在另一个餐桌,虽然矢田静奈也喜欢中餐,但没和孟小菲她们一起。

裴冬刚到餐桌旁边,看到孟小菲和杜蓝月已经就坐,赶紧笑着说:“孟总今天气色不错,之前每天在实验室待那么久,早就把人憋坏了,现在出来透透风好多了吧!”

杜蓝月头都没抬,说到:“裴冬你说什么呢,只看到你的孟总指挥了?”

“对了,这还有蓝姐,孩子在家还没开学,你也甭担心。你出来转转,也有助于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

“我是问菌株播种器,孟总交代你的工作都抛到脑后了?”

“哦哦,没有……那个,我都检查过了,500个播种器都没问题。”

孟小菲没有吭声,杜蓝月又说到:“500支菌株对应500个播种器,播种器一个都不能出问题。”

“那是,那是。”裴冬说着,一边往杯子里倒了一杯啤酒。

这时贾洪波和周武也走了过来,高阳和欧阳雪也紧随其后,医生李垣是最后一个从医疗室那边过来的。

欧阳雪说:“我得赶紧吃,待会儿和他们两个换班,我吃完他俩才能过来。”

孟小菲说:“好,那给他俩留点,还有这粥。”

厨师老蒋已经吃过了,不过他还在厨房忙碌着。

老蒋五十多岁的大叔模样,个子不高但皮肤挺白净,还有个明显的啤酒肚。此时他正在厨房给实验室的两个曰夲人,还有现在餐厅门口的两个忍者,准备着盒饭,这是龙口久吩咐的,一会儿让餐厅的服务机器人送过去。

就这样,一船人在一起吃了第一顿饭,未来的100多天将会每天如此,直到考察结束。

不过矢田静奈他们最远只到澳大利亚,孟小菲等人要到达南极洲的罗斯海。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遭遇暴风雨”—

此时贾洪涛的女朋友徐姣姣,也给贾洪涛打了一通视频电话,说刚才在网上看到他们了,她也感到很光荣。贾洪涛表示等他此行回来就向她求婚,徐姣姣听完甚是感动。杜蓝月也站在船上给自己女儿打着电话,她告诉女儿好好在家,等这个项目结束她就会返回BJ。

随行的摄影记者龙纪闻在船上忙碌地记录着,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精彩片段。这时候裴冬带着两个人正在往船上搬东西,一台电动叉车正在甲板上行驶着,车上的架子上有好几个大罐子,罐体黑色,并印有黄色汉字“液氮”。

龙口久已经把那两个RT5000机器人充满电调试好了,现在已经开始工作了,机器人黑白相间的金属外形显得有些冰冷,它们分别站在矢田静奈实验室门口左右两侧守着。

实验室的玻璃门紧闭,透过模糊的玻璃门隐约能看到里面一高一矮两名研究人员凑在实验仪器旁边忙碌着,但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岸上的人也不敢停下脚步,因为他们要赶回实验室的基地,与船上的孟小菲等队友们并肩作战。后面任务很重,吉凶难料,谁都不敢松懈。

9月1日上午9点多,考察队全体成员在古镇口湾基地码头合影。

“龙纪闻,你先让开,我这赶时间呢,别耽误干活儿。”裴冬冲着两米开外的龙纪闻喊到。

“好嘞东哥,对了,这些罐子是做什么用的,能不能跟我讲讲?”龙纪闻把身体闪到一边,急忙问道。

时间紧任务重,贾洪波和周武还在检查船上的防御系统,激光炮的超导储能器防护罩,在之前的一次执行任务中有过损坏,因重新购买配件周期太长,所以他们又修了修,还能用,希望紧急情况下不要出问题。

中午时分,“舟山号”考察船载着19名“乘客”(孟小菲、杜蓝月、贾洪波、贾洪涛、周武、裴冬、欧阳雪、于亮、邵文、高阳、龙纪闻、李垣、蒋炳天、矢田静奈、龙口久、小田和胜、山下明树、黑泽凌步、白石美子)在黄海上继续往东南方向航行。

忙碌了大半天,大家早已饥肠辘辘。不过厨师老蒋已经把午餐做好了,两个服务机器人正把美味佳肴往餐厅里端去。

此时,贾洪涛坐在甲板上的一个躺椅上,上面还撑着一把太阳伞,也不知道他是从哪儿弄来的这些东西。他躺在椅子上,一边听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一边欣赏着天上行走的白云,甚是悠闲。

事实上是这样的,因为实验室里有10个液氮冷冻箱,考虑到船上医疗条件有限,如果船上有队员发生意外无法医治,则可以将该队员的身体冷冻,回到岸上再做解冻和治疗,目前这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所以刚才裴冬搬到仓库里的30多个液氮储蓄罐,就是供冷冻箱和冷冻样本使用的。

贾洪波和周武一起在驾驶舱检查仪器运转状况,虽然出发前都检查一遍了,但他们还是比较谨慎。

按照联合国分配的处理基地,宾尼法瑞亚公司负责西北太平洋海域的垃圾清理,不管是清理漂浮物的“海鸥”,还是清理悬浮物的“八爪鱼”,一般各自区域的清理船和清理器只在各自负责的区域工作,由卫星定位系统控制,除非遇到设备故障才会出现超出管理区域的情况。

上午十点半,“舟山号”满载着它的船员和荣誉起航,风平浪静,一切看起来很美好的样子。

翁少凡坐在岸边的轮椅上,向他的队友们挥手道别。吕萌萌等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也向“舟山号”挥手。大家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忙碌后,每个人都很疲惫,但每个人都有一种使命感。

“这会儿没空,有时间再说!”裴冬一边说着一边在前面引导方向,另外两个人很快把电动叉车开到自动升降机里。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