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浮岛传说》
浮岛传说

第15章粮食运输队1

“看到了,看你那出息样儿!通知后面车队和司机,先排队加油,然后留俩人外面值班,其他人进去吃饭!”

“遵命,老板!”

于亮声音很洪亮,说话掷地有声,他的命令很快通过对讲机传遍整个车队,按照计划,两人在外面值班,其他人加完油到服务站小餐馆吃饭休息片刻。

这对夫妻这些年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生意失败后被迫跑到了大西北的腾格里沙漠种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中国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方若梅作为一名网络新媒体编辑,此次行动她并没有乘坐飞机,而是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灵感和启发的旅行方式,她已经买好了从BJ到宁夏银川的列车票,即将开始她的大西北之旅。

由于当前粮食危机问题严重,中国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和荒漠化,曾经的河套平原也因黄河的长期断流而成为荒漠。西北地区的同胞们长期需要粮食输入才能维持生活,“南粮北调”和“东粮西运”已经持续了6年有余。

于亮下车先环顾四周,他发现这辆白色越野车是刚刚加完汽油停过去的,这种车在偏远乡村很常见,但在大城市于亮却从未见过,毕竟大城市满大街跑的都是电驱车,想找个加油站都很难,要想加油也只能去偏远的郊区。

“你们俩先看好了,二十分钟后换人!”副队长王凯也提高了警惕,叮嘱旁边两个手握冲锋枪的战士。

于亮不开车,所以他可以找理由喝两杯,因为他已经快憋不住了,但在于亮面前他不敢放肆,毕竟于亮是他的老板,又是他的队长。

“于队,要不我们到里面喝两杯,反正我们都不开车,长途劳累,解解乏嘛!”王凯笑嘻嘻地凑到于亮跟前说。

“你先进去吧,我到外面走走,喝酒容易误事,把握好量!”于亮说完转身向后面走去,虽然车队在此停留时间不长,但他还是想观察下周围的环境。

王凯得到老板的允许,高兴坏了,匆匆忙忙跑进餐馆先要了一瓶西夏贡,还没打开酒瓶心里就已经美滋滋了。

队长于亮则从前到后绕着15辆车转了一圈,两台加油机是提供柴油的,一前一后刚好可以同时加两辆车,另一台加油机是加汽油的,它在后面那台加油机旁边,不过很少有人去加油,因为这里最常见的是柴油车。

由于大卡车油箱比较大,加满一辆车需要很长时间,外面有人值班,所以于亮也走进了小餐馆。

餐馆比较简陋,里面除了自己的十多个兄弟外还有三个陌生人,一个小女孩和两名男子。

小女孩应该是这个加油站老板的女儿,看起来十多岁的样子,她一直低着头坐在椅子上玩着手机。

另外两名男子比较年轻,坐在一张桌子上说着话,听口音像是甘肃人,应该是旁边两辆货车的司机。

除了老板在外面负责加油,两个厨子在忙碌着,于亮没有再看到其他人,想必外面的白色越野车就是老板本人的。

于亮刚走到副队长王凯旁边坐下,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粮食运输队2”—

“于队,我们这次从港口往敦煌押运粮草,要不要找个大师卜上一卦,听说现在西北的盗贼比较猖獗啊!”副队长王凯问道。

“我们是在为国嫁办事,谁有那么大胆子敢跟国嫁作对?再说了,我从来不相信什么大师卜卦,他们要真有那么大本事,为何不去算算前些阵子彗星袭日意外的事呢?”队长于亮看了看正在码头上卸货的货轮和车辆,又接着说,“咱们永安国际自从我接手以来,已经连续多年为国嫁押运粮食到西北地区,我们靠的是公司实力和慢慢积累的良好信誉,这次有12辆运输货车,我们按照之前的比例配置武装力量即可,凡事多留个心眼,不会有事的!”

前面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些建筑,那是早已荒废的工厂和学校,可以想象曾经这里也是个繁华的小镇,车队已经到达YC市南边的一个叫“沙鸡沟镇”的地方。

“沙鸡沟石化服务站,于队,我们到了,终于可以吃顿热乎饭了!”副队长王凯突然兴奋地叫了起来。

“是啊,不知不觉已经走了一半路程,待会儿我们到银川的加油站加完油吃顿饱饭,然后就要穿过腾格里沙漠了,然后沿着河西走廊经过JYG,再走一段就到敦煌了……”于亮望着外面的苍茫大地,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面盘算着剩余的路程。

方若梅这次要拜访的人是周武和欧阳雪。

近些年各国征俯都在致力于解决粮食危机带来的各种衍生问题,各种财政开支变得捉襟见肘,征俯无力支撑庞大的财政支出,大量工作都外包出去了,所以社会上的武装服务公司应运而生。青岛永安武装服务有限公司”去年已经更名为“中国永安国际武装服务集团”,拥有大量的商业雇佣兵和武器装备,在国内颇有影响力。

第二天一大早,12辆长度16米的大货车已经一字排开,后面是一辆步兵战车和一辆装甲输送车,最前面是于亮乘坐的一辆步兵战车,加上于亮是总共18名战士。

上午十点,运输队在行驶了14个小时后路过延安进去陕北高原腹地,地面上看不到什么树木,只有一些零星分布的干枯的草丛和裸露的黄土,那草丛也和黄土一个颜色。

“于队,我现在就想找个酒吧痛快地喝上几杯,等我们回来的时候就好了,我们的车可以走近路,路程会缩短一些,也可以不用操这么多心,还可以安心找个旅社休息休息。”王凯说道。

“外面人心险恶,我是不敢在中途休息,我们是什么身份?那些强盗山贼可都惦记着咱们冒烟儿的家伙!”于亮经验丰富,深知世道凶险。

不知不觉又行驶了一个小时,外面可以看到高高的黄河大堤,车队正在从一座大桥上经过,桥下早已干枯多年,但旁边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光秃秃的,看不出来是死是活。

由于铁路公司亏损严重,铁路早就荒废了,只有大城市还在通着客运专线,所以这种大型柴油动力大卡车才有了用武之地。

在电力能源普及的时代化石燃料变得异常稀缺,再加上柴油是国嫁战略储备资源,所以想找个加油站也非常困难,虽然这些大卡车油箱足够大,但从青岛到敦煌全程2800公里,中途也需要加一次油。

这个加油站站牌很旧,巨大的钢结构顶棚四周布满灰尘,好像从来没打扫过一般,好在“沙鸡沟石化服务站”几个红色大字比较显眼,在那早已泛黄的白色铁皮上格外显眼。

这里没啥特点,3台破旧的红色加油机也布满了灰尘成黑灰色,停车场倒是相当大,外面干涸的土地已经整齐地停着两辆货车和一辆破旧的越野车。

现在是冬天最寒冷的季节,虽然外面气温在零度以上,但降水稀少的大西北很少能在山坡的背阴处看到积雪。

“于队,西面是六盘山北麓,南面是子午岭,我们现在正一路向北,很快就到达YC市了,按照我们规划的路线,我们会在那边的加油站补充能源。”坐在旁边的副队长王凯看了一眼导航图说道。

于亮作为老板,他必须亲自押运着1200吨的粮食,这是他的责任,关系着西北同胞们的温饱问题。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