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公主狂炸了》
重生公主狂炸了

第192章道明原委

“是。”

那妇人显然也没有被宋哲远那一两句话给呵斥住,面上尽是不卑不亢的神情,“回公主的话,自去年春天宋大人任乾州知府开始,便在整个乾州施行了青苗法和募役法,同时也鼓励农民去开拓荒地,开出来的荒地前三年可免费耕种,看起来似乎是解决了土地和种子问题,然而实施下来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那妇人的情绪越来越激动,紧紧抿着唇缓了口气,见凌月并没有打断自己的意思,便继续道:

说这话时,宋哲远已是脊背发寒,幸亏凌月没事,否则他一家老小的性命都得搭进去。

“无妨。”

凌月淡淡说了一句,并未在路上停留,径自往前去了。

这岂不是比高利贷还要狠?

凌月熟读史书,很清楚历朝历代的改革最终几乎都败在欺上瞒下中饱私囊上,当这一幕直白白展现在自己面前时,心里虽然愤懑不已却也不至于彻底失去理智,只抬眸跟言胥交换了一个了然于心的眼色。

自适才被凌月训斥后,宋哲远已经极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了,但听到这一句句完全在他预料之外的话,终究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既然有这种欺上瞒下的事发生,你为何不来府衙申诉?”

这些事他并非没有想到,在执行任何新政之前,都会亲自制定规范,如有违反严惩不贷,自己也数次去到田间地头查看。

他怎么都不明白,明明一切都是好好的,怎么落到这妇人口中,就成了如此不堪的模样?

“宋大人说的轻巧,民妇身后无人撑腰,如何能靠近这您这知府衙门?”

凌月坐在上位,把那妇人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发现她对宋哲远并没有任何怨恨之意,有的反而是无奈和怜惜,想了想终究还是咬牙把实话说了出来,“您在乾州无依无靠,虽然身为知府,但处境却并没比民妇好到哪里去,否则您又如何能被蒙蔽至此?”

一个毫无根基的知府,根本斗不过这些个根深蒂固的当地官员乡绅。

连自己都保不住的知府,就算她拼却性命敲响了伸冤鼓,结果也不过是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而已。

“……”

宋哲远虽然万般不想听到这样的话,却也明白这民妇说的是实情,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只敛衣跪下道:

“公主,臣有罪,请您允许臣查清此事的

来龙去脉,给朝廷给百姓一个交代。”

无论此事到底是谁做下的,既然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他就不会有任何推诿的想法。

哪怕凌月要将他革职治罪,他也不会有半句怨言,可在这之前,他必须要把事情一件件查清楚!

凌月不是急躁之人,自不会在这个时候为难宋哲远,却也没有刻意维持他的体面,只对那妇人道:

“你想说的只怕不止这些,继续说下去。”

“多谢公主。”

那妇人有些复杂的目光,迅速在宋哲远身上扫了一眼,方才继续道:

“公主,民妇们自己辛苦开采来的荒地虽然可以免费耕种三年,却要加收两成收益为管理费,遇上丰年尚且可以勉强有个两成收益,若遇上收成不好的年份,便是颗粒无收甚至入不敷出,白白没日没夜劳累一年,连个糊口的粮食都落不下来,您说这不是天大的冤屈么!”

宋哲远看着凌月,又下意识地把目光转到言胥身上,显然更不能指望这位惜字如金的少年将军给自己解释什么,只能默默跟在后面,眼瞧着凌月把那鸣冤妇人和她的丈夫带进了府衙。

一路进了正厅,已有值夜的家丁多掌了几盏灯,凌月在上首落座,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新换的衣袍在适才的打斗中被豁开了两道大口子。

见宋哲远总算还不至于糊涂,凌月也不必当着普通百姓的面去驳他的面子,只继续把目光落到那妇人身上:

“你不必有任何顾虑,放心大胆继续说就是了。”

这次新政试点是宋哲远千方百计才从夏皇手里争取来的,这其中的过程多艰辛只有宋哲远最清楚,听到妇人的话忍不住变了脸色,“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本官故意想方设法坑害你们?”

下一刻,宋哲远已疾步上前,紧张道:“臣救驾来迟,公主可还好?”

若不是暗影这几个暗卫的战斗力个个以一挡百,她今天少不得是要被抬回来。

看来是时候把前几年随父皇习武的功底慢慢拾起来了。

“这里不是公堂,有什么话起来说,本公主就一个要求,不可有半句虚言,明白么?”

宋哲远是个好官,最起码是个能做实事的,这一点凌月从未怀疑,可惜任何时候都不是好心就能办好事,是以只淡淡瞥了他一眼,“宋大人何须着急,听她把话说完不就明白了?”

宋哲远并不是个急躁的人,只是这些日子接二连三的意外砸下来,整个人已经完全处于超负荷状态,情绪难免有些失控。

被凌月这么一说,宋哲远暗暗深吸一口气,垂眸退后两步不再言语。

这样想着,凌月以眼神示意言胥在自己下首的位子上坐了,但宋哲远显然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只能恭敬地站在一旁。

很快,就听凌月对一进门来就主动在大厅中央跪了的夫妻二人道:

“官府名义上说种子粮食的利息只有两成,只要帮荒地开出来,只要收益好第一年就够交还本息,之后两年都是利润,然而实际上官员却将这利息收至三成甚至四成。”

三四成?

“民妇多谢公主大恩!”

那妇人也是个爽直干练的性子,这般回了一句后,便腿脚麻利地站了起来,一字一顿道:“公主,朝廷在乾州推行新政,本意是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可最后却让我们身上的负担越来越重,这是什么道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听听这妇人到底要说什么,因为她所代表的,很可能是许多乾州百姓的心声。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