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越之生而为神》
穿越之生而为神

72间客栈和头痛的人

第二日村长便让村民杀了一口猪,细细的烤成金黄,外焦里嫩,叫了四个壮汉抬来,说是供奉。孙书敏只得像屠夫一样,将一整头猪分成无数小块,在门前分发,村民们跪地接了。

每人领到猪肉还要高颂:“谢大人赐肉!”,至于没分到的,则呼天抢地如丧考妣,搞得孙书敏一阵恶寒。

第三日村长又送来几坛老酒,孙书敏本打算像分肉一样把酒也分了,哪知,每分一碗酒,村民就跪地恳求神明大人共进一碗。

青峰村能被称为路的,也就是从大槐树到老井用石板铺就的那条。只不过常年累月的碾压,有的石板早就碎成了七八块,有的石板干脆不见了,露出了黑色的泥,春风一吹便又长出嫩绿的草,像盖上了一层绿色的毯子。

村里只有农舍没有商铺,唯一开门做生意的客栈就在这条路边,竹竿斜斜的挑起一面黄底红边的旗,正当中毫不例外的绣上个“酒”字。只是这面酒旗不知多久未曾换洗显得有些破旧,在风中微微招摇。

这穷乡僻壤之地,来投宿的客人本来就少,真有路过的也以吃饭为主,所以最早客栈中的客房只有一间。据说某次行商为了安排女眷,加了些钱临时租了一间偏房,行商走后,这偏房就一直保留下来,客栈就有了两间客房。

老村长很头痛。自从第一场雨后,又接连下了几场,干旱已经不是当务之急,大家也已经开始抢种,但交粮的时间更是紧迫。

初春李家已经把种子全撒了,而今要复种却没了种子;刘家两个小子最近患了风寒,身子烫得像烙铁,下不了地,眼见他家的田就只能荒着;张家的牛又死了,翻地也没了牲口;吴家人员齐整,种子充足,但架不住他们家那块山地太贫瘠,就算丰年收成也一般,这荒年定是指望不上了…….

如此种种,在老村长脑子里翻腾,心焦得快要裂开一般。这几日之所以又是献上猪肉,又是献上老酒,就是想求神明大人再施展一下神通,帮助他们村度过难关。

但每次都被姚驰宇的母亲笑眯眯的挡了驾,说是神明尚在休息。而今这女人俨然把自己当做了神明守护者,连日为了挡住络绎不绝的村民,竟搬来桌椅坐在门前,从日出守到日落,孙书敏觉得若是收取门票,定是一宗不错的生意,只怕还可以免去自己白吃白喝的尴尬。

刚开始姚驰宇的母亲还很紧张,孙书敏的脾性、喜好、特点她完全不清楚,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他。

但几日相处下来,她发现孙书敏比官老爷、富家小姐还好伺候。以前听说去大户人家做佣人,不光要端茶倒水,做饭洗衣,甚至那端上去的茶,水温都要刚刚合适,烫着了,凉着了都不行。

稍有不如主人心意的地方,轻则打骂,重则逐出家门,削了奴籍,变成和流民一般的贱民。

在姚驰宇父亲失踪后,为了接济家用,这个在大山里呆了一辈子的妇人,也曾想过去大户人家做做帮佣,但一想到什么样的水温算烫,什么样的水温算凉这种问题,她就畏惧了。

而今神明大人来了自家,只不过添多一双碗筷而已,不光不用端茶倒水,就连倒洗脚水这种事情,他居然都自己做了。

所以她现在很享受看守孙书敏这件事情,毕竟大字不识一个的妇道人家忽然变得举足轻重起来,无论换做谁都会有些飘飘然。

罗稻言很头痛。他家就在大槐树下,那日孙书敏和姚驰宇从后山回来,他便见着了,但上次庙里闹了一遭,事后亲眼见到老村长起死回生,接着又是一场离奇的雨,解了村子里的燃眉之急,再次见到孙书敏让他多少有些不自在。

孙书敏赐肉、赐酒他都去了,不是为了酒、肉,只是想将当日误会化解开来,颇有负荆请罪的意思,结果神明似乎完全忘了当日情形,根本没留意人群中的他。

而他自己终觉有些讪讪的不好上前相见,来了两次,第一日远远的望了孙书敏几眼,第二日孙书敏干脆醉得昏天黑地。于是只好每日仍搬来躺椅,静静的躺在村头大槐树下,翻看那本书页都卷曲泛黄的《灵飞经》。

他自幼体弱多病,特别怕冷,曾有江湖郎中把过脉,说他是奇寒体质,气血两虚,若要调养,非得用百年人参炖鸡汤时常进补,这百年人参已是难寻,对于他们这寻常人家更别提时常进补。

那郎中也知此药方非富贵人家不能用,不但免了诊金,还留下了这本《灵飞经》,让罗稻言日常翻看也能强身健体。

自此以后,罗稻言日日看、月月看、年年看,直至一个字在经文里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几页都能对答如流,身体却始终不见起色,倒是成了村里为数不多能识文断字的人。

姚驰宇的父亲当年时常进山,也为他寻来几颗山参,但终究于事无补,不过罗稻言和姚驰宇因年纪相仿,反倒亲近起来。不过现如今,因为孙书敏的缘故,罗稻言自觉与姚驰宇之间似乎产生了一些不明不白的隔膜。

是客栈自然要有招牌,只不过取名、润笔、刻匾,得花不少钱,在这一个月难得有几次生意的地方,老板自然是一文冤枉钱也不愿花。

所以有一天老板家的床板忽然少了一块,而且当天他家匾额便挂了上去,还不知是谁歪歪斜斜的写了四个大字“两间客栈”。

缘之一字妙不可言,无根无据,众人无奈,这才带着羡慕和嫉妒散了。

姚驰宇的母亲则笑开了花,自家住了神明,简直是三生有幸,何况儿子与神明有缘,那更是不知多少世修来的福分。

不过在姚驰宇所述中独独隐去了银熊一段,这熊可是曾经惊动官府之兽,孙书敏现在可不想变成猎熊英雄,更不愿在情况不明的时候和官府扯上关系,所以在回村的路上反复和姚驰宇说过人怕出名猪怕壮的道理。

青峰村很小。从村头的大槐树走到村尾那口已经干枯的老井,一袋烟功夫绰绰有余,即便是换成八十岁的老太太,那么再加一袋时间也就够了。

前些天的一场雨让村子里彻底忙碌起来,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抢种抢收,虽说过了时令,但多少能增加点收成,毕竟离高阳城收粮的时间只有几个月了,土地现在是他们的全部希望。

喜悦将之前干旱带来的愁苦一扫而空,哪怕辛苦的劳作,但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意。

孙书敏一琢磨,那地方桌椅床铺要啥没啥,唯一的家具就是神像前那张不知用了多久的供案,而且吃饭还成问题,无论怎么比较都绝没有姚驰宇家舒服,所以百般推脱死活不肯。实在被他们弄得烦乱不堪的时候,只能出声解释自己并非神明。

姚驰宇虽然对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含义不太清楚,但既然是神明说的,也就一口应承了下来。

不过孙书敏并不介意发财,所以那张价值百金的银熊皮和熊胆已让姚驰宇取了藏在了后山,以备不时之需。

孙书敏最后推脱不过,只好说因为与姚驰宇有缘,所以一定要留宿他家。

而孙书敏现在很头痛。一夜成名,或者一夜暴富的人,大多都会有些头痛。

他随着姚驰宇刚来清风村的第一天,村长就带领村民们在姚驰宇家门前密密麻麻跪了一片,说是恭迎神明大人归位,一定要让孙书敏住去庙里。

他本想赖掉,但在这个世界,人家直接长跪不起,还能不喝?何况其中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就算尊老爱幼也推脱不得。结果酒还未分完孙书敏就不知道进了多少碗酒,醉得昏天黑地,直接把第四日昏睡了过去。

神明昏睡凡人自然不敢打扰,这让孙书敏见了一丝曙光,于是后面的日子,孙书敏都不敢起床,生怕老村长又弄出什么新花样,便日日躺在姚驰宇家床上装睡,就连吃喝拉撒都恨不得直接在床上进行。

但现在村民哪里肯信,若非神明孙书敏怎么可能避过众人眼目忽然出现在供案之下?若非神明老村长何来起死回生?若非神明为何孙书敏出现当日就降下大雨?

姚驰宇再在一旁将山中孙书敏如何湿柴生火之事添油加醋描述一番,众人更是深信不疑,而且也让他也觉得与有荣焉。

勤劳的人们活着就要在土地上耕耘,死了不过是埋葬在土地里,这是他们心中最最朴实的道理,至于未来是否还会旱涝,那些事应该由神明来操心,凡人就应该把努力生活当做一件最最重要的事情,不断的做下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