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嫁给皇子后娇娇美人她被宠野了》
嫁给皇子后娇娇美人她被宠野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家信

元庆帝收到了大理送来的第一封,想把魏云韶嫁给大晋皇子的国书,同时也收到了沧州来信,赈灾的主力队伍已经到了。

如魏云韶想的一样,元庆帝根本来不及看大理的国书,一心都先扑在了灾区送来的信件上。

沧州的情况要比淮州还严重一些,不过长史文晖裕算得上是尽心尽力的在赈灾,等周蕴一行人到的时候,除了物资极度短缺以外,已经比较有秩序了。

未等丫鬟反应过来,便大步回了自己的住处,找出笔墨纸砚来又写了一封信。

不过这封信她直接从随行的侍卫里挑了五六个可靠的人,让他们快马加鞭送回去,务必交到七皇子魏允纪的手上。

“郡主,您不是已经和七皇子写过信了嘛,怎么又写?”茯苓不解道。

而淮州知州常宏,倒是一袭整洁的官袍,精神抖擞的接见了京都来的皇子、大臣们。

据悉,地动发生后,后来的十多天里还陆陆续续的发生了些轻微的地动,到如今已经有七八天没有再发生过了,尚算安全。

此次死伤惨重的原因一则是因为地动发生在深夜,来的措手不及,二则是当地百姓多居住用石头垒砌的房屋,门窗留的小,用来抵御海风,可一旦发生地动就很灾难了。

看过折子,元庆帝大致就明白了沧州和淮州的情况。

尤其是周蕴提到的,请求朝廷多派些医者过来,就怕死伤人数太多,在这潮湿闷热的恶劣环境里引起大规模的病症。

这一点倒是提醒了元庆帝,朝中也有臣子提到过。

这一点倒是提醒了元庆帝,朝中也有臣子提到过。

当即便派了吏部的人去办这件事。

还有六皇子的折子里提到灾区的官道毁损太过严重,车马难行,大大的拖延了赈灾粮草运送的进度,可从附近州县调派人手,清理出一条运送粮草的路来。

倒是也很在理。

这两个说的不错,就格外显得二皇子的折子干瘪没内容了。

除了重复描述了沧州、淮州的情况外,便是长篇大论的告诉元庆帝他一定会好好赈灾,把差事办好云云。

看完这三道折子,元庆帝抬手揉了揉鼻梁,便将二皇子的折子扔到一旁去了。

梁进忠在旁边侍奉着茶水,默不作声的把这一切都收在了眼底。

他明白,若无意外,这二皇子定是和储君之位无缘了。

“传朕口谕,宣吏部、户部、工部、兵部四位尚书,及参知政事,左右御都使进宫议事。”元庆帝烦躁道。

梁进忠不敢耽搁,立即就去了。

而这参知政事便是周蕴的舅舅,林冉的父亲林正屹。

他的的确确是有本事的人,所以在这种用人之际,元庆帝在不愿意,也得把他叫来。

宫里是忙做一团,宫外,姜蕊也收到了一份周蕴写给她的家信。

刘忠林把信送来的时候,姜蕊还意外了一下。

她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收到音讯的,意外之余心头便是一阵雀跃,遣退了一众奴才,便坐在窗边小榻上将信展开了。

内容不多,仅仅几行字而已。

“俪鉴,吾已达沧州,路途皆安,只灾地百姓困苦,无多幸免之处,泥石纵横,草木皆尽,死伤者众多,恐数月不得归,纸短不尽欲言,望万勿牵挂,珍重自身。”

姜蕊看过,眸色便有些复杂起来。

虽然信里描述之语简短,但她也能想象到那边的情况有多严重了,既然周蕴都说恐怕要很久都不能回来,估么这差事不会轻松。

但即便如此,周蕴也抽空给她送了信来,也叮嘱她珍重自身,若说心里不触动,那是假的。

姜蕊拿着信坐了良久。

片刻后便把丹偌叫了进来。

只是她还没张口,丹偌便道,“刘大人吩咐了,如果皇妃想回信,只管写了,他使人去送,不是什么大事。”

姜蕊一愣,旋即就点了头。

她正是想问这个。

毕竟周蕴人在外头办差,要是不方便,那就算了。

如今说可以,姜蕊便立即铺了信纸,写好后用火漆封了,让丹偌拿去前院交给了刘忠林。

相隔千里,便也只有这一丝牵挂了。

魏云韶抬手轻轻摸了摸肚子,“为保胜算更大,自然要多下些功夫。”

眼下就算大理的国书已经送来了,元庆帝因为赈灾的事情,一时肯定也抽不出时间回复,这空档足够大理再送一封互通商贸的信过来了。

国策之事,解释了也听不懂。

在京都人心浮动之中,小半个月的光景很快就晃过去了。

必然双方都很乐意。

“茯苓,我们回去。”魏云韶当机立断道。

早年元庆帝还没上位前,大理和北迟更为亲近,两国有联手压制大晋的谋算,故而就出律法限制了本国与大晋的商贸来往。

后元庆帝登基,与两国的关系稍有缓和,这商贸便也放宽松了些,可也远远达不到通畅这个力度。

这位就是个想和稀泥,从中牟利的主。

那北迟新君拓跋寒是个狼子野心之人,与他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第一个打压了大晋,下一个必然是大理。

魏云韶相信那老皇帝还没糊涂到这个地步,愿意更亲近北迟。

当然了,这些话魏云韶也不会解释给丫鬟听。

如今北迟新君拓跋寒登基,是个十足有野心的好战之人,上位便已经表现出想效仿前朝,拉拢大理一起压制大晋的心思,可魏云韶知道,当今大理的皇帝年岁大了,可没有年轻人那般雄心壮志。

否则就不会把长公主嫁给北迟新君的同时,又求娶了大晋女子做太子妃了。

官兵搭建了简易的避难场所,又从废墟里找出粮仓的位置,搬出粮食来救济灾民。

反倒是淮州,明明灾情比沧州好一点,但却乱做一片,百姓在布粥的摊子面前打架争抢,避难场所也十分的简陋,有不少人受伤都病死了,尸体也没有人处理,就堆在废墟上。

若和大晋放宽了商贸来往之策,双方都是有极大的利润可图,大理可不比大晋国力雄厚,自然是乐意的。

而大晋么,放在以前或许还会有所考虑,但眼下赈灾费银子,也是需要补给的时候。

大理的马匹、香料、玛瑙宝石,大晋的茶叶、布匹、金银器,都是利润极高的东西,却被限制着交易。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