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成极品恶婆婆之后她只想洗白》
穿成极品恶婆婆之后她只想洗白

第64章 守岁

就算三个月吧,一个月一盒,那是三十几两银子。

乡下哪家要是有这个家底,也不至于送女儿去当绣娘不是?

邻居们也没为难孟瑶,主要是,她没有诓他们。

两人走出去几步之后,孟瑶还靠在门上扬声道,“大嫂,我等你们信啊。”

声音不算大,也足够让邻居们听到。

有那好奇的,跟林氏熟悉的,已经跟在林氏身后追问什么事儿还要等信儿。

这形象,一下子就起来了。

相反,林氏母女就是要多憋屈有多憋屈了。

孟瑶她是故意的吧。

她一定是故意的。

现在大家都知道她要推荐孟如玉去百绣庄当绣娘,孟如玉算是被架在火上烤了。

去,这不是她们的本意。

不去,她们也太不识好歹了。

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她这么有心眼呢?

踩着她们做足了样子!

孟如玉很是心不在焉。

林氏以为她是在生孟瑶的气。

“你放心,等回家了,娘跟你奶商议商议,总能想出个法子来的。”林氏道。

“娘,你看见了没?姑姑家有个人。”

虽然这是意外的一眼,可对孟如玉来说,那就是惊鸿一瞥。

只一眼,她就挪不开眼了。

是了,她看到了秦峥。

林氏纳闷,“什么有个人?她家里那不是一堆人嘛?你表哥,表嫂,表弟,表妹什么的。”

孟如玉没有接林氏的话,满心满眼都是秦峥的身影。

怎么会有人长的那么好看。

神仙下凡,也就那样了吧?

他是谁呢?

林氏一心急着回去跟孙氏商议,自然没太在意孟如玉。如果她仔细点儿,就会发现,孟如玉这是少女春心萌动了。

孟瑶好不容易应付完了左邻右舍,转身回家。

赵小花很好奇,“娘,你说,他们会让孟如玉去百绣庄吗?”

孟瑶笑笑,“他们志在你二哥,去了百绣庄,不就没机会了?”

“二哥也怪倒霉的。”赵小花摇头叹气,“怎么就被孟如玉看上了呢?”

“你不也挺倒霉的?被韩暮迟给缠上了?”赵大河瞪了赵小花一眼。

“我被缠上,是有理由的,我救了他,又这么好看。二哥被缠上,是什么理由?反正我是没想出来。”赵小花趁机损赵大河。

“行了行了,别斗嘴了。大河,你赶紧回屋看书去。小花,你去帮着你大嫂做炸货去,正月里吃的东西,可要预备足了。”孟瑶道。

过年要准备的东西很多很多,可在孟瑶这儿,过年的意识已经很淡薄了。原身记忆里虽然有,可孟瑶懒得一一提取,所以,基本上都交给宋秀儿一手操办了。

偏偏,这干活的事儿,宋秀儿高兴的很。

在乡下,操持一大家子正月吃食这件事儿,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儿。

那都是掌家的女主人才有资格做的。

这不就是证明,婆婆拿她当自己人吗?

这是上辈子直至死亡那一刻都陷在泥潭里宋秀儿从未有过的感受。

是婆婆帮她脱离了上辈子的泥潭。

这份恩情,她会牢牢记住的。

转眼,到了除夕这天,一整天,宋秀儿都是带着家里人包饺子,包完一盖帘就放到结冰了的水缸里动起来。冻结实了,在放到背阴处的外头裹了厚厚冰层的水缸里。

正月里,随时吃,随时煮。

这也是周国的风俗。

傍晚吃完饺子,就是准备守岁的事儿。

赵大江这个长子,带着一众弟妹守岁。

孟瑶借口年纪大了,早早就回屋躺下了。

到子时的时候,宋秀儿去叫孟瑶起来。

孟瑶虽然很不想起来,可不得不起来,子时要吃年夜饭的。

她这个大家长,怎么能缺席?

惺忪着睡眼,草草吃了年夜饭,孟瑶又摇晃着回屋了。

赵家兄弟姐妹们兴奋的很,围在一起叽叽喳喳,总觉得这个年不一样,至少,跟以前的不一样,他们很高兴。

初一早晨,宋秀儿煮好饺子之后,喊孟瑶起来吃饭。

这一顿的饺子不同于昨儿个傍晚的,里面包了枣子花生糖果栗子这些吃的不说,还包了铜钱。

每一种东西,都是有讲头的。

就比如,吃到铜钱,寓意着新的一年,能挣很多银子。

一大堆饺子,一共就包了八个铜钱,吃到的几率不是很大。

所以,孟瑶并不怎么抱希望。

结果,第一个饺子,孟瑶就被崩牙了,一枚灰扑扑的铜钱,差点儿硌掉她的门牙。

有那能跟孟瑶说上话的,自然是打听孟瑶了。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如玉想学绣花,我觉得我教不好,就想着推荐她去百绣庄。我大嫂说孩子没离开过她身边,她有些不放心,要回家商议商议。”孟瑶大大方方的说了。

可是天天泡牛奶跟蛤蜊油,那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承受得了的。

一盒蛤蜊油,十几两银子。

因为太过操劳,她的手有些粗糙。

林氏母女,就这么被推搡到了门外。

百绣庄招绣娘的事儿,上华村的人多少都知道点儿。

村里好几户人家也都动过心思,奈何,百绣庄那边儿的规矩严格的很,都没能成而已。

普通点儿的绣活,手糙点儿没事儿。

当然,相比较大多数乡下妇人,已经算好多了。

正是因为有这一条规矩,所以,才成了许多人难以跨越的门槛。

粗糙了的手,想要保养回来,不是没有办法,泡牛奶,蛤蜊油,耐心的用上几个月,期间什么活儿都别干。几个月不干活,哪家咬咬牙也能做到。

孟瑶一脸歉意的看着众人,“我大哥家的如玉,那是打小娇养着长大的,一点儿活儿没干的。”

那小手嫩的,跟剥了壳的鸡蛋似的。

大家伙儿你一言我一语的转了话题,夸赞孟瑶大度,毕竟,孟家那边儿的人一直不消停。

孟瑶叹气,“能怎么样呢,这天底下,哪儿有不是的父母?做人女儿的,也只能受着了。我最好自己的本分,也算是给孩子们做个榜样吧。”

可精细点儿的,一双手,要求可严格了。

这也是原身为何绣技好却只能绣一些小东西的原因。

现在他们听孟瑶能推荐人,眼光都很热切,话里话外,想问问孟瑶能不能推荐他们家的闺女,他们家的闺女能离家,别说一月休一天,就是一年休一天,他们也愿意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