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成科举文男主的锦鲤妻》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锦鲤妻

第200章 能够养活自己

一路上黎老头黎大郎还好,黎大嫂黎小妹十分的嫌弃,这到京城可是要投奔当官了的三郎。

居然带着咸菜来找他,多想不开啊?

主要是吧,黎小妹毕竟是花样年纪的小娘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这一天并不是休沐日,黎修平没空,所以是黎二郎去接人的。

好歹他也在京城住了一个多月,别的不说出门的路总算是认熟了。

特别是进出京城的大道,那可是去了好多回。

黎大嫂还好,马上就要见到几个孩子的兴奋之情替代了这些。

“娘说京城里的东西比我们安顺贵,这些都自己带了就不用花钱去买。”

到了居住的宅院之后,来不及洗漱休息,黎大郎先去找石氏把家里的事情一五一十的汇报了。

这一趟来京,他们是做了长期奋战的准备,所以老家的东西都要处理好。

像是田地那些还好,反正村里还有族人在,冲着老三族长也会帮他们把田地那些都安排好的。

在他们出发之前, 耿大壮黎大姐夫妇到了城里,黎大嫂很是认真的把手艺教给了大姐。

反正铺子以面食为主, 总共就是做那么几样, 做多了有经验了味道总不会太差。

本来他们黎家面馆就是以熟客为主,一直在县城开着,不求大富大贵挣一些小钱还是可以的。

对耿大壮而言,媳妇娘家给予他的那可是天大的帮助,他还让自己的大小子大闺女一起到铺子帮忙。

有四个人,里里外外差不多能忙活开的。

都是自家人,特别是大姐夫妇,老实本分人。

就像娘说的,只要铺子还捏在老黎家人手上就不怕耿家的长辈使坏。

石氏听了也是满意的,主要是他们现在也还不算富裕人家,没有多余的银钱去贴补已经出嫁的闺女。

而且也不能完全只是靠着别人贴补,黎大姐自己懂得营生才是真正的长久之道。

里里外外七七八八的都说清楚,又差不多过了一个时辰。

石氏就让他们去洗漱休息,这些东西自有人去整理归存。

“赶了这么多天的路,也累坏了吧,去好好的睡一觉吧。”

还真是,黎老头当然舍不得也没那个钱去住客栈,哪怕是晚上也都是睡在马车上的。

这么多天下来,可不就是腰酸胳膊疼了。

别说累得不行的黎老头,就是以往一向勤快的黎大郎黎大嫂这次也都没有推辞。

黎老头自然是跟着石氏住的,而黎大郎夫妇的房间大毛四毛还有妞妞也已经提前给他们爹娘收拾好了。

所以几个人回到屋里躺|床|上就睡着了,一觉睡到天黑,醒来的时候还迷迷糊糊有点梦里不知身是处的感觉。

看他们都睡醒了,石氏让老二媳妇再去把饭菜热一下,直接就可以吃了。

吃过了晚饭,黎老头主持着一家老小正式的在京城的第一次阖家会晤;

呃,黎三郎除外。

还没到休沐的日子,黎修平还在一个人苦巴巴的住在官宅里。

看众人差不多集聚一堂了,黎老头石氏都很高兴。

石氏首先宣布了一件大事,就是关于老三成亲的事情。

还有就是,黎小妹的出嫁。

不过那个估计要等明年二老回乡再说,本来黎老头是不想带着黎小妹一块儿进京的,反正她出嫁了以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可是留她一个人在县城也不放心,梁秀才还在读书下一次乡试还要到后年呢。

原本定亲的时候两家人商量的是,来年冬天成亲,可按现在这样子算冬天黎老头石氏应该还在京城。

极有可能,今年会在京城过年的,总不能这么远的跑过来住两个月又回去吧?

再加上梁俊杰这一年来刻苦读书,被黎修平高中的事实刺激到了,决定自己还应该更努力一些。

就觉得吧,迟一些成亲也没什么的。

而这也是黎小妹自己的想法,在她跟着三嫂一起认字之后,整个人也长进了许多。

三嫂告诉她,哪怕她们作为小娘子读书识字不能去考官,但是也要好好学习。

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让自己快乐,所以只要条件允许黎小妹一起都在努力的认字。

算起来,老黎家几个学习的孩子当中,可能学得最好最为出|色|的是黎小妹呢。

书读得多了,道理于是也就懂得了一些。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黎小妹也知道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涵养他的认知甚至可以改变他的人生。

有这个机会,她也想要去京城看一看,才会毅然决然的跟着爹他们一同进京了。

每次去探路回来, 黎二郎都会跟他媳妇感叹:“京城果然就是大啊,那城墙都看不到头,根本就不是安顺县可以相比的。”

这不是废话吗?

除了田地里的收成, 收好晒干并且脱粒了的粮食和麦粒,还有特意积攒的鸡蛋。

再就是各种干货腌菜还有腊鱼腊肉熏肉等等,骡车装满了不说,拉人的马车上也装了许多。

黎修平早就收到了老家的信,估摸着老爷子快到了,就让二哥勤快点多跑几趟城门口。

差不多是在六月中的时候,黎老头带着老黎家的其他人,也都到了京城。

对此,黎二嫂根本就懒得理会,思考的更多的却是:

京城这么好,留的久了如果以后能成为京城人才是真正的风光。

想要长期的留在京城,她和二郎就必须找到活干,能养活他们自己。

于是黎老头和黎大郎他们到达京城的时候,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来接他们的黎二郎了。

这一次,黎家人真正的倾巢出动了,黎老头是带着黎大郎夫妇还有黎小妹一块儿进京的。

租用了两辆马车,还有拉货的骡车,从老家带来了不少的东西。

但是她摸不准,婆婆带他们来京城只是来看三郎当官的,还是准备长住?

还有,黎二嫂了解公婆的性子,如果只是单纯的留在京城住着靠着老三养家二老肯定不会同意的。

这一路坐在马车上闻着咸鱼咸鸭蛋的味,这感觉啊,身上都要发臭了。

眼瞅着就要进京了,黎小妹哭丧着脸问道:“大嫂,我身上是不是都是咸鱼味?”

还有,孩子们。

由此,黎二嫂倒是愈发的盼望大哥大嫂快点来京了,要是能在京城开个铺子一家人也就有个着落了。

哪一天还能回乡探亲,她就可以回娘家去吹嘘一番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