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寻宝笔记之大运河篇》
寻宝笔记之大运河篇

第三章 群雄并起

而且每次乾隆皇帝都给她精心准备寿礼,最著名的就是颐和园,就是专门给她修的,别的奇珍异宝更是不计其数,这水月观音就是其中的一件,满清王朝既信佛教又喜欢美玉,(后来的慈禧更是发挥到极致,不但收集各种美玉翡翠,还最喜欢别人称她老佛爷)这水月观音就是用产自云南的一块整玉雕成的观音佛像,书上记载这块玉石高约两米,世所罕见,后来雕成佛像,更是稀世奇珍,老太后甚是喜爱。

传说后来运河上一处水域屡屡发生沉船事故,还有很多人在那溺水而亡,诸般治理也不管用,后来发展到船都不敢经过这水域,影响漕运交通,地方上报到朝廷,朝廷派了治水能臣去了也无济于事。

后来更甚,这片水域一到夜间就阴风阵阵,还有人看到有类似衙门的建筑浮到水面,里面也鬼影重重,更然不敢接近,都叫这“鬼衙门”,民间请了许多高能异士,巫道之类去那降妖除魔,大多无功而返,有的甚至直接葬身在此。

崔浩问徐坤:“大哥,济川顾问又有什么吩咐?”

徐坤喝口茶说:“宝船的事倒是没在追究,要求那水月观音必须得到,绝对不能再失手了,兄弟!”

崔浩点头说道:“上次都是我派人不力,李大彪我已经处置了,这次水月观音我亲自带队,确保万无一失。”

极阴之地,水下竟然与阴间阴河想通,所以才发生这些怪事,一般法力根本不能制约,只能请有灵力的真佛法相才能镇住。

此事传到太后耳中,老太后宅心仁厚,爱惜民众,忍痛割爱,把这水月观音派当时的重臣和珅亲自送到此地,弘法大和尚抱了这水月观音法相,口中诵着真经,一起跳进水里,自此后才镇住水里的邪气,风平浪静,运河的漕运才得以继续通行。

这次日本人不知怎么得到了这个消息,觊觎这水月观音就指派袁文会的袁部队找这个宝贝,袁文会和日本顾问济川商议了指派给徐坤的乌衣会。

另一边军需部也想邀功,江洪涛计划亲自出马也找这宝贝。只是因为乌木宝船把这事耽误了,落在了乌衣会后面。

江洪涛这天正要安排好了琐事,好准备出发,这时那个戴眼镜的手下匆匆跑了进来,进门就喊道:“江会长,江会长,不好了。”江洪涛脸一沉说:“老李,什么事呀!你这么大呼小叫的。”

“张先生,张先生死了。”老李继续说,这下轮到江洪涛着急了:“他怎么死了?怎么回事?”

“军需部里报告,今天上午有两个人拿了个古董腰牌上缴,张先生的学生鉴定不了,就领着他们找张先生鉴定,张先生和他们聊了一会儿,留下了那腰牌,等他们走了不一会儿,就吞了自己带的金戒指死了,再查那两人说什么也找不到了……”

江洪涛沉思一会儿说:“那两个人应该就是李胜和程欢化妆了来见张先生的,看来张先生都和他们说了,之后为免拖累他们就自杀了,乌木宝船怕是不抓到他们是得不到了,更担心的是他们还要妨碍我们下一步的行动,你赶快安排人,我们抓紧出发!”

老李又问:“那张先生的尸体?”“就交给他的学生处理吧。”

北郊城外一座新坟,没有墓碑,程欢跪在坟前,后面站着李胜和一位先生,李胜扶起痛哭在地的程欢:“人死不能复生,别哭了,我们也该出发了。”

程欢靠在李胜肩上又抽噎了几声,听李胜说完,抬起头来擦干眼泪,重重点了下头。

(本章完)

.

徐坤点点头:“那就辛苦兄弟了,关于水月观音这件宝物都研究明白了吧。”

崔浩这几天一直在琢磨这水月观音,虽然济川给的信息不多,崔浩颇通文墨,最近查阅了很多《清史稿》之类的史书,对这水月观音的来历基本清楚了。

每年她过寿,乾隆必率王大臣行礼庆贺,六十、七十、八十庆典,一次比一次隆重。

特别是太后八十大寿,年已六十的皇帝还彩衣蹈舞,承欢膝下。使太后享尽了人间的“福、禄、寿”。善至于终身。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崩于养心殿,享年八十九岁。庙号高宗,后世又称他清高宗。

天津城隍庙乌衣会。大当家徐坤带着几个弟兄刚回来,崔浩接进大哥来,二人分别坐了,下面的小弟端上茶来,崔浩先屏退了其他人,屋里只剩兄弟两人。

这水月观音是清朝的一件宝物,出在乾隆朝,乾隆皇帝名叫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

乾隆皇帝是个孝子,很孝顺自己的母亲,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是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

十三岁时入侍雍亲王府邸,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历,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十三年其子弘历即位,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

卒于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葬泰东陵。全谥为: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孝圣宪皇后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她寿数之高,在清代皇太后中居于首位,在中国历代皇太后中也是极为罕见的,与乾隆皇帝的孝顺是分不开的。

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

后来朝中的国师弘法大和尚奉圣命前去勘探,发现那里竟是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乾隆帝在位期间,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乾隆六十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就是嘉庆皇帝。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