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王爷的心肝:万人嫌嫡女被娇宠了》
王爷的心肝:万人嫌嫡女被娇宠了

第5章 进宫

太后和陛下的意思是王爷一直昏迷不醒,用一件喜事来冲一冲,再加上成亲了也能有个人贴身照顾,所以才提前这桩婚事。

且不提正式进入宸王府的这位王妃如何,若是换成那位盛二姑娘,他们怕是不仅要担心她照看不周,还得担心她会不会给王爷下毒。

太后所居之处是景宁宫,后面整修过一次,匾额上的字是当今圣上亲题。

不论这桩婚事是何缘故,她都已经成婚,所以要将所有的头发都梳起。

李忠很早就命人准备了马车在外面,不过两刻钟的功夫,就到了宫门口。

盛瑾姝从马车上下来,余光随意一瞥,就看见了同样在宫门口站着的她的父亲,盛骅。

皇帝是太后的第二子,太后早年丧子后身体便不太好,等到先帝去世,太后整个人直接没了精神,搬到景宁宫后也不常见人。

不过这只是传言中的。

“走过来,同我说说话。”太后拿起琉璃磨制成的单照镜放在右眼仔细看了看,点点头道,“是个齐整孩子,我从前竟不知道。”

太后又将单照镜放到赵嬷嬷手中,笑了笑,“莫要见怪,我年纪大了,眼睛看东西不大清楚,离了这玩意,就跟睁眼瞎一样。”

景宁宫里像是熏了檀香,墙上四处可见佛像与供奉的物品,太后的样貌和状态,也不像是传言中那般憔悴。

只是穿的极为的素净,全身上下的首饰数量加起来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太后娘娘,臣女……”

“既已和阿阆成了亲,就不用说这些虚话了。”

盛瑾姝到底年纪还轻,她虽善于在外掩藏住不好的情绪,但在阅历多的人眼中,这些情绪无论如何都是瞒不住的。

所以太后招了招手,示意她坐到跟前。

“阿阆出事,我与陛下都十分忧心,所以才想提前这桩婚事,谁知道……”

“不过我也明白,一个正值年轻貌美的姑娘,自然不想有可能下半辈子都孤孤单单的。”

话是这么说,盛瑾姝却从太后温和的声音里听出了冷意。

“太后娘娘。”

太后摇摇头,“你不用替她说话,关于她的处置,陛下与我自有决断,现在要紧的是你怎么想。”

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叫声,原是皇帝亲临。

盛瑾姝站起身走过去跪下行礼,皇帝微抬了抬手,抿唇道,“不用多礼,坐着吧。”

“你是从哪里来的?”太后拉着盛瑾姝的手,担心她见到皇帝慌乱,便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

皇帝自个挑了一个椅子坐下,两侧的宫人立马过来奉上茶水。

“临近千秋节,皇后有些事情要同朕商量,朕一下朝过去在那耽搁了会,所以才会晚过来。”

大元皇帝的诞辰便是千秋节,往年千秋如何办都是有规定的,基本上不会有更改。

就算是有些琐碎的变动,皇后一个人拿主意也妥当,这点并不需要去和皇帝商量。

太后转着佛珠的右手迟疑的停顿了下,随后觑着眼睛看他,“不说这些了,阿阆和瑾姝之间,你准备怎么办?”

虽然她尽力表现的镇定,不过盛瑾姝却奇怪的听到了太后声音里的些许急切。

皇帝的视线终于缓缓落到盛瑾姝的身上,说实在的,他在来的路上心里的怒火还燃着未消失。

但太后态度的转变叫他不禁愣怔住,“母后,您是说?”

“宸王元阆与盛家嫡长女盛瑾姝,原本的婚约和圣旨里所写的名字,就是他们两人。”

太后迅速拨动了两颗佛珠,然后看向身侧坐着的盛瑾姝,“这姑娘我瞧着不错,生的齐整,性子沉静,做事又得体,阿阆能得这样一个王妃,是他的幸运。”

皇帝和太后说话,盛瑾姝也实在插不上嘴,只能坐在一边认真的听着。

比起太后目光中的温和与满意,皇帝几乎完全相反。

周围一下子突然寂静下来,几个站在各处侍奉的宫人大气都不敢多喘。

过了一会,太后又催促,“快下圣旨吧,好歹给这姑娘一个体面。”

“昨日半夜我传人细算了下,这两个孩子八字命格都十分的相配。”

皇帝面色显得无奈,听着太后几番催促,只能摆了摆手,“朕这就命人拿来纸笔,稍后颁布圣旨昭告天下。”

她可没有自作多情的觉得她的父亲是关心她怕她受责罚所以等在这里,随时准备进去求情。

他在这里,大概只是担心她“胡乱”说了话,所以等在这里“嘱咐”。

自从先帝死后,太后就搬到了后宫的最南边,较为偏僻清净些的住处。

所以盛瑾姝一路走了许久,李忠一直在侧看着,心中竟一时之间也不是觉得愤怒,而是微妙的庆幸。

李忠面上的冰冷总算缓和了许多,“王妃,一切还要看太后和陛下怎么处置。”

不会太素,也不会过分的招摇。

果然盛骅几步走来,面色还讪讪,“瑾姝,你一切可还好?家中都挂念着你呢。”

盛瑾姝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见在马车下站着的李忠面无表情的隔在两人的中间。

瑾姝向来是个懂事的孩子,就算他不说不去嘱咐,她也能明白的。

他昨晚让宫影去查了查,果然发现与王爷有婚约的盛瑾绫在大婚之前就离了家不见踪影。

王爷未出事之前,这位盛家二姑娘可没少以未来宸王王妃的身份耀武扬威。

如今王爷不过是昏迷半年,她竟然就敢嫌弃这桩婚事为了躲避直接出逃。

趁这机会,盛瑾姝看似缓慢却加快了步伐走了进去。

盛骅张了张嘴,欲言又止,虽然满心的担忧与慌乱,但这么多人在他总不可能高声的说出口,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

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而有劲,笔法外露,明显可见风姿绰约之处。

李忠和璃月与玉琉三人都在门口候着,唯有盛瑾姝被嬷嬷赵氏引了进去。

“方才多谢。”

等李忠走过来,盛瑾姝向他道了一声谢。

“太后和陛下还在里面等着王妃去请安,盛相莫要见怪。”说着就站到盛骅那,硬生生的将他挤得往后退了几大步。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