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狂齐》
狂齐

第九章 惟我独尊

逼宫大队,一路上的行进很顺利,距离目标也越来越近。

高洋打起12分精神,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每到驿站休息时,他都要反复思考每一个细节。

五月。

公元550年。

正值初夏。

队伍走到柏台郡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意外,打破了高洋一直以来伪装的平静。

也许是舟车劳顿,也许是生了病,其所乘坐马车忽倒,着实让高洋晦气了一番,说。

“喂不熟的烈马,来人,将马鞭给我,这些畜牲不打不懂得乖巧。”

抽出马鞭,朝着马身就是一顿狂抽。

来到了平都城,马又不肯赴近,这次不管怎么打,马都不肯往前走了。

高洋变得焦躁不安,感觉这是不祥之兆。

看到高洋不快,知道主子爷心里又在犯嘀咕。

高德政,许之才二人急火攻心,说。

“齐王,马匹只是舟车劳累,不碍大事,即位要紧,请齐王顾眼下,莫失良机。

在苦苦哀求未果之后,不得已使出了杀手锏,又说。

“齐王,开弓没有回头箭,若齐王今天出尔反尔,不即大统,我二人便一头碰死在这桑树之上。”

没想到这招屡用不鲜。

高洋泠然一惊,即刻恢复了斗志,忙令杜必和司马子如,先行奔赴邺城。

“你二人,抓紧赶往邺城,控制住元善见。”

好进一步观察邺城的事态发展和人心所向。

和高洋的担忧不同,邺城此时是出奇的平静。

邺城的守军,本来就是高洋的旧部,又有唐毅截制着。

所以一切都井然有序。

见到司马子如一伙人进城,那些左摇右摆的小军官,知道情势已定,无法撼动,全都一边倒的说。

“末将恭迎齐王进城,待齐王登上大位,末将愿为齐王平定天下。”

超乎心里的预期,高洋一扫之前的晦气,重新又回到沉着淡定的轨道。

进城之后,高洋着手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召集邺城的工匠,带着工具到南城集合,开始修筑祭天的圆坛。

期间,阳夏王,高隆之,见到人潮汹涌,好不热闹,没头没脑的笑嘻嘻的问了句。

“齐王,筑坛欲何为?”

高洋瞪着这个自小常辱之,拿他当开心果的叔父,勃然作色,说。

“洋自小你便不然,叔父不必多问,顾好自己方可,欲不怕降罪呼?”

高隆之听闻,赶忙连声谢罪,腿如筛糠的退下了。

“齐王大义,老夫自不敢多问,容老夫告退。”

第二件事乃是逼宫。

由杨铵出面,委派大司空康乐,侍中张亮,黄门郎赵元伸,入宫请折,请末帝元善见禅位,共同推荐齐王高洋。

孝静帝元善见,在长乐殿召见了他们。

张亮既没磕头,也没问安,而是直奔主题,颇有杀气的说。

“风水历来轮流转,帝命也有始有终,此乃天意,齐王高洋天赐盛名,道德崇高,天下归焉,望陛下效尧舜之法。”

元善见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如今真的来了,还来的这么突然,显然有些不适应,脱去龙袍,摘下冕冠,颤抖的手摸着龙椅,叹道。

“天要亡元家,我祖拓跋焘一手建立起来的大魏基业,难道真的要亡于寡人吗,待寡人归天后,有何等颜面去见祖帝尔。”

元善见的心情,比他爹走的时候还难受,随即话锋一转,擦干眼泪,又说。

“毕帝命,寡人早确,求齐王保之,让寡人无忧矣。”意思就是,我早就知道高洋会逼我禅让,等我逊位之后,只求高洋封我个官做,让我衣食无忧就行。

随即,张亮,康乐二人立马跟进,说。

“诏书已毕,且陛下批之”

事已至此,元善见只好极不情愿的,咬着后槽牙在诏书上,签下一行逊位诏,边签边问。

“寡人退后,居于何地也?”

关于皇帝的新居,高洋早有准备。

杨铵在一旁,朗声回答。

“齐王在北城为陛下备居,请陛下移驾。”

元善见心情凝重的,走下了那个伴随自己十几年的龙椅,无限惆怅的背着手,将自己比作汉献帝,吟着诗,向东廊走去。

“百尺竿头望九州,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好欢喜,更有悲催在后头”

元善见还没有发完感叹。

负责逼宫的人却已经不耐烦了,很客气催促他赶紧上路。

元善见,望着各位大臣,可怜巴巴的说。

“寡人欲于另宫别,可呼。”

此景正好被闻讯赶来的高隆之看到,顿时豪情顿生,大声斥责道。

“陛下效尧舜之礼,众人以之敬也,何不让陛下与妃嫔别尔。”

见到王爷发威了,逼宫的人顿时没了脾气,都哑口无言默不作声了。

元善见这才又溜达到后宫,与诸位妃嫔,和心腹之臣话别。

刹那间,后宫哭声如雷,阴声一片,众妃哭的不成样子,宦官紧紧握着元善见的手,大义凛然的鸣天喊道。

“陛下,您永远是帝国的好皇帝,我等虽无男儿身,却有男儿魂,我等虽为宦官,也有一颗赤胆忠心,高贼必遭天谴,皇上万岁,大魏万岁,皇帝,臣走了,下辈子还做您的臣子。”

说完。

宦官拔剑一驾,抹了脖子。

有一位姓李的妃嫔,竟诗性大发,在后宫边哭边颂。

“莫道秋江难别离,舟船何日是长安,今生难于帝分别,权位到头皆尽空。”

更让这种离愁别绪,增添了一些缠绵生死的味道。

侍长,赵道德,早就备好了一挂牛车,在东阁门等候着。

元善见蹬车,早就等急了的赵道德一把抱住元善见随即跟着上车,怕元善见反悔再跳下去。

这一下元善见的自尊心伤到了极点,连一个小小的奴才都敢这样对自己,气急败坏的吼道。

“狗奴,敢如此对寡人这般无理”

吼的赵道德,赶紧松了手,却仍不敢下车,用眼角的余光,盯着元善见的一举一动。

牛车出了邺安门,王公大臣都前来拜别,看望逊帝。

元善见触景生情,忍不住泪流满面。

到了北城,元善见派太尉,彭阳王,元绍,捧着自己的玉玺大印,来面见自己,并失望的说。

“皇叔,恕皇侄无能,没能保住东魏的社稷,高家势力太大,我还是保命要紧。”

将国之重器交给了高洋,元善见算是正式让位了。

因为此事,元绍落下了一个胆小怯懦的名声。

让高洋更是瞧不起他。

把他当成像动物一样每天学各种动作,当成一个作为人人逗乐的标本。

两天之后。

高洋在邺城的北郊,今河南省安阳市绕城高速一带,即天子大位,改元天宝,建国号大齐,同时大赦天下。

追封父亲高欢为神武皇帝,庙号齐太祖。

追封先王高澄为文襄皇帝,庙号齐太宗。

特追封十六国皇帝,冉闵为武悼天王,功绩盖世,后人永享丹书铁券一道。

母亲娄昭君为大皇太后,掌三宫仪。

妻子李祖娥为德贤皇后。

另封小侄子高长恭为兰陵郡王。

之后大封宗室为王。

高越为清河王。

高隆之为景县王。

高归彦为平亲王。

高思宗为上党王。

高德政为沧州王。

高魏为赵郡王。

不久之后。

高洋又兆封儿子高殷为太子。

兄弟方面。

高俊为永安王。

高演为平阳王。

高友为上广王。

高湛为宁夏王。

高焕为滑台王。

高携为柏台郡王。

高虎为新郑王。

功臣方面。

胡立军为咸阳王。

贺拔仁为安定王。

潘乐相为河东王。

崔济舒为安平王。

司马子如为温县王。

杨铵为邯郸王。

杜必为长乐王。

以上诸王又分别委任不同的官职。

分别执掌北齐帝国的行政关系。

年方23岁的齐王高洋。

骑着一匹威风凛凛的高头大马。

“当今天降龙命于高家,诸王侯就先苦一阵子吧,待齐王凯旋归来,乃放行众尔。”

命人将王宫贵胄看管了起来,吃喝拉撒全在北宫,不准离开半步,只能等着高洋的到来。

“眼下事态紧急,命你带着德政和密信率先进城,去通知侍郎杨铵,做好进一步的部署。”

武定8年。

从晋阳向邺城出发,途中笑着说。

“不久方可抵达邺城,让见痴再多过会皇帝瘾吧”

高德政早已将在邺城访问的情况,动向,逐条做了记录,给高洋呈送了一遍。

杨铵过目看完,即刻招来了太常卿,邢邵,兵部尚书,魏收。

让邢邵,负责仪定礼仪制度,让魏收,起草加九锡,禅让,劝晋,诸多文书文告。

并将东魏的宗室,及诸王,全召集在邺北宫,说。

跟他一同前往的有,银青光禄大夫,许之才,三州刺史,高德政,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子如,参军侍郎将,崔济舒。

以及从父辈就培养起来的高家嫡系部队。

“我登上天子大位之后,元善见又改如何处置?让他收拾铺盖卷滚蛋,还是拜为王侯,或是一刀砍了,以除后患。”

当思考无差异的时候,才敢放心的进入梦乡。

“齐王,当下局势,虽小众人持有反对,大多已悦”

在出发的同时,高洋先命身边的亲信侍从,陈三吉,说。

去逼迫当朝天子,元善见禅位!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