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1993!》
重生1993!

第17章 大收藏家

在陈强他们村到县城西中间有一家废品收购站。

这个年代,废品收购站,好多都是挂靠在市政上的,属于城市必须要有的那么个单位。

里面的职员也都是吃公家饭的。

这是陈强开出的收购古钱的价格。

不仅仅是李慧手里的,还有其他小孩儿的,都可以来陈强这里交换。

陈强用真金白银而不是那些烟盒,算是保住了自己重生为人的底线。

要不然,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铁、铝、铜最值钱,分得也更细,属于贵重但却不怎么占地方的废品,收购站最乐意收。

其次就是啤酒瓶等可以回收等废品,这个时候的啤酒瓶子,完好无损,没有豁口的五毛钱一个,是小朋友的最爱。

老有小孩子偷了家里的酒瓶子跑到废品收购站换零花钱。

书籍报刊最不值钱,但是却是废品收购站收得最多的。

陈强就是盯上了这些此时最不值钱的书籍报刊。

连环画这个后期被淘汰的书籍品类,那可算得上是好东西。

陈强家里就有不少,可以说不少连环画陪伴了这个时代孩子的童年。

一些有特殊文章和照片的旧报纸,后期也能拍出相当高的价格。

除此这些,有时候还能见到一些时间不短的手抄书,都属于上个时代的老古董了,有一些价值还是可以的,毕竟,现在只要两分钱一斤,后期却能升值到成千上万,算得上一本万利的投资了。

陈强趁家里人不注意,从家里拿了两个酒瓶子,打算先去探探路。

从陈强家到废品收购站,也就十几分钟的步程。

这里初八就上班了,经过一个大铁门,里面就是一大片空地,堆满了收来的一些塑料,酒瓶之类的。

里面有间不小的厂房,是收购站的办公地点。

书籍废纸等不能淋雨的,就都在里面。

这里堆不下了,就会用车拉到更大的收购站去。

一进屋,一股潮腐的气味传来,陈强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怪不得这里的上班的人,每天都拉拉个脸,跟谁欠她五百万似的。

柜台这边是个老头儿,带着个老花镜,手里举了个不知道哪天的报纸,也不知是在看,还是睡着了。

另外一边,有两个小伙儿,正在给废纸打包,一边聊着相亲的事儿,看来还是光棍儿。

“我卖酒瓶子。“陈强提起两个啤酒瓶,发出叮叮当当是声响。

“放这里。“老头儿看来没睡着,指了指面前的破桌子。

陈强将酒瓶子放上,老头儿熟练的用大拇指在瓶口摸了一圈,没有豁口才能收,否则只能堆到废玻璃堆,不值钱。

“收好了,八毛。“老头儿将瓶子放进一边的啤酒筐,从抽屉里拿出几张皱巴巴的一毛的钱。

“不是五毛一个嘛?“陈强问。

“不卖?瓶子还你。“老头儿根本没打算解释,指了指刚刚放进筐里的瓶子。

那边两个小伙儿朝这边看了一眼,笑了笑,又接着聊他们的话题,这种情况应该已经见惯了。

老头儿应该是这里的负责人,看样子平日里没少低收高报。

陈强不情不愿的结过钱,刚要走,又停了下来,指了指旁边地上一堆乱七八糟的旧书问:“旧书多少钱一本?“

“大的一毛,小的一毛钱三本。“老头儿也不是第一次遇到来买旧书的人了。

特别是一些课本,常常都有附近初中高中的学生过来淘换。

一本普通厚度大小的书收过来,成本也就一两分钱,卖一毛,这利润已经很黑了,遇到那明显着急要的,价格还会翻上一番。

陈强自然是看到了里面有几本不错的小儿书,总算没白费自己专门跑来一趟。

这一堆里陈强挑出来六本,可惜不成套,品相也差了点,还有一本书残次。

陈强不多话,直接递给老头两毛钱。

老头自然的将这钱收进抽屉,不过却不是刚刚那个抽屉。

“喜欢看小人书?“老头儿装作不经意的问道。

“喜欢,我最喜欢的就是看小人书了。“陈强略显天真的回道,让老头儿的眼睛里放光。

“那我这里还有不少,我领你看看,还按照这个价给你。“老头儿的眼神像足了大灰狼邀请小绵羊去他家做客。

“真的?!“陈强刚好顺杆儿爬。

“骗你干嘛!来看!“老头儿起身朝着仓库里面走去。

陈强看着老头儿的背影,嘴角已经翘起来。

为了方便打包整理,书都按照大小分类,一摞一摞的堆在一起。

这里的小人书,没有一千也有大几百本了。

陈强的眼睛里有光,老头儿的眼睛里也有光。

看来这剩下的几毛钱,陈强也带不走咯。

可惜,老头儿还是低估了陈强的购买力。

陈强直接放弃了手里的那几本残次品,专挑品相好的或者能凑成一套的拿。

半个小时后,陈强将书堆直接横移了两三米,从中挑出了五十多本。

就在老头儿不耐烦的怀疑眼神中,陈强从衣服里掏出了两张大团结,直接堵住了他的嘴。

老头儿笑眯眯的接过钱,这个时候,他已经管不了是在跟一个是来岁的孩子做交易了,瞳孔已经被金钱堆满。

“以后有好的,给我留着,我还要。“陈强看了看地上这堆书,对老头儿说:“书我先放在这里,这么多我也拿不动。“

“这里放心,我这里别的没有,就是书多,要知道你要,前几天那一堆就不让他们拉走了,可惜了。“老头儿自然不是可惜书,而是可惜没有挣到陈强手中的大团结。

“你给我写个条子,我把书放你这里,等过段时间,我来拉走。“陈强话一出口,老头儿有些回不过神来。

“条子?“

“对啊,要不写个收据也行,证明这些书是我的,要不然回头扯不清。“陈强这要求也算合情合理。

不过,提这个要求的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就有点不科学了。

这么小的孩子,别说写条子了,就是算账能算清楚的都不多。

老头这会儿再看面前的陈强,感觉有些不踏实,但是又不明白这不踏实在什么地方,一时间有些犹豫。

不过,最终还是没有抵挡住“大团结“的诱惑,爽快的给陈强开了个收据,并注明了存书的数量。

还担心陈强不放心,找了几张大报纸,将陈强挑出来的书裹在一起,又拿几根麻绳捆绑好,给放到仓库里面的值班床下。

陈强看了看手里的条子,心满意足的出了收购站。

有了这条子在手,那就相当于抓住了老头的命脉,只要他还想在废品收购站上班,就不怕他不办事!

以后这好东西,就会源源不断的进到陈强的私人收藏库里。

反正随着大家长大,这些东西去了哪里,也都说不清了。

当然这都是他自己安慰自己的,不想让自己负罪感太深。

哎,等强哥发达了,送你一场富贵,算是了结两世的因果吧……

除了古币,陈强还打算收集一些其他的玩意儿,不过,这些就没法儿通过李慧去办了。

收购工作暂时告一段落。

一毛钱一枚。

保险起见,收购的工作都是通过李慧去完成的。

小姑娘做起事情,比陈强想象中要精细得多。

钱货两清,有买主,有见证人,免得后面反悔。

等到开学了,再找找那些离得远的一些孩子。

陈强已经将这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并给了李慧十元钱,用完了再来找他拿。

看着李慧那任劳任怨的样子,说真的,还有些于心不忍。

也不是什么古钱都收,那种每个人手里都有,存世量大的,都不在收购范围,这样每个孩子也拿不到多少钱,少的几毛,多的也就一两块,算不上大钱,不会太引起大人的注意。

就这样,从初一到十五,陈强的主要工作就是见“客户“,然后甄别古币,再有“助理“李慧付给对方收购款。

你要去卖废品,不弄得一清二楚,干干净净的人家还不收。

金属就得是纯金属,玻璃里就不能有塑料纸张。

到最后,周围一圈数过来完,能换的全给换了一个遍。

一共花了陈强三十块钱,收拢了三百多枚不常见和一些品相较好的。

首先是钱的来源,只说是替一个收废品的叔叔收的,自己只是个帮忙的,钱都是收废品的叔叔给的,大人要问起来,小孩子反正是讲不清楚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