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王朝:我发现了新大陆》
大明王朝:我发现了新大陆

第16章 取而代之?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啊!”

“起来吧,几句话就吓得全身发抖,像个什么样子。”

临了,王英拍了拍冉秋的肩膀,轻声道:“做好你自己的事,别自作聪明。”

此人本是巡城司一兵丁,因世代皆为农户,善于耕种,故命其做耕种管事,负责农耕事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真是个蠢汉子。”

白宁在旁边赔笑,心里却是松了口气。

他跟随太子多年,该是最了解朱慈烺的人,可这么多年过去,他却觉得自己越发的不了解这位他从小看着长大的献愍太子,如今的皇帝陛下。

看来,入宫时总管说的不错,伴君如伴虎,切莫自作聪明,揣度帝心。

这史上,不是没有信奉神鬼之说的荒唐帝王。

但真正的雄主,是不会把自己放在神明之下的。

王英,出生在一个无神的世界,他所受的教育,就不会让他对鬼神有什么尊敬。

哪怕这世上真有鬼神,他也会用科学的叙述,让它们相信自己并不存在。

小麦正在收割,收完之后还要进行晾晒,祛除里面的水分,之后,还要进行筛选,摘掉多余的麦壳与杂物,并进一步晒干里面的水分。

最后,才是进行研磨打粉。

一共二三十亩,一亩地亩产约在七八百斤上下,这几十亩地,算起来,也就是两万斤左右。

主线任务,是让他存粮百万石,扩兵百万人。

一石粮食一百斤,算起来,这一次收获,能有两百石。

而人口,也就一百来人。

距离存粮百万,扩兵百万,还有非常非常远的路要走。

“传令下去,今日之内,要把所有小麦抢收完毕,明日便要把土地清理出来,重新播种。另外,麦田要扩大十倍,此次收获的麦子,一半用来磨面,一半要用作耕种。”

“是。”

王英写下诏书,盖上玺印,交由白宁去调度安排。

至于玉玺嘛,这会儿确实没有。

这个玺印,其实就是用木头刻的。

寒酸是寒酸了点儿,但照旧管用。

王权在上,也没人敢私自造假。

更何况,现在就这么点儿人,算起来,也就是个规模大点儿的村子,谁做了什么,又能瞒得了谁呢?

说不好听的,就是造反都没有造反的意义。

“二三十亩的田地,尚且好打理,扩大十倍,就那几个人可就不够瞧了。当下,也腾不出那么多的人手。霍恩吕青总共带走六十人去扩张,各部落,少说十几人,多的也有数十,乃至数百。这个数,不能少,不然容易被全盘吃下,不妥。食堂有两名伙头兵,配了四个白人当助手,这些人负责一百多人的饭菜,已经很是辛苦,不能缩减。军医,带学徒三人,白人助手四人,医疗乃重担,不可缩减。熬鹰营算上熬鹰官共六人,负责数十土著,人数只少不多,不可再减。畜牧······农耕······建设······捕捞······蓄水······”

算来算去,这人啊,是只少不多,别说往外匀人了,都得添丁进口。

王英揉了揉眉心。

这账啊,不算不知道,一算,便才知道,自己是真穷。

时下,粮食的问题,勉强还能解决,可这人口却是急不得。

他带来的汉人也就这么多,后加入进来的白人人数也就十几,还有那二十多原住民。

这几日,那些原住民也驯化的差不多了,可以尝试让他们学习耕种。

可二十几人,少说也得十人在左右看着。

霍恩吕青还在外征伐,探马回报,明日即可回归,并带有俘虏数十人。

人员的增长,是好事,却也不是好事。

真算起来,他们算是入侵者,当你足够强大时,他们只能乖乖听训。

可当你力量不如他们时,他们便不容易被管教,甚至很大可能,或者说必然,必然会反。

他们,可对大明没有什么执念,也对汉人没什么民族情怀。

他们不会管你是否让他们吃饱了饭,他们只会觉得,这脑袋上,有个人管着,是真他娘的烦。

即便采取分化制衡,可一旦人员过多,权利分散。

那些有权的,可能就会诞生一个念头——“吾可取而代之!”

“谢陛下!”

冉秋行礼起身,满面堆笑。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王英走到近前,身子前倾,拍了拍冉秋的脑袋,问道:“遇事不决,求神保佑?呵,你倒是问问那漫天神佛,谁,敢对朕说保佑二字?朕,乃人皇,与天帝阎罗乃平起平坐,谁,可保佑于朕呐?”

“三清四帝,五方真君,山神土地,如来观音。臣,都拜了。”

来人叩首,是一位四十岁上下的黑脸汉子,长的有些粗糙,身材略微发福,有些虚胖。

“臣方才听闻陛下醒来,立刻前来,向陛下汇报一则喜讯。”

“哦?喜讯?可是农田丰收?”

王英面带微笑,身子前倾,问道:“你为我向上天祈祷?”

“哦,信的还挺多。看来,你不忠啊。”

“陛下所言极是······”冉秋赶忙拍马屁,却意识到话语不对,立刻下跪,祈求道:“陛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绝无二心啊,陛下!”

“呵呵,诸天神佛,妖精鬼魅都让你跪遍了,朕在你的信仰排名里,排第几啊?”

冉秋笑的满脸褶子,以为自己这马屁拍的不错。

可他话未说完,伺候在皇帝身边的白宁就暗道不好,紧张起来。

“陛下教训的是,臣定当牢记在心,不负皇恩。”

冉秋走了,王英摇了摇头,笑了。

“是。”冉秋躬身。

“拜的哪路神仙?”

“陛下圣明!”冉秋躬身,“自陛下委以重任,臣对农田便如自己的孩子一般,悉心照料,不敢懈怠。亏得陛下皇恩浩荡,为农田祈福,换来麦子一日成熟。”他抬头打量了一眼,继续说道:“自陛下昏迷之后,臣日夜为陛下祈福,祈求上苍保佑陛下,今陛下苏醒,龙精虎猛,想必是上天,感受到臣的祈求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