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烽火五洲》
烽火五洲

第十五章 明台山

不过,这个老人看上去甚是面熟,洛廷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上前仔细端详了一番,确信无疑,才惊讶地问道:

“老师?你怎么在这儿?”

“呵呵,”老人笑了笑,银色的胡须跟着抖动起来:

莫名其妙的,他感觉自己来到了山巅之上,脚下烟雾缭绕,四周仙气腾腾,放眼望去,皆是大大小小的山峰从云海中露了一个尖。

他好奇地往前走了几步,却差点踏空,险些掉到什么地方去。于是,急忙乱抓一通,正巧扯住了一棵大树垂下的藤条,方才捡回一命。

洛廷芳朝着踏空的地方试探着瞅了瞅,竟是万丈深渊,一眼望不到底。他拍了拍胸口,惊魂未定地喃喃自语道:

“怎么一个人都没有?感觉很高,周围都是悬崖,徒儿都不敢乱走动。”

老人捋了捋胡须,答道:

“五洲之上,明台山中,心之所见,皆是天下。”

“明台山?”洛廷芳吃惊地几乎脱口而出:

“传说中的仙山?”

“不错,不错。”老人笑呵呵地点了点头,随后用拐杖指了指上面,说道:

“你可识得此树?”

洛廷芳在此抬头看了看,只觉树上的银叶子随风飘摇,颇有灵气,却未曾见过,便如实答道:

“徒儿愚笨,不识此树。”

“此树名曰栖灵树。”老人笑着解释说:

“上面的每一片叶子,都由一个人的灵魂变成,下面逝去的人越多,栖灵树便越旺盛。”

“栖灵树?”洛廷芳疑惑地问,之前未曾听说过此树。

“正是,”老人瞅到一块大石头,颤颤巍巍地走过去,坐下来,娓娓道来:

“每当有人逝去,他们的灵魂无处停靠,便会来到此处,落到树上,变成一片叶子,故而,此树名曰栖灵树。”

“这样说来,栖灵树也是一大善树啊。”洛廷芳走到老人身边,靠在石头上,饶有兴致地端详着栖灵树那巨大的树冠。

“是啊,”老人双手搭到拐杖上,继续道:

“它汲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收留孤魂,为善人间,乃明台山的灵树。这些灵魂停靠在树上,俯视天下,若他们找到合适的人家,可随时落下,重新投胎。”

洛廷芳看着栖灵树那无边无际的树冠,陷入了沉思。

这些摇曳着微光的银色树叶皆是五洲大地上曾经存在过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或许来自沣水,或许来自周山,亦或来自赤焰和多宝,逝去以后,所有的灵魂便都聚集于此,擦肩比邻,彼此依偎,难以区分来处,使整个树冠看上去甚是壮丽。

“颇为繁茂!”洛廷芳感叹道。

“唉,”老人叹了口气,说道:

“曾经没这么茂盛。以前他们来了不久,便会找到心仪的人家落下去。但是,近百年来,来的比落的更多,这树也就愈发繁茂了。”

“哦?”洛廷芳不解地问:

“五洲之内,千家万户,难道找不到心仪的人家?”

这时,不知从哪里飘来了一束微弱的银光,打断了他们的对话,这束银光在他们周围漫无目的的游荡、跳跃,老人见状,伸手和蔼的召唤道:

“过来吧,过来吧。”

只见,那银光迟疑了一会儿,缓缓游向他掌心,融作珍珠般大小的光团,一闪一闪的在他手中雀跃,看上去甚是乖巧可爱。

老人托着光团,慢慢挪动到树下,手掌向上一抬,那光团便从中升起,飘到树上,化成一片小巧精致、银闪闪的树叶。

老人看着刚放上去的这片叶子,惋惜地摇了摇头:

“可惜啊,不过六岁,尚是孩童。五洲上虽有千家万户,却依旧处在纷争乱世。战火不断,硝烟四起,黎庶生如蝼蚁,死如弃履,他们亲友离散,痛失所爱,早已疲于战事。”

说到这里,他疼惜的看着那些叶子,继续道:

“所以,他们宁愿呆在这栖灵树上,也不愿落下。”

是啊,五洲乱世已延续数百年,各国争得头破血流,百姓苦不堪言,好不容易解脱了,不愿再入人间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他们全都呆到这里终究不是个办法。”老人无奈地摇头叹道,随后用智慧而深邃的眼神看着洛廷芳:

“要是有人能助天下太平,结束战乱就好了,这样他们也可早日重入轮回!”

洛廷芳不难猜出老人眼神中对自己寄予的期望,可惜自己只不过是一介普通平民,人微言轻,不知该从何入手帮助这些灵魂,于是难为道:

“老师,徒儿愿舍身帮助万千生灵,肝脑涂地再所不惜,只是···徒儿不知该从何做起。”

“用心看天下。”老人笑呵呵地捋着胡子。

“何意?”洛廷芳一知半解地问。

“眼观天下,看的是局势,心观天下,看的是苍生。”老人点拨道:

“要知道何为天意所向,何为大势所趋。”

洛廷芳静静地看着栖灵树冠,仔细思考着老人的话,沉默半晌。

那些叶子轻快地左右摇摆,像是在对他招手,恍惚间,他觉得自己仿佛认识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仿佛所有的叶子都是他的至亲、好友变幻而来,此时,他们一个一个的正真诚地把希望交到他的手中。

沣水也好,赤焰也罢,天下百姓和生灵总要有条活路,谁能早日一统,与民安生,使天下太平祥和,便是顺应天意,反之,即便苟延残喘,也是逆天而为,徒增人间疾苦。

想到这里,洛廷芳深吸一口气,闭目片刻,后又缓缓睁开,平静道:

“结束纷争,天下一统,使万民有所仰,生灵有所归,此乃顺天正道。多谢老师指点,徒儿知道该怎么做了。”

“此事恐怕没那么容易。”老人忧心摆了摆手:

“或许你会因此变得一无所有。”

“徒儿生于天地之间,养于生灵之手,自当舍身献道,无怨无悔!”洛廷芳毫不犹豫道,与天下黎庶相比,牺牲自己一个人算不了什么,若真能因此拯救苍生,也算值了。

老人听后,满意的点点头,语重心长地交代道:

“既如此,为师望你谨记今日之言。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何种困苦磨难,勿忘此誓。”

“老师放心,徒儿定生死不忘!”洛廷芳意志坚定地保证道。

话音刚落,他后背仿佛被什么东西用力扯了一下,接着,眼前的一切开始急速后撤,老人,光团,栖灵树,明台山···自己像是跌入了深渊,四处挣扎,惊恐地大喊:

“啊!”

喊完之后,洛廷芳感觉整个身体像掉到了什么地方,猛地一用力,发现自己正惊坐在房间的床上,喘着粗气,腿上盖着被子,刚才的一切竟是一场梦,他长舒一口气,定了定神。

“大人说什么?”旁边传来一个声音。洛廷芳闻声看过去,只见阿玉正端着一盆水,侧耳询问。

“哦,阿玉啊,没什么。”大概是刚才说了什么梦话,被阿玉断断续续听了去吧。

说完,他掀起被子,走下床,喝了口水压压惊。

“都日上三竿了,大人起的真够晚的。”阿玉放下水盆嘟囔道,大概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懒惰的主人:

“阿忠去劈柴了,他让我端盆清水过来,约莫着大人该醒了。”

“哦。”洛廷芳看了看窗外的已挂上枝头的太阳,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这是面巾。”阿玉指着一块白巾说道:

“大人先洗漱,我去做饭了。”

“啊,好,去吧。”洛廷芳尴尬地回道,僵硬地摆了摆手,目送阿玉离开房间后,才松了一口气,走到水盆旁,挽起袖子,捧着水,好好地洗了把脸,使自己清醒清醒,洗完后,扯下一旁的面巾。

正擦脸时,无意间瞄到了水盆中荡漾着的太阳的光影,与方才梦中的光团颇有几分相似,于是,脑海中不禁回荡起梦中立下的誓言

“生于天地之间,养于生灵之手。”···“结束纷争,天下一统”···“使万民有所仰,生灵有所归。”··· ···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地握紧手中面巾,暗暗自语:

“舍身献道,无怨无悔!”

“好险,好险!”

这时,天空中突然飘荡出一个声音:

“呵呵呵,喝点茶吧?”突然,一个慈祥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洛廷芳猛得回头看去,只见一个拄着拐杖的白发老人,正捧着一碗茶,笑眯眯地看着他。

“人的眼睛虽能辨五色,但终归是俗物,易受干扰,所以你只能看见藤条。不妨闭上眼睛,用心去看,心有灵性,可容得下世间万物,远比眼睛看到的多。”

洛廷芳刚躺倒床上,仿佛被施了迷魂术一般,很快便迷迷糊糊睡去了。

“来了就过来坐吧。”

洛廷芳四下张望了一下,并未找到是何人在说话。于是,他望向天空,确定声音是从那里传来的,便朝天上行了个礼,问道:

树下?洛廷芳方才想起,刚才慌乱中似乎抓过一棵藤条,于是便看向藤条的位置,只见它直插云霄,却看不见树在哪里。洛廷芳疑惑地问:

洛廷芳听后,半信半疑地走到藤条旁边,闭上眼睛,将全身精力都集中到心口。

须臾之后,突然感觉四周好像变得宽阔明亮了很多,隐约发现自己正站在一棵长满银色叶子的巨大树冠之下,于是,惊喜地说道:

“老神仙,我看到树了!我就在树下。”

声音飘忽着说:

“来来来,到树下坐坐。”

“我一直都在,是你过来了。”

“这是哪儿?”洛廷芳接过茶水,喝了一口,随后环顾四周,好奇地问:

“老神仙,我只看到一根藤条,没看到树啊。”

“你用眼睛自然看不到,”声音耐心指引道:

“敢问是哪路仙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