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雄痞》
雄痞

第178章 人才啊!

殷雄看向杨博涯,“伯父,您也忙去吧!”

“不可!”

杨旬道,“圣上驾临,伯父身为朝廷命官,岂能擅自离开?”

为了不引起太大关注,他特意换上一身便装,乘一顶小轿来到杨府。

杨秋千是真心怕他那位表兄,把他带到正堂坐下后,连杯茶水都没给他上,打发一个下人去请杨旬,然后他自己溜之大吉了。

殷雄也有点后悔,正想着要不要先行离开时,一脸惊慌之色的杨博涯捧着茶盏跌跌撞撞地跑进来,纳头便拜,“臣不知圣上驾到,有失远迎,请圣上恕罪!”

杨旬不等他说完便直接打断,“圣上就是圣上,到哪里都是圣上。”

好家伙!

这小子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更加认死理!

“随便你吧!”

殷雄懒得跟他较真,问道,“表兄,现在我是皇上,身边可用的人不多,你愿不愿意出来帮我?”

杨旬俯身道,“请圣上直呼其名!”

“……好吧,杨旬,你愿不愿意出来帮我?”

杨旬问道,“陛下准备如何启用臣呢?”

殷雄想了想,就以他这副老气横秋的样子,这么轴,当个监察御史应该没问题。

“到御史台做个长史应该可以吧?”

杨旬摇头,“不合适!陛下可知物尽其用,人尽其财的道理吗?”

殷雄心说口气还不小,反问道,“你觉得你能做好哪个职位?”

杨旬道,“丞相!”

殷雄差点把刚喝进去的茶水喷出来,“杨旬,你要当丞相?你今年多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杨旬不紧不慢地说道,“圣上如果是开明之人,自然要用开明之士,与年龄无关。”

一旁的杨博涯不停地给杨旬使眼色,可是这位仁兄根本就不看他,急得杨博涯不停地咧嘴搓手。

殷雄看了他好一会儿,问道,“杨旬,你觉得你哪一点能配得上丞相之位呢?”

杨旬道,“丞相者,上传百官之事,下达君上之命,居中统筹,不容有失。”

“上传百官之事,需与百官协调,知百官所想。下达君上之命,需与君心相合,知君之意,二者缺一不可。”

殷雄点点头,“说得不错。你性情如此中规中矩,如何沟通百官?”

杨旬:“陛下给臣的评价就是最好的答案。”

殷雄一愣,笑道,“你倒会来绕我。好,就算你说的对,那么你如何能做到知我之意呢?”

杨旬道,“圣上推出诸多新法,无法出于天下为公四个字!”

殷雄拍案而起,“好一个天下为公!你是如何得知的?”

杨旬:“陛下颁布的新法新政臣都仔细研读过,每一条每一项,无不施惠于民,秉持公平两字,只要稍加用心,即可明白。”

“陛下若想推行新政,使新法真正惠及民生,就需要一个不受任何条法约束的人来做,请恕臣直言,朝堂之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做到。”

“凡在前朝为官者,本能中会把新政与旧策相比,哪些惠己更多,便会积极推行,损己多者,则会以各种理由拖延之。”

殷雄不住地点头,杨旬说得没什么问题。他现在之所以感觉无人可用,主要症结也正在这里。

他的新政,绝大多数都是限制豪强士大夫权贵们的特权,普惠的是无权无势的百姓,试问有几个愿意做损己利人的事呢?

“杨旬,以你看来,第一件事应该从哪里做起?”

杨旬道,“陛下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示范,而不是改制。”

殷雄心头一动,“何为示范?”

杨旬道,“前朝多有改制,但改制少有成功者,为何?”

“皆因改制之君多为好大喜功,妄想立竿见影,收到奇效。殊不知兴一利与去一弊同等艰难,人不见其弊,而先失其利,则无人从矣。”

“故陛下当务之急乃是择一良地推行新政,徐徐图之方是上策。”

殷雄看向杨博涯,“伯父,朝议之事你与他讲过?”

杨博涯慌忙起身,“陛下,朝廷有法度在,朝廷之事不得议于朝外,臣不敢越法!”

殷雄点点头,又问道,“杨旬,你觉得我应该在哪里找示范之地?”

杨旬道,“关中郡!”

殷雄实在不能相信他没有听过朝议的内容,皱眉道,“为何?”

杨旬道,“关中郡多年来自成一体,基本不受朝廷政令约束,再加之关中侯与陛下结亲,在那里推行新政最为合适。”

“新政应该从哪里着手?”

杨旬:“首先收地为君所有,再行租约。”

“为何?”

“因为关中郡本就是封地,所辖土地及子民皆为关中侯所使,陛下只需将关中侯改为我大商即可。”

“妙!”

(本章未完,请翻页)

雄拍手道,“还有呢?”

杨旬:“接下来陛下可推行开荒屯田之策,如此便可吸引临近郡县流民来此,然后商货自然兴起,陛下商农一体的新政对他们来讲最为有利,臣相信用不到半年,关中将成为最富庶繁盛之地。”

“陛下可将官员俸禄与所辖之地兴盛级别相连,如此便可激发其主动理政之心。”

殷雄道,“我想过。但是会有一个问题,官员们会不愿意到贫穷之地为官。”

杨旬道,“陛下可设增利策,以一地增利多少为考核标准,如此一来,贫穷之地起点低,反而成为最易取得政绩之地。”

“妙极!”

殷雄拍手笑道,“明日你便到三公署报道,我大商的文丞相非你莫数!”

“谢陛下!”

杨旬俯身谢恩。

“但臣还有一个请求。”

殷雄道,“请讲。”

杨旬:“臣暂时只做代相,只负责新政示范区事宜,请陛下不要改变现有格局,以免引起朝堂震动,待成果显现后,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殷雄快走两步,亲手把他扶起,“杨旬,你为何不早点找我?”

杨旬道,“陛下未成为陛下之前,杨旬还是杨旬!”

殷雄一愣,随即拍了他一下笑道,“有你的!你再帮我想想,如何才能有效防止官员贪腐的问题。”

杨旬道,“两点:一是让官员不要有后顾之忧,尽量减少诛连之举,这一点陛下已经做到;二是官员及其亲眷实行财物公开,即使是普通百姓,也能方便查询其真实财产。”

殷雄紧紧注视着他,“杨旬,这些点子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杨旬道,“臣是从陛下那里学来的。”

“我?”

殷雄笑道,“我什么时候告诉过你这些事情?”

杨旬道,“陛下虽然行事多有出人意表之举,但光明磊落,不用他人费心猜度,如果人人都能象陛下一样,世上何愁不清?”

他这个话嘛……有点拍马屁的嫌疑,但是……说得也没错。

“你说的对。我就是想达到这样一个效果,做官的就安心做官,不要总想着当富翁,做商人的就安心赚钱,不要想着用钱干其他不该干的事,农人安心农事,学子静于学堂。”

“但是我一直拿不准,我的想法有多少是幻想,有多少能真正实现。”

杨旬道,“臣敢担保,陛下的宏愿不久即可成为现实!”

殷雄喜道,“多一些象你杨旬一样的人,何愁大事不成呢?”

杨旬问道,“陛下新设大匠府,是否想把民间小技集中管理?”

殷雄道,“正是!我华夏民族历来都只重农事,但是农事受天气影响太大,应大力发展工业事,把我大商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汇集到一处,一定会有更大作为。”

杨旬:“陛下可有具体想法吗?”

“有!”

殷雄拉着他坐到地上,杨旬心道,“陛下请起!”

“你先别管那么多,我讲讲我的设想。”

他硬把杨旬也拉着坐到身边,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工业大计来。

(本章完)

.

殷雄哈哈一笑,“伯父,在你家里还跪个什么劲儿?又没有别人,起来吧!”

他伸手刚要把杨博涯扶起来,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君臣之礼哪里都不能废!”

“是!”

杨博根躬身退下,其他人跟在他身后退到院外。

殷雄本来就不想搞得太正式,这下好!想不正式都不行了。

和杨秋千一番恳谈,让殷雄对那位表兄杨旬来了兴致,和他约定一个时间,准备到杨府上走一趟。

话音未落,一身白衣的杨旬迈着方步走入,拂衣跪倒,“臣杨旬,叩见陛下!”

殷雄硬把杨博涯拉起来,看着一脸严肃的杨旬,“你不是官员,不用自称为臣吧?”

杨旬起身,却始终低着头,不和他对眼神。

“都起来吧!”

杨博根谢恩后起身,族人们也跟着站起来,退到两旁。

殷雄笑道,“我今天来主要是想见见杨旬,没有别的意思,你们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去吧。对了,把秋千给我叫回来。”

“不错不错!”殷雄心情大好,“起来吧!”

“谢陛下!”

殷雄皱眉道,“杨旬,你不要一口一个圣上,我现在不是皇上……”

“陛下错了!”

“臣等参见陛下!”

杨博涯的弟弟杨博根带着一大群人顺次来到堂外,依次跪倒行礼。

杨旬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臣无论有没有官身,都是陛下的臣子!”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