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的动画时代》
我的动画时代

第1110章 淘气的定位

以前大家更看重全网影响力,要买就买最火的网文,所以很少会有友商跑来找哔哔阅读买版权。

现在有了!

而且数量还不少。

恰逢新学期,各地电视台摩拳擦掌,全都打算在这个开学季大干一场,接连推出多部新作。

其中备受顾淼看好的《电击小子》出了第二季!

这是一部去年播出,大受好评的科幻未来题材动画,其变身英雄的设定,在当时引得不少小孩模仿。

正常情况下,这种普通精文的版权很难卖出去,毕竟没有全网大火,粉丝量和人气热度都不行。

但从现在开始,这些普通精文也成了诸多友商看重的目标,版权交易频率一度超越了全网爆火的顶级网文ip。

“好好好!”

得知哔哔阅读也能向友商输出网文ip后,顾淼很高兴,当即大手一挥,又给哔哔阅读拨了两个亿资金。

不仅如此。

他还给哔哔阅读拉去了一位重磅级作者,写科幻的大刘。

双管齐下,不愁哔哔阅读的业务发展不起来。

……

动画《马丁的早晨》重播结束后,顾淼就一直在忙活各种琐事。

直到三月初才腾出手,拉起了《蓝猫淘气三千问》动画制作组,并对外官宣了自己的新作消息。

顾三水可是大明星!

他的新作,无论是动漫迷还是同行都很关注。

只不过,在得知顾三水这次不做常规动画,反而跑去做什么知识科普动画后,大家都摇了摇头。

在大伙看来,《蓝猫淘气三千问》的知识科普特质,注定会是一部小众冷门作品,不太可能迎合主流观众的喜好。

顾三水的新作之所以会是科普动画,大家觉得是受到了什么暗示,这是一项政治任务……

好吧!

大家还挺能联想的。

关于《蓝猫淘气三千问》不被关注这件事,顾淼倒是没怎么生气,情绪也没什么波动。

这很正常!

如果没有看过这部动画,不了解动画故事的前提下,估计他也会不感兴趣。

毕竟科普动画什么环境,只能说懂的都懂。

不被关注就不被关注呗,反正在官方层面,《蓝猫淘气三千问》有人关注就够了。

向来就很支持科普动画,也亲自制作过多部科普动画的央视少儿频道,对《蓝猫淘气三千问》很感兴趣。

得知这是一部传播知识,与知名科普著作《十万个为什么》颇为类似的作品后,他们当即决定买下首播权。

这是政绩啊!

其他电视台,可能还得担心一下科普动画的收视率不佳,无法吸引广告商的问题。

央视少儿就不用考虑那么多,科普动画对他们的意义完全不同,他们甚至巴不得科普动画越多越好。

“哈哈!”

“连《马丁的早晨》、《数码宝贝》、《神奇宝贝》、《神兵小将》这种大热爆款动画都没能做到的事,《蓝猫淘气三千问》做到了。”

老张绷不住笑道:“动画一集都没做,首播权就已经卖出去了!我看以后谁还敢说科普动画没前途?”

你管这叫不行?

懂不懂动画一集未做,便卖出首轮播放权的含金量啊?

虽然成交价低的可怜,没法跟顾淼以往的作品比,但你就说这件事,除了《蓝猫淘气三千问》之外,还有什么动画能做到吧!

只看企划,正片一集没做就能卖出播放权,这确实是科普动画独有的一幕。

别的动画,电视台可能还得权衡一下利弊,看一眼成片效果再决定是否购买。

科普动画,只要瞄一眼企划,确保这是实打实的科普动画就行了。

其他不用考虑。

这种性质的动画,在很多电视台眼里都属于“政绩”的一个类型,收视率反而不重要。

这就跟公益动画一样!

你要是做一部公益短篇动画,不考虑回报收益的话,那电视台也不会拒绝伱,照样会拿去播出。

归根结底,这种动画性质不一样,人家电视台只要播公益动画或科普动画,那就能跑去找领导邀功,这可是能涨脸的好事。

“我都说了,《蓝猫淘气三千问》不是纯粹的科普动画,也带有商业动画的特质。”

顾淼摊了摊手道:“他们不信,那我能有什么办法?”

你觉得是科普动画,那就是咯!

只有顾淼本人知道,《蓝猫淘气三千问》准确的分类,应该是科普知识类型的商业动画。

拿科普动画的标准去看待这部作品,只能说有点看走眼了。

不过问题不大。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电视台都认可《蓝猫淘气三千问》的科普性质,那顾淼也没必要在这上面跟他们犟嘴。

虽然科普动画,普遍售价比商业动画便宜,但这毕竟是第一季,顾淼也没打算靠第一季挣钱。

优先扩大知名度!

等蓝猫系列的知名度上去了,不光是播放权能涨价,“蓝猫”这个ip就能让万宝赚得盆满钵满。

顾淼可没忘记……

在喜羊羊和熊出没还未证道前,蓝猫就是ip衍生的王,那时候小孩背的书包上,基本都印有“蓝猫”的图案。

喜羊羊是后来的事了。

零八年之前,蓝猫这个ip的影响力就是比喜羊羊更广泛,认识的人也更多。

唯一可惜的地方是,那时候大家兜里都没什么钱,小孩的零花钱也不像现在的小孩这么富裕。

甚至根本没有零花钱……

所以那时候,蓝猫这个ip火归火,周边衍生品也有很多,但更多是衣服鞋子、书包文具盒这种周边。

玩具玩偶这种还是挺少的。

没办法!

这就跟美影厂遭遇一样。

动画最红的时候,没赶上物质生活最富裕的时代,大家兜里都没几个钱,想支持也没戏。

换个角度想。

假如熊出没和喜羊羊提前10年、20年诞生并火遍全国,怕是也很难坚持做下去,毕竟那时候,ip价值还无法得到最大化体现。

所以说,蓝猫系列坚持做了这么多年,从世纪之初的巅峰到后来《蓝猫龙骑团》的涅磐重生,真的很不容易。

当时也不是没有跟蓝猫一样火的动画,但它们都凉了。

只有蓝猫系列活了下来,并借助龙骑团系列活得很好……

“龙骑团是一部好作品!”

顾淼暗自想道。

不得不佩服当初蓝猫系列导演的眼光,利用孩子们对恐龙的天然好奇心,让蓝猫系列得以新生。

如果不是对《蓝猫淘气三千问》抱有特殊的情怀加成,说实话,龙骑团系列才是顾淼最好的选择。

不过情怀也是一种力量。

三千问从故事精彩程度上,可能略逊于龙骑团,但这毕竟是顾淼的童年回忆。

他会竭尽全力做好这部动画,让三千问在这个平行世界焕发新生,同样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

三千问的第一季,也就是常说的开篇之作,乃是《幽默舞台》系列。

这一季,每集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

这些故事大都发生在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中,动画通过这些小故事,向小朋友传达天文地理、人生哲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动画版儿童百科全书!

在动画里登场的主要角色,除了蓝猫和淘气这对“猫鼠”搭档外,还有菲菲、肥仔和咖喱等动物拟人角色。

这其中,菲菲比较知名。

准确来说,菲菲这只狐狸在某种程度上,算得上蓝猫系列的“配角”之光。

反观淘气……

多少差了点意思。

顾淼没有贬低淘气的意思,只是想叙述一个事实。

最开始,动画是蓝猫淘气双主角的设置,淘气和蓝猫就像喜羊羊与灰太狼、汤姆与杰瑞、光头强和熊大熊二一样,属于是相辅相成的角色。

但后来大家不难发现。

淘气这个男二号,已经越来越不受重视了,地位直线下滑。

为什么叫蓝猫系列,而不是蓝猫淘气系列?

这主要是因为,原本的男二号淘气人气热度远不如男一号蓝猫,甚至混得跟配角差不多,所以才被省略掉了。

其实一开始,在龙骑团刚播出的时候,顾淼就很惊讶。

为什么是蓝猫龙骑团,而不是蓝猫淘气龙骑团?相辅相成的男二号,标题都不配提一嘴吗?

好吧!

从这一点来看,淘气确实被边缘化了,不复之前的地位与荣光。

这是原版发生过的事。

顾淼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在万宝版,他想让淘气更有人气,不再沦为蓝猫的陪衬背景板。

三千问前期还好。

但到了后期,“猫大哥”实在太耀眼,淘气的光环渐渐被掩盖。而到了龙骑团时期,淘气就彻底跌落为普通配角了。

淘气的问题,其实很早之前就埋下伏笔了。

机灵、顽皮,富有探险精神,这些人设单独来看没啥问题,但组合到一起套在淘气身上,那就有问题了。

淘气的高智商,动画里有所体现,但体现的机会略少。

淘气的小孩子气,因为喜欢探险而连累同伴陷入危险这一点,是需要着重修改的地方。

不能让他被观众讨厌。

有些时候,观众对一个动漫角色的好感,就是从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而想要破坏这种好感也简单,只需要一段不过脑子的剧情即可,或者是一处不符合人设的细节即可。

就像沸羊羊,勇敢可靠了那么多集,塑造起来的形象在短短几集就毁于一旦。

谁还记得,沸羊羊最初是一个很可靠的伙伴,只记得他对美羊羊的舔狗姿态了。

一辈子的好人,干了一件坏事就被誉为十恶不赦,一辈子的坏人,干了一件好事就被夸赞洗白。

这种事太常见了!

淘气这个角色,之所以没有蓝猫那么讨喜,或者说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没有蓝猫那么深刻,归根结底还是毁于细节。

如果把细节做好,丰富人物形象,淘气这个男二号还是很稳的,至少不会被边缘化,更不会降格为配角。

淘气真是太可惜了。

好好的双子星设定,到最后沦为绿叶配角,这或许也是许多粉丝心中觉得遗憾的地方。

连菲菲都有那么多人喜欢……

(本章完)

然后是企鹅在自家视频网站独播的《仙子请住手》,一部仙侠背景的日常风网文改动画。

这部跟以往的网文改不太一样,那就是原作并不算很火,至少在全网没多大知名度,比不上以前企鹅改编的大作。

拿哔哔阅读举例。

作为万宝集团旗下,斥巨资打造的网络平台,虽然暂时比不上业界领先的企鹅阅读,但也拥有不少精品小ip。

最重要的一点是,排行榜前列的爆火网文作品,版权交易价格昂贵啊!

随着时间进入三月份,江川的气温也有所回暖。

但令人惊讶的是,原著不温不火,改编为动画之后却大受欢迎,热度空降“国创榜”第一,成为企鹅视频当下最火的连载动漫。

这也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的沉思。

以前大家搜罗网文ip,直接扒排行榜,凡是排行榜前列的网文作品,只要不是无限诸天、同人衍生这种,统统都去问一遍。

与其挤破头,去抢一个价格昂贵还不知道具体改编效果的ip,为什么不试一下书库里那些普通精文呢?

万一能淘到第二部《仙子请住手》这样的作品,那不就赚大了?

友商们的想法,间接改变了现有网文改动画的生态环境。

有一部分剧情优秀,脑洞大开的网文,可能原作成绩很一般,但改编为动画漫画的效果,或许并不输于名家大作。

网文改动画风向变了。

据南桐所述,在《仙子请住手》动画爆火后,哔哔阅读竟然一口气卖出去了14本书的动画改编权。

这14本书,普遍都是那种本站大火,但在其他地方没什么影响力和讨论度的“普通精品”文。

但自从《仙子请住手》动画火起来后,大家想法就变了。

原来照着排行榜找书,不一定能找出适合改编动画的ip。榜单前列的网文火是火,但也不是每一部改编效果都很好。

看来,寻找合适网文改编动画的时候,不一定非得瞄准那些爆火的网文进行改编。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