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一世逍遥》
一世逍遥

第六十一章 解决

势出列:“臣愿意协助陈侍郎一同查案,清理朝政。”

沈重山暗自叹息一声,这下子可是玩大了,但还是出列道:“臣沈重山,愿意率领锦衣卫所部协助陈侍郎查案,还大明一个青天。”

陆续又有四五位官员出列,表示愿意一同辅佐陈文正,早日查出克扣赈灾粮款的朝廷蛀虫。

一咬牙决定索性一口气全说完:“天下大旱,世间百姓民不聊生,有些灾情严重的地区十室九空。臣所在户部,每年都会例行统计百姓人口,今年别说百姓数量,就连派去灾区调查的官员都失踪了数名。

慈母割肉喂子女,恶父下儿入烹锅。绝不仅仅是史书上一句空谈,而是确确实实发生在如今大明惨剧的真实写照啊。

广德殿中山珍海味,挥霍无数,可知道仅今日一人之花销放在山陕地区便可活百人。百姓要的并不多,只要能活就行,甚至都不求温饱。

出了这档子事,晚宴自然是不会再有什么兴致可言,又匆匆吃过几口,四位大将军联袂起身言身体不适,朱重八知道这时几位大将军给自己找的台阶,否则晚宴进行下去也不过是越来越尴尬罢了。

顺势结束了晚宴,起驾前往后宫,其余文武大臣则是三五成群的结伴离开皇宫。毕竟今晚之后,五天之内京城必将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到时候朝中恐怕无人可以置身事外,甚至连皇室宗亲都要牵连一串,就是不知道陛下此次的决心有多大了。

沈重山特地在宫门口等了一下陈秋雨,陈秋雨则是先与陈文正交谈良久,才缓步走出宫门。

迎面便是早已等候多时的沈重山,只见沈重山一脸愁容,抱怨道:“陈大人,怎么如此草率啊,这种事情应该事先通知锦衣卫一声啊。”

陈秋雨知道沈重山误会了,连忙解释道:“沈大人不要误会,陈文正的的是不是陈某事先安排的,而是他真的喝多,不小心叹气被皇上听见的。”

沈重山听到陈秋雨这么说,非但没有放松下来,反而更愁了:“这么说,陈大人事先一点安排都没有?那更糟了,我以为提前有安排的,至少还算谋而后动。如今看来我们更被动了。”

陈秋雨安慰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之前千算万算,最后还不是把沈大人算进天牢里去了?如今恰巧行事,我们虽然没有准备,但东厂肯定也预料不到,谁胜谁负还未可知呢。”

沈重山眉头不展:“陈大人啊,你可知道陈文正此举要得罪多少人,你怎么如此草率便将自己绑在了他这条船上,万一船沉了,你肯定要受牵连。”

陈秋雨叹了口气:“我如何不知其中险恶,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你是知道的,陈文正虽然是一部侍郎,但面对东厂和半个朝廷的反扑,绝无幸免之理,我若是不出面分担一部分压力,恐怕他必死无疑。”

沈重山叹道:“虽然陈文正是你的人,直接放弃会令他人心寒,但如此草率的选择阵营,真想不出来有什么好处,无论如何都应该好好计划一下再动手的。”

陈秋雨笑道:“怎么没有好处,好处不是近在眼前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沈重山疑惑道:“我怎么没看出有什么好处?”

陈秋雨意味深长的道:“好处就是沈大人你啊。陈文正一人人微言轻,绝不可能抵得过东厂和半个朝廷的反扑,就算加上我也无济于事,但若是加上沈大人的锦衣卫,已经误以为我们是串联好再动手的的同僚们,事情便不一样了。

至少可以稍微抵挡一下东厂的攻势,如果我不出面就是陈文正一人寻死,我拉上沈大人和诸位同僚,便多了一分安全保障。

加上今日没有表态,缺暗中支持我们的同僚,以半个朝廷对抗半个朝廷,这场仗我们还有的打。”

沈重山苦笑道:“没想到片刻时间,陈大人竟然将锦衣卫和同僚们都算计上了,真是厉害。不过沈大人是怎么确信,我会站出来呢?”

陈秋雨回答道:“其实也简单,反阉的阵营失去陈文正或许不算什么大事,但若是失去我这一部尚书,情况便真的不乐观了。

若是我出了事,锦衣卫自会少了许多靠我关系粘合在一起的盟友们,到时候纵然锦衣卫天纵之资,也是双拳难敌四手。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了我等的支持,锦衣卫再想扳倒东厂就是痴人说梦,所以我们必须不能出事,所以我猜沈大人一定会站出来。”

沈重山叹了口气:“是啊,正因如此,我猜到这是对付东厂的最后机会了,成败在此一举,若是能成千古流芳,天下太平,若是我们失败,东厂真的要一家独大了,万民也必将处于水火之中。”

陈秋雨犹豫片刻,心中也是没底,毕竟这件事对双方来说都非常突然,开口对沈重山说道:“还是得仰仗沈大人锦衣卫的办案能力,无论结果如何,我们还是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先请锦衣卫将克扣赈灾粮款的官员一个个揪出来,找到相应的罪证。

咱吃过一次亏,这次要更加小心才是,务必做成实打实的铁案,让这些官员见到证据就无法抵赖。”

“嗯,好,我这就回去安排。”沈重山本就不是拖泥带水的人,既然决定了全力出击,那五天之内锦衣卫所属官员,恐怕睡不上一个囫囵觉了,都得加班加点的查案。

索性赈灾粮款的去想并不是十分复杂,当今局势下,官员也怕现金现银不安全,都得靠钱庄周转。卖掉粮食也需要通过黑市的商人,粮食数量那么多,特征那么明显,只要肯用心查,就一定会有线索。

沈重山想起了什么,对陈秋雨说道:“楚生现在是在家修养吗?”陈秋雨点了点头:“姓名无碍,但要是想让他回锦衣卫出力怕是难了,且不谈伤势,内人也绝不会再同意他以身涉险。还是请沈大人高抬贵手吧。”

沈重山点了点头:“说到底这次还是得怪我,若不是我,楚生也不会伤的这么重,等此间事了,让他来衙门办理手续吧,脱离锦衣卫之后的事情,我也会想办法帮忙安排的。”

(本章完)

.

可就是这样,朝廷的赈灾粮款依旧被层层剥削,真正到百姓手里的十不存一。”

朱重八愤怒道:“够了!”

陈秋雨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但自己不想清醒,索性自己是皇帝,所有人都会错,但自己不会,就算自己指鹿为马,明天鹿就会被称为马,这就是权势的力量。

既然已经说了实话陈文正没有打算再顾及朱重八的面子,正所谓死当谥文正,自己这个名字似乎就是为了这一天做准备的。

“不够!”陈文正不知哪里来的胆气,或许是积压许久的怨气,又或许是数十年来的书生意气,居然一时之间不惧皇帝的威严:“陛下,在这样下去,大明危已啊,还望陛下正视天下苍生,严查赈灾事宜。”

朱重八眼前一黑,这次是真的被气到了,有些事情自己可以装作看不到,就好比长街上针对陈楚生的刺杀,又好比锦衣卫罗织东厂罪状。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天子就要体察黎民百姓呢?街头杀猪的屠户就一定要喜欢杀猪吗?治病救人的医生梦想就非得是悬壶济世?

所以就在这场闹剧之中,朱重八在善与恶的纠结中,已然下定了决心:“朕为天子,自然要为天下子民谋福祉,你所说只是,可有证据啊?”

陈文正本没想着陛下会给自己活命的机会,此时完全是意外之喜:“臣一定会查出证据的,让朝中内外彻底肃清,还大明一个锦绣江山。”

“好,朕限你五日之内,将贪墨赈灾粮款的官员名单,查出来交给朕,无论官职大小,皆可查。”朱重八的声音回荡在广德殿内,犹如阵阵惊雷。

圣人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明明是将其中的道理说尽了的,就好比台下跪着的陈文正,现在说不定一边害怕被杀头,一边期望着流芳百世。

所以世间人皆是戏子,演着一场又一场的闹剧,人人都说自己是天子,但天子又不是圣人,天子也有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四位大将军对于内政自然不会发表意见,与其说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如说因为要避嫌,不能发表任何意见。

功高盖主的刀本就悬在头顶,再参与内政,是要做什么?几位大将军可不是那群无后的阉人,难道要学那宋太祖黄袍加身不成?

朱重八不这么认为,或者说世间本就不该有这种刻板的印象。

看着台下愤慨激昂的陈文正,朱重八顿时觉得自己努力维护这大明表面的平静都是徒劳的,就非要有人做这浊世之中那唯一清醒的人。

天底下哪有那么干净的?难道锦衣卫就一点错误,一点私心没有吗?谁会相信?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