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雁门签到三年,开局灭鲜卑》
三国:雁门签到三年,开局灭鲜卑

第四十三章汉帝:刘靖,你会是她的子嗣吗?

那名将士把锦盒置于地上,先是拜见刘宏。

“皇甫中郎麾下将领常卫拜见陛下!”

刘宏看着那个锦盒,心中已经有所猜测,便直接开口。

大雄宝殿,刘宏身穿黄金色五爪龙袍,身形虽然消瘦,眼中却目露精光,正襟危坐在龙椅之上。

刘宏目光扫过殿下文武百官,目光如炬,直慑人心,然后略带威严的声音响起。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常卫的声音刚落下,殿中顿时一阵阵吸凉气的声音不断响起,刘宏沉声说道。

“朕闻之张曼成麾下有二十万黄巾贼寇,你可确定大败?”

只见常卫脸上闪过一丝敬畏之色,镇定心神,拿起地上的锦盒,缓缓开口。

“启禀陛下,张曼成头颅在此锦盒中,战报也在此!”

说着又从怀中掏出一封战报,刘宏心中已有定义,略带威严的说道。

“呈上来战报,头颅示与群臣!”

说着就有一名宦官走上前去,将战报与锦盒拿过来,战报呈与汉帝。

又将锦盒打开,张曼成的头颅便出现在了群臣面前,略带狰狞之色。

不少胆小的官员都下意识的退后两步,刚才非议刘靖的也有余悸。

刘宏拿着宦官呈上来的战报,缓缓看着,眼中喜色更甚。

当读到空营以待黄巾入瓮之时,刘宏不由得拍手叫好!

最后读到战果时,更是惊讶,刘靖等三万将士俘虏了十几万的黄巾军。

直到看完战报,刘宏镇定心神,将战报递给宦官,沉声开口道。

“战报念于群臣听!”

那名宦官接过战报,朗声便开始念叨。

“左中郎将皇甫嵩上报:南阳大捷,吾等依虎贲中郎将刘靖之计……”

随之宦官所念的战报声响起,殿中群臣的脸上不断变幻。

战报念完之时,群臣脸上均是惊色,二十万黄巾军就这么输了。

殿中无人言语,落针可闻。

不过没多久,王允面带笑意,朗声开口道。

“恭喜陛下,刘中郎如此智谋,为吾大汉之福,臣为陛下贺!”

随着王允的开口,朝中群臣中不断有人开始夸赞刘靖。

“刘中郎,智谋过人,黄巾弹指可灭啊!”

“臣为陛下贺,黄巾之乱将息!”

“刘中郎乃吾大汉之福啊!”

刘宏坐于龙椅上,心情也是分外高兴,黄巾之祸只剩广宗,略带威严的说道。

“虎贲中郎将刘靖,大败黄巾,朕甚喜!”

“待黄巾祸乱消除,朕将一同封赏!”

“刘靖征兵之事,休得再议,退朝!”

说完便转身离去,身后的宦官也是紧随其后,跟着刘宏退去。

“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殿中只剩下一道道恭送之音……

……

御书房。

退朝之后的刘宏脸上依然带着笑意,也把之前的战报翻起。

刘宏坐在案牍后,看着一封封有关刘靖的捷报,一抹喜色爬上眉头。

自从刘靖击退鲜卑开始,大汉的局势也在慢慢变好,刘宏也逐渐恢复了年轻时的壮志。

略微沉思后,刘宏镇定心神,摆了摆手,让宦官侍女退去。

环顾四周后,刘宏才对着角落沉思说道。

“出来吧!”

龙一便从阴影之处走了出来,拱手想刘宏行礼。

“参见陛下!”

刘宏心中浮现一丝期待,脸色却没有变幻,问道。

“差的怎么样了!”

龙一恭敬的站好,对着刘宏缓缓说道。

“启奏陛下,吾等已查到那女子十七年前,携带一婴儿来到并州。”

“女子十年前去世,而那孩子后来由雁门关守将收养。”

“随着那孩子长大,勇武有力,雁门关守将战死后,那孩子便成了守将!”

听着龙一的娓娓道来,刘宏的脸色变幻莫测,沉声说道。

“下去吧!”

“诺!”

龙一拱手行礼,然后慢慢隐入阴影之处,好似没有出现过。

刘宏位于案牍之后,静坐沉思,良久,这才轻声呢喃。

“应该是你吧!是朕当年太软弱了。”

“朕对不起你啊!你和他受苦了!”

“朕向你保证,定会把最好的给他!”

“这次有朕在,谁也不能阻止!”

“谁敢阻止,朕就灭谁!”

刘宏的脸色逐渐变的狰狞,语气有些冷意,不过眼中却仿佛有些泪光……

殿下文武百官,心中都有些凛然,汉帝和以往彻底不同了,充满威势,毫无半点昏庸之色。

殿下有一个吏部大臣走上前来,先是拱手一拜道。

“宣!”

不多时,一名身材矫健的将士提着一个锦盒,在侍卫的带领下进入殿中。

维护刘靖的自然也有,是那些忠心为国的官员,也有官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皇宫,承德殿。

“启禀陛下,臣有事请奏,虎贲中郎将刘靖从黄巾将卒中大举征兵,恐有不举之心!”

这个吏部大臣的声音刚落下,旁边王允冷哼一声,然后开口道。

“启禀陛下,黄巾只是被张角等贼人蛊惑,实乃我大汉百姓!”

……

正在朝中官员吵闹之时,外面有人传来急报。

听到“急报”两个字,殿中顿时安静下令,刘宏看着争论的官员停嘴,这才开口道。

王允的话语落下,直接将那吏部大臣惹怒,回声说道。

“启禀陛下,黄巾贼寇怎可轻易成为官军,虎贲中郎将刘靖定是昏庸!”

“常将军,有何事急报!”

“启禀陛下,南阳大捷,黄巾大帅张曼成伏首!”

“启禀陛下,黄巾……”

朝廷中就这样吵了起来,各舒自见,诋毁刘靖的自然有,多是些眼红刘靖的官员。

“启禀陛下,虎贲中郎将刘靖忠心于汉,于黄巾降卒中征兵也是为了黄巾战事,请陛下明鉴!”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