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

第四百四十七章 郑家庄的年礼

佳音赶紧咧嘴,给老娘看看她的一口小白牙。

她虽然用不惯这里的杨柳枝和青盐,但每晚在空间里可都是努力刷牙。

她可不想体验这个世界的土法拔牙!

这段时日,佳音白日里玩耍,夜里可是没偷懒,一直在空间里忙碌。

她怕苗圃用的太勤,会耗费地力,所以大半青菜都是种在那几亩普通田地里。

也就是实在嘴馋,才在苗圃育苗催熟几十棵西瓜和香瓜罢了。

蒸大枣馒头,包冻饺子,打粘糕,炸麻花和油糕,炸肉丸,蒸豆包……

妇人们恨不得不睡觉,白天黑夜的折腾各种吃食。

以前日子不好过,就是想折腾都没这个机会。

如今家里不缺粮食,更分了年底的红利银子,荷包鼓的都要炸开了。

不多做点儿好吃的,简直对不起这份好心情!

碎金滩的学堂终于放假了,淘气小子们疯了一样的,村里村外撒欢儿。

蒋先生没有家人,过年还是要留在新村。

但李家早有话留下,让他到大院儿过年,什么都不用准备。

各家也是争相恐后的往学堂送东西。

你家炸了肉丸,让孩子送去一盘子,我家蒸了枣糕也必须送几块!

蒋先生带了小书童古力,每日真是吃不完的吃。

于是好好的挺拔俊秀先生,才几日功夫,就生生被喂得往“油腻”俩字靠拢了。

幸好蒋先生醒悟的快,赶紧跑去温泉山谷,天天练习“狗刨”。

这般总算是成功的保住了他的形象……

同样,为了保住形象的可不只蒋先生一个,还有佳音这个小丫头。

最近每天,她都给大伯的酒楼送七八筐菜和一筐果子。

大伯就算忙的厉害,晚上不能回来,但总会让家欢这个新婚的侄儿回来。

于是,佳音几乎每天都能收入一笔现银。

加上村里的分红银子,义父那份儿也都给了她,简直让她高兴的睡觉都能笑醒。

白日里,若不是时刻紧紧抿着嘴巴,她都怕笑出声来,变成一个小疯子。

腊月二十八这日,村里杀猪。

猪舍那边的大白猪们,公猪为周围十里八村贡献了无数子孙,母猪则生了二十多个小猪仔,如今也长大够杀了。

村长等人一商量,决定杀两头,彭家和刘家都要送一些不说,还要给侯爷留一条猪腿,连同李家的青菜和果子一起送进宫里去。

于是,这一早,两头大肥猪就被按到了木案子上,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了。

不等小子们哄抢猪尿泡,叶山和冬梅就赶车从郑家庄回来了。

昨晚他们送了水云和水灵回去,佳音这个小东家,对庄户自然要有所表示,于是,她就把赏赐倒腾出来,随车一起带走了。

佳音没去过郑家庄,不知道那边缺些什么,但过日子无非是衣食住行四个字。

所以,她把先前采买的细棉布,装了十六匹。

空间里辛苦养大的大肥猪,也抓了一头。

外加酒楼那边拿回的海鲜也装两桶,额外还有赏银二百两。

这些东西不多,却是她的心意。

水云和水灵拎着烤鸭,穿了新袄裙,头上戴了崭新的银翅蝶,高高兴兴回家过年去了。

显见郑家庄对主家很感激,因为叶山和冬梅带回的两辆马车几乎要装不下了。

一箱子各色毛皮,两只马鹿,两只野猪,两对儿熊掌,野鸡六对儿,野兔子六对儿,普通母鸡一笼子,大红公鸡一笼子,鸭子一笼子,大鹅一笼子,活鱼两桶!

鸡蛋两桶,鸭蛋一桶,鹅蛋一桶!

还有各色干蘑菇两袋子,花生瓜子两袋子。

红豆、绿豆、黄豆,饭豆各一袋子。

除了这些还有几本账册和一个一尺见方的小箱子……

村里众人都来帮忙杀猪,看在眼里,真是羡慕之极。

村长大叔笑道,“福妞儿这庄子可真是不错,起码都是勤快人。田里种的,水里游的,家里养的,都这么齐全!”

“是啊,”赵叔应道,“这庄子里还有打猎的好手,你们看马鹿和野猪,都是射穿了眼睛。”

李老太不想众人太关注郑家庄,就赶紧张罗着把东西往院里搬。

如今空间里大丰收,过几日正好是收割的好时候。

不但足够家里送礼,还给义父也备了一份,甚至她还盘算着变现,换点儿白胖可爱的银锞子!

佳音含着两颗蜜饯,两腮鼓鼓,动来动去,不时吐出一颗果核,笑的大眼睛眯着,真像松鼠一样。

陶红英忍不住点点闺女的脑门,“年前让你再欢喜几日,年后把点心和蜜饯都断了。你不怕胖成球,也要小心烂牙啊!”

陶红英也是说道,“中午要蒸大枣馒头,炖酸菜大骨。你不累的话,跟我搭把手。”

佳音点头,痛快应了下来,“好啊,听奶奶的。我还给义父准备了一些,让义父给皇伯伯送去。”

文娟坐在一边,听着祖母和婆婆、婶子们商量,只在问到她的时候,才会笑着应一句。

这会儿眼见大伙儿都在征求小姑子的意见,她忍不住好奇,脸上就带出来几分。

文娟赶紧点头,“娘放心,我嫁进来就是咱们家的人了,咱们家比任何人都重要。

文娟红着眼圈笑了,应道,“好啊,四婶多教教我,以后我起来做早饭。”

“你刚成亲,正是贪睡的时候呢,不用你早起做饭,中午和晚上搭把手就行了。”陶红英顺口说了一句,却闹得文娟红了脸,她赶紧起身,说道,“我去烧壶茶水过来!”

众人见她害羞,落荒而逃,都是哈哈笑起来。

文娟这才明白,应道,“多谢娘,我知道了。”

“放心,有什么不懂就问,以后都是一家人,不要客气。”赵玉茹趁机提点儿媳妇,“咱们家没什么乱七八糟的规矩,只有一点,你一定要记住了。就是家里的事情,和谁都不要多说,即便是你的父亲,明白吗?”

可惜,陶红英根本不吃这一套,打定主意要断闺女的“快乐源泉”!

一晃儿又是七八日,小年都过了,各家各户的房顶都是炊烟袅袅,灶间里的灶火整日不断。

“我爹有小妾,有我那个庶出的弟弟,以后还会续娶正妻,也许还要生子女。而我只是一个出嫁的闺女,我对得起良心,不忘尽孝就行了。”

这话说的众人都跟着心酸,李老太拍拍文娟的肩膀安慰道,“说得对,是个好孩子。”

赵玉茹见了,就给儿媳解惑,“之前,侯爷送了福妞儿一个庄子,那庄子上有能工巧匠。即便是冬天,青菜果子一类,经常送来。这些东西还算新奇,所以家里准备做年礼。”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