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第一世家》
大唐第一世家

第1781章 经受过了环切手术洗礼的大唐皇太孙册立(求订阅求票)

让这小子去给皇太孙当老师,你也不怕把你家亲儿子带飞到歪出天际?

“……太子殿下,非是臣有意阻挠,只是觉得……觉得程三郎乃是武臣,若是为太孙之师,实在不妥当。”

看到这位朝中的重臣那副火急火燎的模样,李承乾心中暗乐,自己早就有先见之明。

一干臣工们都纷纷上前恭贺皇太孙李象,而李象也像个小大人似的,一一回应。

程处弼看得也甚是欣慰,大唐终于多了一个不太一样的皇帝继承人。

这位大唐皇太孙,可是经受过了环切包皮手术的洗礼,滑板现如今已然耍得甚是熟溜。

太孙太傅之职,李承乾也已经反复盘算了许久,觉得不是很稳妥。

毕竟处弼兄虽然在剑南道干过几仗,可在武略方面,远远不处那些大唐名将。

但是有一个职务,李承乾至少有八九成把握,父皇不会反对,群臣也无法反对,那就是太孙太保。

太师教文韬,太傅教武略,太保护佑其安全。前两项,都肯定会有那不少人叽叽歪歪。

可是太保之职,对于处弼兄而言,绝对是无可争议的。

想想自己一家老小,都正是得益于处弼兄呕心泣血的出力。

在所有人都不乐意相信他敏锐的判断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努力,做了无数的准备。

这才让自己得以在生死边缘被拉了回来,而自己的妻子还有李象,同样也是处弼兄以身作饵,得以保全。

再者,昔日自己腿疾不愈险失太子之位,正是处弼兄出手,这才得以恢复体健。

而若非是处弼兄出手,怕是当时难产的苏氏,还有象儿……

总之,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比处弼兄更有资格当这个太保?

至少在太子李承乾的眼中,没有人比处弼兄更适合这个位置,没有人。

“孤意欲向父皇上奏,请父皇下旨,拜东阿县侯程处弼为太孙太保。”

“……太孙太保?”杨师道下意识地又朝着那程三郎看过去,又扫了一眼这位语气十分坚定的太子殿下。

唔……太孙太保,不是太孙太师,又或者是太孙太傅,好像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毕竟根据侯君集谋弑太子一案,程三郎可是在其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才令太子一家幸免于难。

以陛下对程三郎的厚待,兴许还真没问题。

就在杨师道胡思乱想的当口,李承乾取出了自己早就已经写就的奏折,郑重地递到了杨师道的手中。

“杨礼部回东都复命,代孤上奏……”

杨师道赶紧恭敬一礼,双手接过了太子殿下的奏折郑重答道。

“臣谨遵太子教(唐代太子的命令称为教)。”

#####

李世民立身于文成殿内,由着宦官给自己穿戴朝服套装。

此刻算算时间,距离那奉命往长安传旨,册立皇太孙的杨师道也该回来了才是。

也不知道李象那个乖孙,知晓了这个好消息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想必就他小小的年纪,怕是还不太明白,皇太孙的意义所在。

李世民不禁咧嘴一乐,话说回来,这个时候,距离儿媳妇苏氏生产的时间也应该不远了。

真不知道这位给力的儿媳妇,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是两个孙子,还是两个孙女,又或者是一男一女。

“陛下,时辰快到了……”就在李世民思想走神的当口,赵昆小声地提醒了一句道。

“嗯嗯,走吧,今日,还有一件大事要做。”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大步行出了文成殿,继续疾步前行,朝着那贞观殿行去。

嗯,小兕子恳请父皇在宫中多多锻炼,少乘轿辇,多多步行。

摸了摸自己那这段时间不再乘坐轿辇而略微缩小了点的肚子,李世民不禁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

不愧是自己的爱女,时时刻刻都关心着自己这位亲爹的身体。

就在李世民朝着那贞观殿快步行去之际,今日特地换上了一身崭新朝服的程咬金。

此刻正洋洋得意地跟一票老伙计在那里吹牛打屁。

之前,陛下就已经隐隐地透露过了消息,让程咬金有个心理准备。

对于心理抗压能力,程咬金说自己第二,绝对没有谁敢称第一。

但是这并不妨碍程大将军心中美滋滋,毕竟,能够成为太子太保,这可是光耀门楣的大事情。

同一时刻,杨师道终于看到了那洛阳城,忍不住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太子的奏折。

而且,自己的日记里边还记载着这位熊孩子皇太孙不少的黑历史,这种爽感,简直不足以向外人道也。

只能自个偷着乐而已,程处弼乐滋滋地看着那李象。

这可是程三郎,他是什么样的人,太子殿下难道你不清楚吗?

虽然他能干事,但是也能搞事,这位令陛下提及他的名字就觉得脑壳疼的程三郎。

顿时眼前一黑,差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搞定了册立皇太孙的仪式之后,杨师道也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浊气,这毕竟是大唐第一次搞这种事情。

看到了他把目光投来的时候,还冲这小子翘起了大拇指以示鼓励,这让李象越发地昂首挺胸。嗯,是个好小伙子。

而李承乾终于抽得空,与那杨师道来到了一旁。

李承乾的目光一扫,就看到了那位正冲李象翘起大拇指直乐呵的程三郎,毫不犹豫地沉声答道。

“殿下莫非意属程三郎?”

“嗯,正是程三郎,怎么?”李承乾点了点头笃定地答道。

“这,这怕是不适合吧……”杨师道抹了把脑门上冒出来的冷汗,心里边狠狠地卧了一大个槽。

“敢问杨礼部,不知我父皇,可曾有意为太孙择师以教之?”

“这个,臣倒是未曾听陛下言及,殿下既有此问,莫非殿下心中已有人选不成?”

早就已经猜到,想要让处弼兄能够成为太孙三师之一。

就只能选择一个那些斯文人都不乐意去当,也最不容易被他们反对的。

“其中的一个人选,已然有了。”

杨师道狐疑地扫了太子一眼,顺着他的目光朝着那边看过去,就看到了那位大唐朝野相当有名的年轻一代妖蛾子之王程三郎。

看着那不远处,完美地展现着皇太孙风仪的亲儿子,李承乾眼中满满的尽是欣慰与慈祥。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