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在2004年开始》
重生在2004年开始

第398章 编写一套数学体系教材

各种习题集!

为了让学生提高考试分数的。

“所以,你不会想要我来编写一套教材吧?”

没有任何人能够反驳的事实。

“嗯,所以你想要我去研究数学?”

韩雨菲对数学的研究,一直都没有放弃,当然,现在事情太多了,花在数学上面的时间自然就减少。

花了十个亿,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必然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益。

不仅仅在经济上面,在科技上面的影响将会更加的大。

一切学科的基础是数学!

数学的强大,必然会带动和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这一点是很肯定的事情。

韩雨菲微微的翻了个白眼,陈伟现在就跟个暴发户似的,不对,他本来就暴发户。

而且还是骤然乍富那种。

一下子钱太多,找不到地方花那种。

当然了,陈伟愿意花在支持科研上面,韩雨菲还是很欣慰的。

抛开陈伟如同暴发户的做派而言,他的这个想法,还是让韩雨菲觉得挺不错的。

韩雨菲毫不自傲的讲,她属于当今世界在数学领域研究走在最为前列的那批人。

可以是,韩雨菲他们这批人,代表着人类最强的数学能力。

他们是道路的开辟和领路人。

作为走在人类知识前列的探索者,在探索未知的同时,也要向后来者指引道路。

提携后进,是不少人经常喜欢干的事情。

以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让后来者能够少走弯路或者说能够让后来者走上一条好路。

不像是他们,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路,得要自己来开拓。

可能刚刚开始的时候,路就只能够容下一人通过。

在大家不断的努力之下,路变得越发的宽广,从一条小径成为了乡村路,在到县道、省道、国道、高速。

让后来者,能够快速的追上开拓者,让他们一起加入到开拓的行列当中来。

如此的话,随着开拓者越来越多,是不是科技的发展速度就会变得更加快呢?

韩雨菲理了下垂下的刘海,沉吟了一下道:“的确,我们缺少好的教材。我来牵头这个事情吧,相信他们对于这个事情,也会感兴趣的。”

有的事情吧,就缺一个牵头的人。

韩雨菲在国内的数学界,现在也算是有着这样子的资格了。

资历和实力,一直都有着相当高的关联性。

之前韩雨菲证明了黎曼猜想,让她在数学界的地位,飞速提升直接到封神的程度。

要不是因为韩雨菲现在才是十七岁,封神做祖那一点问题都没有。

做祖这个事情吧,大家都还有着点矜持。

一个小姑娘,都这么的厉害了,那自己等人这算怎么回事呢?

反正吧,大家心里面承认韩雨菲很厉害,也对韩雨菲的期望却是相当高,希望韩雨菲能够带领华国成为真正的数学强国。

数学强,则科技强!

没有数学基础的“科技大厦”,地基是不牢固的。

大厦越是高,地基的问题就会越严重。

现在好多人的心态就是,心里面承认韩雨菲厉害,可面上却是板着脸,不去主动的搭理韩雨菲。

谁还不是个天才呢?

可是,韩雨菲主动找上门寻求上些帮助什么的,那答应得比谁都快。

人嘛,不都这样?

陈伟:“这会不会让你太累了?”

现在说这话,是不是显得太虚伪了一点?

陈伟也承认,自己有时候,的确挺虚伪的。

心里面想着,嘴上却说别的。

口是心非的人,陈伟绝对算。

陈伟也没有办法,谁曾经还不是一个诚实、善良、友爱的好孩子呢?

只能够说,社会太复杂,人长大了,很难再保持住那个曾经的自己。

韩雨菲:“还好,这个事情,可以多找些人来参与,我们主要是做好审核。”

对数学,韩雨菲自然很熟悉,不仅仅熟悉,还有着很深的理解。

要说对数学的理解,在全球范围内,根本就找不出人敢说比韩雨菲强的人。

当然,韩雨菲也不敢说自己就数学界全球第一。

这太不谦虚了。

谦虚使人进步,韩雨菲可想要一直都进步下去,必然是不会去骄傲自满。

数学研究,是一个需要灵感的研究。

韩雨菲倒是没有觉得自己现在的研究状态有什么问题,有了灵感的时候,就研究,没有灵感的时候,就等待。

韩雨菲愕然的看向陈伟,的确,华国需要有这么一套数学教材。

现在市面上的数学书都是些什么东西?

可这种靠随机产生数学家的模式,显然不合适的。

正在就食的韩雨菲很是奇怪的看了眼陈伟,数学的重要性不用谁说,这是公认的事情。

这叫做顺其自然,不强求。

陈伟:“数学当然得要研究,可我觉得吧,最为重要的还是培养更多的数学人才。从青少年就开始培养他们对学术的兴趣。”

现在华国的数学教育,真的就完全靠那些天资卓越的天才在进行支撑。

我们得要有意思的去引导和培养数学家的产生。

“我希望恒通中学是能够在教学模式上面进行新的探索。当然,教学模式上面的改变,也是得要有好的教材来进行支撑。”

“我们需要一套,从初级数学到高级数学的全新教材,这一套数学教材,可以深入简出的让学生了解数学,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有趣的。得要构建一个完全的、能够被学生理解的、有趣的数学体系。”

这说实话,具体原因很多,结果都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无论因素有多少,数学教育绝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你要是愿意的话,自然是可以参与进来这个事情。我是这样子想的,最好的数学教材,就得要最顶尖的数学家来进行编写。你认识的数学家多,要不,由你来牵头搞这个事情?放心,钱什么的,都是小事情,十个亿来编写教材,这够吗?”

如果用十个亿来买一套适合华国的数学教材,陈伟觉得是一件特别值得和有意义的事情。

可能一百个天才里面,有一两个天才对数学表现出来兴趣。

也就因为我们人口足够多,天才也足够多,才是显得好像数学这块,看起来还行的样子。

北俄的数学为什么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