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河洛传说》
河洛传说

第15章治水大业

大禹缓缓道:“治水如治国,治水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其实治水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天时,是指要熟识昼夜、阴晴、寒暑、四季、风云雨雷电的变换。”

大禹见洪水涨势凶猛,终日愁眉不展。治水十数载,洪水依旧如针刺一般深深的刺痛了他的心。

想起父亲当年费劲千辛万苦,也未能完成的治水大业。这项艰巨的任务如今一直压在肩头,沉重的让人窒息。

十数年来,三过家门而不入。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驱退天下洪水。可惜天不从人愿!

“与洪水猛兽相斗,便如两军对垒,丝毫来不得半点疏忽。常言道,两军对阵,粮草先行。要想治水,靠的是军民同心,同舟共济。若粮草不济,则会军心动荡,民心涣散。所以治水,首先要解决的是粮道的畅通。若陆路不通,便行水路。要想打赢这场仗,不可急于求成,要靠军民的决心和毅力,与军民目标一致,意志统一,才能拥有长久的战斗力。”

“其次,是要知己知彼,每到一处需定高山大川,熟识天下河川走势。要谆谆诱导,奉行疏浚之法,引导洪水入海。”

大禹毫无避讳的阐述了治水的要诀,又将多年来治山、治水、划分九州等经历详尽道来,都是自己的治水经验和心血结晶。比之十年前的治水之策,更加的完善通透。

齐天听的心潮澎湃,心中忍不住的喝彩!

回想起这些年治水的艰辛历程,大禹回忆起父亲鲧治理洪水之时,曾经私下对他讲过一个绝密的传说。

在天地未分之际,西昆仑山诞生了一位最古老的生灵,创始元灵。

相传他比天地更为古老,更拥有无上灵力,堪称万物之祖。

它所修行的岁月早已不知时日。在它即将涅槃之际,将平生耐以修行的造化神器化为四样法器,分别传给了座下四大弟子,以防于毁天灭地之时能弥留生灵。

大弟子鸿钧老祖得造化玉蝶能破物重生;

二弟子灵宝道人得旱天铃能知过去未来;

三弟子女娲娘娘得五彩灵石能造化万物;

四弟子陆压道君得月光宝盒能穿梭时空。

其座下弟子凭借着创始元灵流传下来的神器,勤苦修习,开山立派,已然成为各界之祖,天地之柱。

创始元灵徒子徒孙不计其数,拥有大神通者更是数不胜数,单论其徒孙盘古开天劈地之举便是功盖万世的不世功业。

自天地初开之后,天清地浊,万灵丛生,天地轮回,日月流转,物以类聚,历经过无数次的战乱,以天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为界逐渐形成了巫族与妖族两股相互制衡的力量。

巫妖二族,妖族主天,巫族主地,平分天下。妖族以天帝帝俊和东皇太一为首,其下更有十大妖圣和万众妖灵,众妖灵盘踞于九天之上的天庭,尽享钧天之乐。

巫族之中,以十二祖巫为尊。当年盘古开天身殒,十二道精血化作十二祖巫,帝江、句芒、蓐收、共工、祝融、天吴、强良、龠兹、烛九阴、奢比尸、玄冥、后土,每一位都拥有通天彻地之能,与妖族旗鼓相当,共分天下。

巫妖二族素来互不侵犯,互不往来,天地之间一片祥和。直到有一天,天地间孕育出了两幅鬼神莫辩的图案。

纵观这两幅图案,图画景致略显单一,格局稍显迷乱,似乎看不出有何奇特之处。但传闻它与创始元灵的造化神器同出一源。四大神器法力无边,早已倾倒众生。天地间能与四大神器相媲美,甚至更加优胜的宝物,怎能不让人徒生觊觎之心?

从此,天地之间风云再起,巫族与妖族之间,为了河图洛书彼此明争暗斗。却不曾想,这两幅图案阴差阳错辗转流落于河洛之地。

昔日伏羲氏偶得灵星图,又得龙马与神龟相助,从黄河与洛水中分别背负图书而出。

伏羲氏得图书之助而称王天下!久而久之,天地之间便有这样一个传言,得河图洛书者得天下!

单只这个传说就引来无数人为之争斗,多少人为之癫狂,趋之若鹜!巫族与妖族为了河图洛书更是势成水火。

终于有一天,巫族的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为了争夺河图洛书大打出手,水火不容令天地变色。

最终导致河图洛书被妖族所得,从而引起了巫族与妖族的一场惊世之战。

那一战何其惨烈!那些曾经在天地之间唤风唤雨只手遮天的先贤们,却鲜有人能逃过此劫。

妖族的天帝帝俊,东皇太一以及十大妖圣相继战死。

巫族则更加惨烈,巫皇后裔就此殒命,巫后嫦娥飞天奔月。十二祖巫之中,除了后土娘娘以身化为六道轮回,其余诸位全部阵亡!

经此一役,巫族尽数被灭,妖族从此一蹶不振。

如今知道河图洛书下落之人,恐怕已不足一掌之数。

大禹向来行事果决,此刻却始终难以有所抉择。毕竟这个秘密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关系到整个王族的兴衰,关系到整个华夏的命运。

(本章完)

.

如今满头青丝已现白发,对亲人的思念却更甚从前。

洪水无情人有情,相思难断情难舍。

大禹面露愧色:“承蒙如此夸赞,受之有愧!”

齐天心中明白,大禹在为水势高涨而烦心,便道:“都说摄政君治水有方,不知能否亲耳恭听摄政君的治水高论呢?”

“摄政君,你早出晚归,日夜操劳,这么晚了为何独自坐在这里?连真窥、横革也不在你身边守护。”

夏天是雨水泛滥的季节。接连几天的大雨,让龙门山的水势日渐高涨,水患日趋严重。

何日才能驱退洪水与亲人一家团聚?

难道只有得到那两件至宝,才能完成治水大业?

得河图洛书者得天下,寻找河图洛书,必定会招来舜帝的猜忌。

齐天见大禹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走到大禹身旁坐了下来。

“治水十数载,走遍华夏大地,依然难以驱退眼前这洪水猛兽。这一路山高路险,水深桥断。将士们早已人困马乏,饥肠辘辘。满山的军民跟着我受苦受难,我心难安!”

“摄政君,何需如此忧思!我常听姜莱姐姐讲,你是位治水英雄,跟着你就一定能驱退天下洪水。”

大禹坚信人定胜天,人力终究可以战胜天灾。可在滔天洪水面前,大禹的心也开始随着洪水的浪潮起伏摇摆。

无论是人力,还是神力,能够驱退洪水便是最终目的。

“地利,便是要时时掌握地势的高低,水路的深浅,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道路的宽广、狭隘,等地理条件。”

“人和,是指不仅要善待军民,更需要军令如山,赏罚分明。这样的治水大军才有战斗之力。”

当年父亲何尝不是为了河图洛书,才招致横祸。

舜帝的心思谁也无法揣度,就算他心胸豁达,明白自己找寻河图洛书的意图。但承天下之重,舜帝是绝不会允许自己掌控的天下出现任何异端的。

大禹苦思冥想殚精竭虑,依旧没想到任何奇谋妙计,一夜之间徒增了些许白发。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