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那年1981》
那年1981

841 小狗也很累

这块金字招牌,让一个在酒厂当临时工的青年也就像镀了金一样。

不管他真实的经济状况有没有发生改变,至少他现在的这个身份,娶个漂亮媳妇不成问题。

甚至跟俞培华家关系密切的亲戚家的孩子,俞培华都能给他办成厂内合同。

尤其是年轻人,一旦不上学了,除了偶尔有那么几个去当兵之外,其他的立马就是选择进城打工。

到今年为止,还在村里务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可能大多数的村民还浑然不觉,但是在大仓眼里,村子已经开始显现出被掏空的那种趋势来了。

而且你干的好了还有升职的可能,甚至以后还可以签订长期合同。

像县酒厂发展的这么快,效益这么好的企业,如果签了长期合同的话,基本上相当于正式工人。

那简直就是因为俞培华当了干部,他的亲戚朋友也跟着鸡犬升天。

男人家的亲戚朋友跟着沾光,玉芬看在眼里肯定也是很不平衡。

自家也不是没有亲戚朋友吧?

而且梁家河村,他们家的亲戚朋友知道他们两口子在酒厂干的好,很有实权,说了算,来找玉芬的人也不少。

玉芬也就通过男人安排了那么几个。

果然,这几个进了酒厂的姓田的年轻人,也立马就像镀了金一样。

毕竟成了县酒厂的工人嘛,回到村里的时候,看那气质和言行举止,完全跟原来在村里的时候不一样了。

俨然就是一个已经分配了工作的大学生。

肯定也就惹得十里八村的媒人上门,给他介绍对象。

甚至有闺女的人家,自己毛遂自荐主动上门要求把闺女许给对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村里其他的村民看到玉芬这么能办事。

在那么好的企业上班,两口子还很有实权,于是纷纷效仿。

他们也想找玉芬走走后门,求玉芬把他们家的孩子给弄到县酒厂里面去上班。

因为他们两口子平常上班比较忙,村里的人真正下决心去到他家去,也未必能够正好找得上她们。

至于到酒厂去找,他们更没那么大的勇气。

据说酒厂的保卫人员不会让无关人员随便到厂里面去。

好容易盼着玉芬回村来了,那些很多日子就憋着劲儿想要求她办事的村民,肯定就跑到大仓家来找她。

弄得大仓家里乱人很多。

本来左邻右舍,这些姓梁的近支来帮忙的人就不少。

又添了一些其他无关的人员,搞的玉芬很烦。

但是,毕竟她参加工作也没有多少年,还没有养成“官大自奸”的那种思维方式。

对村里人还保留着大部分以前的那种感情。

虽然现在自己不在村里住了,但是好容易来找到自己,自己也有能力给给老少爷们办点事,她们求到自己头上,但凡能够帮得上的,她肯定能帮则帮。

反正每一波来找她的老少爷们来到,她都要带着这些人到大门外边去。

听他们把自己家的情况说完,她就会到车上去拿出一个小本子,把对方的情况记下来。

答应回去以后看看还有没有工作岗位,有的话能安排尽量安排。

就这样,来求她办事的来了一波又一波。

弄得她帮着干活也没干多少。

虽然没干多少活,但她自己却还觉得今天差点累死。

塔读,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等到下午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来贺喜的亲戚朋友都走了。

大仓一家一个个也是感觉累得够呛。

甚至连大仓和英子的两只小狗好像都很累了。

下午的时候吃了奶,睡得格外香甜。

因为,但凡那些来喝百日酒的女眷,总要到英子的屋里来看看两个可爱的小孩。

虽然这两只小狗不需要跟客人寒暄让座什么的,但是,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老娘们儿,都要一边欣赏一边各种赞叹,抚摸,甚至亲他们的小脸。

说实话这俩小狗也比较累。

大多数的亲戚朋友走了以后,大家才算是稍微松了口气,才有空先坐下歇会儿。

玉芬走的比较晚。

她虽然来的很早,来到就开始帮着干活,但是活儿没干多少,也没有时间跟英子说说话。

现在好容易忙活过那一阵去了,这两个从小关系就最好的闺蜜肯定要坐在一起,说说知心话。

看到玉芬现在的状态那么好,脸色红润,精神焕发,而且明显的发福了。

说到俞培华的时候,她的话里话外满满的全是崇拜。

她告诉英子,俞培华因为以前犯了一次错误,他也接受教训了。

现在完全跟以前不一样了。

除了出差,但凡回来,都是会早早的下班回家,甚至主动下厨房做几个好菜,一家人坐在一块儿吃顿饭。

反正在玉芬的嘴里,俞培华现在既是一个工作很努力,事业很成功,又很顾家的好男人。

看到玉芬满脸幸福,过得好,英子也算是放心了。

当然她的所谓的放心,只不过是表面上的。

其实,她怎么可能放心的下。

晚饭后她一直在想心事。

主要就是想玉芬的事,想玉芬今下午跟自己说的那些话。

到了晚上的时候,一直到很晚了,大哥才醉醺醺的从爷爷那边回来。

中午的时候,他只能做服务员招待几位贵客。

作为家里的主人,因为有爷爷在,当孙子的就没有资格上桌。

毕竟上午的百日酒是正式的宴席嘛。

到了晚上,就是厨房里那些大厨们,以及左邻右舍帮着干活的,让大家大吃一顿。

爷爷的拜把子兄弟林青山既然来到了,肯定要在家里住几天。

姜老将军好容易到农村来过过乡村生活,好容易见上神交已久的,一根筋差点把孟安民给颠簸致死的老英雄。

他也不急着走。

本书首发:塔读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孟老跟他一样,也是要在农村住几天。

这四个喜欢吹牛逼的老头约定,到晚上咱们继续斗嘴,有好多事情还没掰扯完呢。

晚上的这顿酒,大仓除了要到帮忙的厨师等人那几个桌上去感谢一番之外,就回到爷爷这屋。

到晚上这并不是正式的百日酒了,他才有资格到桌上来陪着几个老家伙喝酒。

别看这四个老家伙从中午一直喝到下午,然后下午的时候擦了桌子另上菜,又摆上一桌。

但是他们还是保持着连续奋战的老传统。

而且战斗力都还很强。

大仓陪着这四个老家伙喝了半个晚上,差一点儿都陪不了他们。

最后喝得脚步不稳的回来睡觉。

至于那四个老家伙在爷爷的炕上,今天晚上躺下他们也睡不着,肯定还得斗嘴到天亮,这些大仓就不负责了。

家里的孩子一旦不上学了,做父母的但凡能够从七大姑八大姨当中,或者挖空心思想想自家还有没有八竿子拨拉不着的好亲戚。

为的就是能够找到一个后门,给自家孩子谋个好工作。

十里八村长得漂亮的大姑娘可以说随便他挑选。

没别的原因,因为人家在一个那么好的单位上班,而且他的亲戚还是厂里的副厂长。

当然,通过走后门进厂的基本上都是临时工。

这几年,进城的农民越来越多。

现在玉芬回村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就是因为这两年俞培华在县酒厂干的风生水起,现在已经是厂里的副厂长兼销售科长。

而玉芬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了后勤处的副处长。

现在整个县酒厂除了厂长,在厂里说的最算,最有权势的就是俞培华。

但是临时工跟临时工不一样。

你到一个建筑工地干临时工,这是最档次最低的工种。

但是你如果到县酒厂这么好的企业当临时工,说实话,回到村里,给他介绍对象的媒婆都会纷纷上门。

论资排辈的话,他在几个副厂长当中排最末一位。

但是,他却是手里最有权力的副厂长。

这就相当了不起了。

因为你签了厂内合同,在工资以及各种福利待遇方面都比临时工要高。

因为手里有权了,俞培华老家的亲戚朋友找到他,求他给家里的孩子找个活干。

他大多数都能够满足对方的要求,把亲戚朋友家的孩子给弄到酒场。

虽然在厂里所有的几个副厂长当中,俞培华的资历最浅。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