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咱也说大宋》
咱也说大宋

第三十五章 王景 ,我信任你

听到赵匡胤毛素自荐,众人想起被孟昶所杀的赵季礼,心说这又是一个想哗众取宠的角色。

对于众人不信任的目光,赵匡胤毫不在乎,柴荣从他镇定自若的表情里,相信他赵匡胤能替他办好这件事,当即命令他星夜疾驰,到四州前线,做实地考察。

赵匡胤冒着酷暑,马不停蹄到了秦州前线,他亲自实地考察,根据后蜀的排兵布阵之法,绘制出完整的作战地图,并把所有的战争因素全部整理出来,写出最真实的战争实况。

战争虽然不会因为孟昶杀了赵季礼而按下暂停健。但是赵季礼被杀,极大的刺激了后蜀的前线将士。

955年六月初五,已经到了夏天,烈日的骄阳疯狂的烤炙着战乱不堪的大地,风中都是焦土的味道……

后蜀大将李廷圭领兵到凤州东北威武城,威武城乃是前蜀王建所建,分为内外两城,此处人迹罕至,树木参天,地形复杂,适合设伏。

赵匡胤的最后结论让柴荣最后下定决心,无论酷暑严寒,不见输赢,绝不罢兵,并积极运送粮草。

柴荣和赵匡胤的一唱一和,众人认为他们两个年轻气盛,不撞南墙不回头,等着看他们的笑话。

王景见皇帝不但不撤军,还送来大批给养,本来失去的信心瞬间又被点燃了激情,既然皇帝信任我,我又如何不能为皇帝拼尽全力。

王景有了这种想法,自然动员手下的军卒,吃着皇帝刚刚送来的粮食,军士们明白,如果撤军,就是打了败仗,别说赏赐,就怕是回到开封也得低头走路。

王景一番动员,再加上天气转凉,瘟疫也渐渐遏止。军士们都憋了一股子劲,我们是在收复失地,拯救黎民百姓,岂能在自己的家门口吃败仗,丢人现眼。

战争的转机来了,王景一股子韧劲,击溃后蜀来犯之敌,并俘虏了三百人。

虽然是一场小胜,大周军士的颓丧之气一扫而空,相反后蜀的孟昶因为失败而极大振动,赶紧加派人手,增援李廷圭。

皇帝派人来助战,肯定带来了丰厚的战略物资,还有奖赏,李廷圭等人大受鼓舞,思考再三,李廷圭终于制定出下一步作战计划。

往上数三代,李廷圭的祖上肯定是丐帮传人,他制定的计划名字就叫“分进合击,关门打狗!”

至于如何关门,他早已胸有成竹,至于狗!就是这无数大周军士。

其实,计划说白了,就是以凤州为中心,在凤州周围利用有利地形,把大周军士包围在凤州周围,切断大周运粮通道,等到军中无粮,打狗的机会就来了。

(本章完)

.

李廷圭知道周军前锋肯定会从这里经过,当即在树林中设伏,茂密的原始森林遮住了炎炎烈日,也挡住了蜀军的踪迹。

周军将领濮州刺史使胡立带领数百余骑兵经过陈仓古道前来巡视情况,正好进入李廷圭的伏击圈。

柴荣怎能不急,不收四州,何谈统一大业!正当他愁眉不展之时,有人自告奋勇,当着满朝文武百官说:“我自幼游历天下,我去看看四州的形势,如果有一分取胜的把握,绝不让王景撤兵。”

说话之人语调洪亮,柴荣见正是自己所倚重的年轻将领赵匡胤。

既然不能够胜利,咱不能让军士们白白死在秦岭大山里,四州之地我们不要了,还是保存我们这些军士是上策。宰相李谷让皇帝撤兵。理由是征讨无功,白白糟蹋粮食。

赵季礼因为想出风头,找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想不到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作为后蜀总教习的胡立,并不知道危险已经来临,并没有时刻警惕敌人偷袭。

李廷圭一声令下,大周百余骑兵被团团围住。胡立兵少势孤,冲突不出,被蜀军射落马下,活捉而去。胡立部下多为蜀军掳杀,只剩十余骑兵逃回周营。

开封城里的柴荣听到自己的部队徘徊不前,心里焦急如焚,满朝文武没有什么好主意,柴荣心里不禁对王景失望起来,他想不到如此有名望的一个大将

作为能识人的宰相李谷,说出的话也是实情。一时间,撤兵的呼声充满朝堂。

柴荣虽然痛心疾首,但是内心还是犹豫不决,他明白,如果撤了兵,孟昶继续经营四州,再想收复就更难了,若是不收复四州,西南边境永无宁日。

当然,柴荣的担忧不无道理后蜀边界线已经推移到凤翔西侧,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等,几乎都控制在孟昶手中。后周凤翔与后蜀秦州仅有一山之隔,从秦岭山脉顺势俯冲而下,将对后周关中地区形成极大威胁,若是孟昶有吞并天下之心,他在秦州集结重兵,岂不是一股作气,荡平中原。

天气越来越热,周军中瘟疫盛行,虽然只是一场小败,但是全军上下弥漫着一种失败的气息。

如此酷热的环境里,如何作战,路途艰险,粮食供应困难,后周大军,一时难有作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很快,赵匡胤的考察报告送到柴荣手里,赵匡胤的结论就是,秦州,凤州绝对可取,继续打下去胜利再望。

(本章未完,请翻页)

,竟然连这小小的战斗都搞不定。

虽然是一场小胜,但是大大增强了后蜀君臣的信心,为了保险起见,孟昶派出使者,带着贵重的礼物,出使契丹,南唐,让他们出兵共同攻击大周,南唐和契丹知道有好处,同意出兵。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