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儒道:开局经脉尽断,也要救龙女》
儒道:开局经脉尽断,也要救龙女

第十四章 字丑可练,心丑则无药可救!

在场的所有人,只有他对苏问仙怀有恶意。

所以他即便心中十分愤恨苏问仙将他儿子文宫震裂,此时也不得不压下心头怒火,急忙表态:

“秉县令,我苏家和苏问仙之间本就没有深仇大恨,经过今日一事我才明白事情缘由,小儿文宫破碎也是咎由自取,刚刚我含恨而击也实属不智,差点酿成大祸。”

“此诗志向非小,你且说说看吧。”

方遂身为大儒,又秉性周正,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极具正气的诗篇。

但这首诗过于极端,显然作诗之人经历颇为不顺,否则也不会写下“要留清白在人间”这般泣血之言。

真的是好家伙!

这人可真是个乌龟王八啊,眼看事无可及直接认怂。

简简单单两句话就将对有浩然正气的文人出手,解释为家事。

随后又是咎由自取、又是冰释前嫌的,仿佛刚刚出手的是他另一个灵魂一样。

简直就是无耻和无耻他妈滴血认亲,真他妈是无耻!

方遂看这苏元明滴水不漏的模样,冷哼一声。

随即苏元明带着一众苏家侍卫架着苏朗灰溜溜的离去了。

方遂转过头,看这李寻欢笑道:“李家小子,做的不错!”

李寻欢有些懵,这老爷子难不成也认识自己?

“额,这位前辈您认识在下?”

方遂开口道:“我与乃父是同窗兼同科,说起来当时你满月之时,老夫还抱过你呢。哈哈哈哈!”

李寻欢有些蚌埠住了,面露尴尬之色。

“不过你十年前考中探花后就再无音讯,是为何?”

“晚辈被俗事缠绕,心再无入朝为官之念,所以遁入江湖多年。”

方遂感叹道:“人各有志,你有此选择我也不奇怪。不过无论是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这都不是关键。你的心乱了十年,境界也在进士停滞了十年,该回来了。”

李寻欢神情一怔,明白了方遂所说的话意思。

回来不是指人回来,而是让自己飘荡十年浮躁的心,该收回来了。

“多谢前辈指点,晚辈受教了。”

“哈哈,现在能明白也不算晚。苏小子,你待此间事了,就去县衙找我。”

“诺。”苏问仙点头称是。

此时那名借给苏问仙文房四宝的书生,突然开口问道:

“方县令,学生有一个问题还请您解惑。”

“苏先生没入儒道,为何身负浩然正气?这与在下的老师所说不同,老师曾说过,只有举人才会生出一缕浩然正气,大儒之境的先贤才能完全掌握、运用自如。”

方遂虽然贵为大儒,但是在做学问上毫无架子,即便是普通百姓求教他问题他都会好言相告。

面对书生的询问,方遂淡然笑道:“你应该是县文院的学生吧?”

“学生正是。”

“县文院里,老师多是举人,故而对于浩然之气存在认知的偏差。通常来说,你刚刚所言并无过错。但浩然正气并非我儒道所独有。”

“人生天地间,对于那些心中怀有正义的仁人义士,是可以不用入儒道就拥有浩然正气的。”

“不过像这样的人万中无一,而且其人必须心怀天下、无半点私心。这样产生的浩然正气与修儒所产生的别无二致。”

“大宋王朝的郭靖郭大侠,一人镇守边境襄阳城,阻挡十万妖蛮!”

“老夫有幸和郭大侠见过一面,他不懂儒道、不读经义、不考科举,但全身凝结浩然正气不亚于著书立言的大儒学者!”

“所以你辈读书种子应当以郭大侠为榜样,修儒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最终殊归同途,为了坚守自己的道罢了。”

“这样说,你可明白?”

这一席话,说的在座的读书人都为之一震!

有的人甚至才气都多了几许!

“前辈所言,弟子受教!”

所有文人都作揖行礼,拜谢方遂。

苏问仙和李寻欢也都听得若有所悟,同样恭敬施礼。

这就是我人族读书人的风采么?苏问仙沉默不语。

说完方遂拿着《石灰吟》,嘴里念叨着走出了有凤来仪楼。

“要留清白在人间呐,要留清白在人间......”

.............................

求求了,给点鲜花和评价票吧!!

求求了,给点鲜花和评价票吧!!

求求了,给点鲜花和评价票吧!!

苏问仙于是就将自己的身世一一告知方遂,并且也没有隐瞒他半个月前暴打苏朗的事情。

“那日我本准备离开,但是苏元明禁止我在应天府考童子试,而且苏朗还多般嘲讽出言不逊,我忍无可忍便将其打了一顿。”

不论水到底有多深,这个局他已经破了!

苏元明知道,方县令这番话就是对他所说。

这就是赌狗赌赢了的奖励!

方遂摆了摆手,淡然说道:“无妨,字丑可练,心丑则无药可救。”

“之后我便在有凤来仪楼当了一个说书先生,期望有人赏识,将我举荐于县试。”

“然而那苏朗却像只疯狗一样,穷追不舍。今天甚至带了两个举人和一位宗师高手前来,想要将我捉拿。”

“你苏家之事我平遥县令管不了,但是你想考取功名,我必担保你无恙!”

冒着巨大风险,火中取栗。

总算是将此事一劳永逸了,起码不管如何,有他这句话定能保他拿到童生试的资格!

现在苏问仙还不知面前的县令是一个大儒境的超级大腿,但是仅凭借苏元明见到他的反应也能猜测出这个县令的背景很强大。

“但却不曾想苏元明突然到来,想要击杀于我,之后的事前辈也就知晓了。”

方遂了然的点了点头,沉声道:“我知你必然受了委屈才能做出如此言志诗,但没想到其中曲折颇多。”

“幸好恰逢方县令经过,才使得事情得以收尾。我在此保证,定然不会再阻挠苏问仙参与科举,也希望他能够回到苏家,与我父子儿子冰释前嫌。”

苏元明这番真情实意的表态让苏问仙直呼好家伙!

苏问仙听到方遂的这番话后,顿时松了一口气,

他等了半天,谋算了半个月,就是在等着这句话。

“幸得李探花李寻欢出手相救,才能幸免于难。”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