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开局斩关羽》
三国开局斩关羽

第四八六章 取天下者,必华雄也!

这句话用在华雄和关中广大百姓身上,也无比的合适!

正是其最好的体现。

华雄听了荀攸的话,看了那众多的百姓,以及那还在源源不断而来的百姓,心中也是感慨良多。

荀攸找到华雄,出声这般说道。

心中的震撼和复杂,还是没有平息下来。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主持事务的时候,会因为前来做事的百姓太多,而感到为难!

只要你对他们好,他们就能将之牢牢的记住……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再‘开辟一个战场’。”

华雄出声说道。

华雄之前,有些低估了自己在关中这里的动员能力。

见到众多百姓纷纷而来之后,心中感慨的同时,也在想相应的办法。

让这些前来的百姓回去,显然是不太行的。

既然人手足够充裕,那就不如在不影响郑国渠修缮的情况下,引领其余的人手,去修缮其余的水渠。

关中这里的水渠,可不仅仅只有一个郑国渠。

除了郑国渠之外,还有白公渠。

郑国渠从泾河中取水,向东而去,最终注入到了关中的洛水之中。

白公渠同样是从的泾河取水,最终汇到了渭水之中。

白公渠全长两百余里,灌既的面积也非常多。

主要是将郑国渠南面,郑国渠无法灌既到了土地给灌既到了。

是关中除了郑国渠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

只不过,因为年久失修,和郑国渠一样,很多地方都不能使用了。

基本上接近于荒废想要再次使用,同样需要修缮。

除了郑国渠,白公渠之外,关中还有龙首渠等水渠。

其中,龙首渠为汉武帝的时候修建出来的,修建的时候,还从中挖出来了龙首骨骼,所以称之为龙首渠。

按照后世的说法,挖出来的其实是恐龙化石……

关中这片土地上,先是兴起了秦朝,后来西汉兴起,在这里建立统治两百年。

几百年的时间下来,这片都城之所在的地方,被人修建了很多的水利工程。

只不过,随着东汉迁都洛阳,中心转移,很多的水利工程,都逐渐年久失修,不可使用。

华雄现在在关中这里,准备修建水渠抗旱,其实不需要开挖新的水渠,只需要将之前曾经存在过的水渠,都给重新修缮一遍,就已经差不多够用了。

这就是八百里秦川的底蕴之所在。

听到华雄的话之后荀攸点了点头。

他其实也是这样的想法。

既然华雄说了,明年将是大旱,现在又能动用这样强大的力量,那干脆多修缮一些水渠好了。

现在多修缮一些,那之后应对旱灾的时候,就能多出一份保障。

粮食这种东西永远都不会嫌少,尤其是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更是重要。

将这个事情确定下来之后,华雄很快就将马钧给找来,将这事情说与了马钧听。

经过这些日子的实践检验,马钧确确实实能够担当重任,可以将修缮大型水利工程的活计给接下来。

郑国渠的修缮,正在迅速的进行着。

到了此时,郑国渠的修缮,早已经进入到了正轨之中。

整个郑国渠,从主要的干渠,以及那些蛛网一般遍布在关中大地上的支渠,马钧都已经都用脚步丈量了两遍。

一些重要,不是太好解决的地方,马钧甚至于前去了不下十几次。

可以说,整个郑国渠都在马钧的脑袋之中。

哪里高,哪里低,哪里需要用什么手法进行修缮,达到什么程度,马钧全都了如指掌。

接下来的方案,他也都写好了。

马钧此时离开,让其余一些水利上有经验的人盯着,严格按照他所定下的方案进行修缮,倒也不是不行。

所以,在知道了华雄准备接下来要同时修缮白公渠,龙首渠等水渠的时候,一番思索之后,马钧给了确定的答桉,表示可以。

“德衡,接下来,要多多的辛苦你了!”

华雄伸手握住马钧的手,对马钧郑重的说道。

马钧摇头道:“不……不辛苦,应……应该的,能……能为关中做……做事情我……我很开……开心……”

马钧同样受到了气氛的感染,不自觉的就想要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更为重要的是,他通过这件事情,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并将自己的价值,给实现了出来。

这种感觉是真好。

接下来,马钧就将协助他一起修缮郑国渠的人叫来,从中挑选出三分之一留守在郑国渠这里,接下来指导郑国渠修缮的重任,将会落到这些人身上。

在挑选出人手之后,马钧将接下来修缮方案,给了这些人,给他们讲明白,说清楚。

同时也交代他们,遇到那些重要而又不懂的地方时,不要凭感觉来。

宁愿停下来前去将他给喊回来,也不要贸然施工。

不然影响太大。

郑国渠三百余里,纵然是整体地势呈现西高东低,但是想要其全程实现自流,那也需要极为精准的计算与施工才行,可不是随便乱挖。

将这些交代完毕之后,马钧接着开始安排任务。

他自己带着大约三分一的人,前往白公渠,准备对白公渠进行实地考察,测量,定下修缮方案。

同时给另外的三分之一人,安排了前往龙首渠那里,考察测量龙首渠的任务。

并指定一个叫做孟礼的人作为这一组的负责人。

孟礼,以及留下来指导修缮郑国渠的魏凉,是马钧所带领的这些人中,除了他之外,修缮水渠水平最高的二人之一。

二人原本就主持过一些水利工程,只是从来没有弄过这样大规模的。

现在被马钧带着,在郑国渠上历练了这样久,也可以分出去独挡一面了。

当然,马钧不会全部置之不理,他还是负起总则的。

马钧有条不紊的安排着事情。

这个以往的时候,说话结巴,显得有些内向和迷茫的少年,经历了风雨之后,此时已经蜕变了。

整个人成长了许多。

而魏凉,孟礼这些人对于马钧的安排,也都服气,没有人出声反对。

这不仅仅是因为,马钧的背后站着华将军,有华将军撑腰。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时间的相处下来,他们知道,这个说话结巴,年纪甚至于还没有他们儿子大的少年人,是真的有本事。

他们都被折服了。

如果说,他们这些,是求着老天赏口饭吃的人,那眼前的这个少年人,在兴修水利之类上面,就是被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人。

不得不说,任何人之间是有差距的。

尤其是天赋,这玩意你不服都不行!

当然,只有天赋,却没有相应的行动,也是不成。

马钧能应有现在的成就和地位,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有天赋。

他那认真而又严谨,不辞劳苦的行动,也不可缺少……

水利方面的人,一分为三。

马钧带着人,来到白公渠,开始马不停蹄的进行考察。

华雄派遣了一些精锐兵马,对马钧等人进行保护。

这些都是宝贝疙瘩,可不敢出现什么闪失。

尤其是马钧,那更是重点保护对象。

除此之外,华雄在几处地方,都安排了快马。

方便马钧和另外两处地方的人之间,互通消息。

有专门的骑士,依八百里加急的标准来给马钧他们传递消息。

可以说极其重视。

华雄之前,就向众人说出了决战明年大旱的口号。

而他现在,也确确实实是在用决战的姿态去做这件事情!

整个关中,都随之动了起来。

众多的百姓,都自发的投入到了这一伟大的事情之中。

所爆发出来的热情,所迸发出来的能量,在这个时代,是极其罕见的。

卢植,蔡邕,杨彪,李儒……等许多人,都被这样的景象给惊到了!

华雄只是将这些力量给用在了修缮水渠之上,若是用来攻城略地之上,那天下众多诸侯,何人能挡?

一些一直对华雄用铁血手段对付世家大族,将所有的温情,都给了这些他们所瞧不上的小民,感到难以理解,觉得华雄这是做了蠢事的人,此时也都被震动的说不出来话。

那些一直都觉得,世家大族才是统治基础,才是治理和稳定天下根基之所在的人,被震动的无以复加。

这还是他们以往视之如蝼蚁,如草芥的人吗?

这些不起眼的人,汇集在一起之后,竟能释放出这等令人震动的力量?!

“我看到了强秦的影子,似乎那些当年横扫天下,一统六合的秦军,再次出现,跨越时空而来,再次复活了。

看到了那位鞭笞天下,鼎定乾坤的皇者的身影。

关中,这片龙兴之地,像是再次觉醒,有皇者出现……”

书院之中,卢植立在书院门前,朝着远处眺望。

看着那些带着锄头等工具,成群结队而去的百姓,听着一些所知道的消息,一时间有些失神,出声喃喃的说道。

边上的蔡邕摇头道:“不是大秦,不是祖龙,是一位全新的皇者。

秦法严苛,祖龙手段严酷。

而这位新的皇者,却手段温和,得到百姓自发的拥戴。

纵然是有严峻残酷的刑罚,大秦想到达到这种调动规模,也极为不易。

而现在,公伟不过是下达了一些命令,进行号召了一下,竟直接产生了这样恐怖的力量。

这当真是前无古人!

祖龙那种依靠严酷刑罚,达到动员全关中的手段,公伟比起来,差的太远了!”

听到蔡邕的话,卢植想了一阵儿之后,点了点头,表示对蔡邕所言的认同。

说过这些话之后,两个大儒,两个友人,都闭了嘴,一时间不再言语。

如此过了一阵儿之后,彼此相互看了一眼,却没有出声说话。

也不知道这二人心中都在想些什么……

……

红日自东方升起,撒下万道金光。

驱散清晨的宁静,唤醒沉睡的心灵。

长安,华雄的府邸之中,随着阳光洒落下来,府邸之中,也逐渐的热闹起来。

有丫鬟仆妇做着各种事情,清扫庭院,做饭……

随着华雄的地位不断升高,这些华雄府中的丫鬟婆子,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起来。

虽华雄有规定,不许这些人搞什么仗势欺人之类的事情,发现严惩不怠,她们不敢真的在外面胡乱做什么事,但地位高,自觉有面子,那是必须的。

这些人虽然在做着事情,但都静悄悄的,尽量不发出什么声响。

随着蔡琰这个当家主母起床,这种静悄悄的状态,才逐渐破除。

蔡琰梳洗打扮一番之后,开始和貂蝉,王异等人一起吃饭。

“呕……”

结果,一口粥刚喝到口中,蔡琰就忍不住的呕吐起来……

关键是这些百姓,还是自己主动前来的。

哪怕是现在,修缮郑国渠的人手,已经足够了,还是有源源不断的百姓,带着工具和干粮,携带着一颗火热的心而来。

根本无人能够抵挡!

此时,荀攸再一次的想起了孟子所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但是现在,在见到了这样的一幕之后,他是真的相信了。

“主公,这……这人太多了,用不了这样多的人……”

要参与到这个事情之中。

以往朝廷想要动什么工程,召集民夫了,那都必须使用强制性的手段,各种的拉壮丁,摊派硬性指标。

这里面的差距,差的可实在是太大了!

今后取天下者,必是华雄!

因为,别人已经没有办法和他相争了!

有这样多衷心拥护他的人,试问苍茫大地,谁与争锋?

甚至于有很多,因此而造反作乱的。

结果现在,轮到主公华雄召集百姓修缮水渠了,只不过是发下了命令,进行了一些动员,这样的多的百姓,就有一个个自发的前来了!

这就是这片大地上,所生活的百姓啊!

他们的要求是真不多。

说实话,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自经历了这些,荀攸打死都不相信,有一天这些百姓会变成这样,会因为一个人的一声令下,而全部热情高涨的行动起来!

在以往的时候,荀攸对于华雄取天下,还不够坚信。

许许多多的人,都对此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