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扶风豪士歌》
扶风豪士歌

人不可貌相

太子无奈地笑了笑,他很想说父皇其实特别不喜欢自己,甚至多次动过易储之念。但这只是他的心里话而已,他为人极为稳重,自然不会把心里事说出来。

朱云怡知道建文帝共有两子,其中长子朱文奎由建文帝的马皇后所生,于建文元年被立为皇太子。建文四年,父皇攻入应天府后后,皇太子朱文奎与建文帝一起不知所踪,至今下落仍成谜。建文帝的皇次子朱文圭与太子朱文奎一母同胞,靖难之役后被父皇囚于中都广安宫,已成为高墙深院里的庶人囚徒。至于方入骨所说的建文帝遗腹子,朱云怡便丝毫不知了。

虽对建文帝的遗腹子丝毫不知,也没见过他的两个皇子,但对于大哥朱高炽的才能,朱云怡都是看在眼里的。她也相信方入骨所言不假,因为大哥只是体形过胖而已,若论才能则鲜有人能及。

太子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问赵王:“高燧,你不觉得他们三人有些眼熟吗?”

听了太子的话后,赵王又认真看了看方入骨、齐丘雁、黄青鸳三人的相貌。仔细端详了会儿后,赵王觉得眼前这个发须皆白的老者的容貌真的有些熟悉,似乎之前在哪儿见过,但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来。那对青年男女的相貌倒不是那么熟悉,但眉角眼梢间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只是也想不起来他们到底像谁。

见赵王脸有疑惑,太子又接着问道:“高燧,可想起他们的容貌像谁了?”

(本章完)

.

赵王只是觉得方入骨师徒三人有些眼熟,却始终想不起他们长得像谁,故而便摇了摇头。

见赵王始终想不起来,太子先是指着方入骨说道:“这位老先生我们是见过的。当年建文帝准备削藩,为了防止父皇不服而起兵反抗,建文帝便把咱们兄弟三人从北平府接到应天府做质子。在南京为质期间,咱们是见过这位老先生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哀叹道:“有子如你,也是老天无眼,竟如此偏心狗皇帝。哎,只可惜孝愍皇帝的子女们却远不及你。”

然而太子的话却让赵王不得不信,只见太子笑了笑,说道:“这位老先生便是洪武晚年和建文年间的大儒方忠孺方先生,亦是靖难名臣方孝孺方大人之兄。”

“你疯了?”太子话音刚落,赵王立即问道:“如此大逆不道之徒,你还打算放了他们?”

经过太子的提醒,赵王确实想起了一个人——便是当年他在应天府为质期间见过的大儒方忠孺。只是当年方忠孺温文尔雅,举手投足间皆是儒雅随和的书生气息,而眼前这个老头却发须花白、满脸皱纹,眼里皆是冷峻与恨意,毫无方忠孺当年的儒雅与随和,因而赵王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老头便是当年的方忠孺。

方忠孺是方孝孺的亲兄长,乃是洪武年间十分有名的大儒,学问丝毫不输于弟弟方孝孺。只是他痴迷儒学、无心政事,故而名气才不像方孝孺那么大。当年建文帝曾在南京皇宫举办过一次儒学论赛,方忠孺作为当时有名的大儒,曾在赛上大展风采。那时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正在应天府为质,故而曾以燕王世子的身份参与观赏此次论赛,太子和赵王便是在那次论赛上见到的方忠孺。

同时太子也觉得齐丘雁和黄青鸳的相貌也有些熟悉,倒很像当年的齐泰和黄湜。认真端详了两人一会儿后,又联想到他们俩的年纪,他便已大概猜出来齐丘雁和黄青鸳的身份。

见太子居然认出了自己,方入骨又惊又惧。惊的是太子朱高炽看起来肥胖老实,不曾想却能认出自己。毕竟自己在靖难之役后便销声匿迹,世人都道自己已随方氏十族被诛,谁知即便自己容貌大变,太子却还能认出自己。更让他惊讶的是太子与自己只有一面之缘,况且那一面之缘又已过去了二十多年,没想到再见时他竟然还能认出自己。

见太子记性如此之佳,方入骨才知人不可貌相,之后又仰天长叹一声,极为悲情地说道:“既然已被你看出来了,老夫便不再隐瞒了。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老夫便是当年的方忠孺。怪不得当年太祖和魏国公都说燕王世子朱高炽仁儒聪明,今日方知名不虚传。没想到狗皇帝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竟有你这样聪明的儿子,只可惜孝愍皇帝的皇长子于南京城破后下落不明,皇次子当时只有两岁,后来却被狗皇帝长期幽禁于中都广安宫,又辱称其为建庶人。即便老夫有意相救,却也是有心无力。皇上的遗腹子虽足够聪明,然而……”

说到这里时,方入骨突然想起太子是朱棣之子,千万不能让其知道孝愍皇帝遗腹子的事,便及时跳过了这个话题,只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化,而太子的记性又非常好,因而一眼便认出了眼前的刺客便是当年的方忠孺。

听到方入骨亲自承认自己就是方忠孺时,赵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没想到方入骨当年竟能逃过一劫,更没想到当年雄姿英发的方忠孺会变成如今这个样子。

而让方入骨感到恐惧的则是朱高炽认出了自己就是方孝孺的哥哥方忠孺,他还以为朱高煦也和狗皇帝朱棣一样狠辣无情,或者即便朱高炽不是狠辣无情之人,但他毕竟是朱棣之子,是自己的政敌。既是政敌,他又岂会轻易放了自己?方入骨并非贪生怕死之人,这些年他流亡在外,一心只想为家人报仇,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可他毕竟还没杀了朱棣,因为大仇未报,方入骨不甘心就这样死去。况且他也不愿齐丘雁和黄青鸳就此被杀,这些年来他亲自把二人拉扯长大,为了报仇又苦学武功,之后又不厌其烦地把学到的功夫交给他们师兄妹,在心底早已把二人当成了自己的亲孙子亲孙女,因而自然不希望两个徒弟有事。况且方入骨认为齐丘雁和黄青鸳已是齐泰和黄湜唯一幸存于世的后人,若是不能为方家和黄家保住这唯一的血脉,他到九泉之下又有何颜面与故人相见?

太子知道方入骨、齐丘雁、黄青鸳三人现在仍是罪犯,他不愿曝光他们的真实身份,便命人把师徒三人都带进了偏殿,之后又摒退了左右,以防有人听到自己同赵王、朱云怡等人的对话。

那时的方忠孺意气风发,像极了苏东坡笔下“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的周郎,于谈笑之间便大获全胜。若说眼前这个瘦骨嶙峋、满眼恨意、饱经风霜的老人便是当年的大儒方忠孺,赵王是如何也不肯相信的。

正是因为在那次儒学论赛上记住了方忠孺的容貌,因而在见到方入骨的长相后,太子便已看出他便是当年的方忠孺。虽然他的脸上多了很多风霜之色,人亦老了许多,但总的样貌却没有很大的变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