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启南宋》
重启南宋

第四百零八章 寂寞如雪

接下来的三天,李总管果然如此所说,所有运到商行的粮食,照单全收。

明州城外的几个临时仓库,也已经堆满,如果再继续这么发展下去,他也不知道会是怎样。

虽然在下属面前留下豪言壮语,可是他内心焦灼不堪,连眼睛都熬得通红。

商行的活计们没有决策权,只能按照掌柜的吩咐,机械地做着收粮付钱的工作,晕头转向中,早已经没有往日的神气。

有的车夫问话,他们都懒得作答。

源源不断的粮食朝明州城而来,每一辆车都直奔李家相关的商行,这着实让掌柜们睡不着觉了。

大把大把的银子像流水一样,当天就见了底。

可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粮食,依旧被不同的车夫源源不断地运往明州城。

这些天,李家相关的商行前,买粮的队伍不见了,看热闹的人每天都围的水泄不通。

有的还喜欢与车夫攀扯些有的没的。

当然也有夸赞这商行实力雄厚的言语传到了李总管的耳中,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其中是何种滋味。

可是面对掌柜们咄咄逼人的询问时,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

天空阴雾蒙蒙,似乎随时会有大雪天降临。

完颜宗弼已经穿不得坚硬冰冷的铠甲。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如今的他只能坐在马车里穿着锦袍,双手在炭火炉上不断的烤着。

有些僵硬的腿脚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廉颇老矣。

他回忆着自己铁马冰河的日子,回忆着这一生的荣耀与耻辱,忽然觉得人生的意义似乎有了不同的概念。

年少之时想着建功立业,而立之时想着位极人臣,知天命之时想着……

想着什么?他叹息着回头看了一眼北方。

视线却被马车的内壁挡住,他回过头咳嗽了两声,继续把手靠近温暖的碳炉。

岁月不饶人。

这一去是不是再也回不来了?

最近几天的夜里他总是会想到自己马革裹尸的场景。

对于一个军人来说,这不是他最高的荣耀吗?

在他的后方,一支又一支汇集而来的军队在朝着他的方位聚拢。

他尽量的放慢行军的速度,想要多给自己多给金国一点时间。

根据探子的情报,韩世忠的军队已经好整以暇的在前面等着他。

这一次的集结几乎倾国之力,赌上了金国的未来。

如果不能达到目的,那就同归于尽。

完颜宗弼的眼睛看向南方,似乎想要穿越长江,来到传说中的西湖,来到临安的皇宫。

看看那位在他认知中有些昏庸的皇帝。

可是如今看来,他从来都没有看透过那位没有被他放在眼里被打的一路逃亡的皇帝。

他可以听信谗言杀掉最有可能北伐成功恢复山河的岳飞。

他可以签下耻辱的盟约。

可是他却又能趁着金国遭遇灾难向金国发出最强硬的回击。

人啊,太复杂了不好。

完颜宗弼自嘲道,他自己也是个复杂的人。

他无比怀念少年时与同龄人们纵马驰骋的日子。

那时的他们鲜衣怒马,豪气干云。

后来伙伴们一个一个的从身边离去,有点再也见不到了。

到如今,曾经和自己一起高谈阔论的人只剩下了自己一人。

人生寂寞……如雪。

眼下还有最多十天的行程,金军就会和韩世忠正面对上。

此时汇聚在完颜宗弼身边的军队已经突破了二十万,这个数量还在继续增加。

如果不出意外,当完颜宗弼正面对上的时候,金军的总量将达到三十万之多。

但是完颜宗弼心里却没有底气,哪怕是曾经面对岳飞,他都没有这么没有底气。

因为面对岳飞的时候,虽然他知道会打不过,但是那时候的他还有后路。

但是现在的他和背后的金国,却没有了后路。

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输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金军的动向传到临安,整个朝堂又乱成了一锅粥。

主和派又一次活跃起来。

毕竟现在已经有二十万的金军了,并且根据韩世忠的密报,预估金军的总数可能会达到三十万。

赵构有些心烦的看着下面吵的不可开交的两派,却也不能在这个时候选择开溜。

只能耐着性子看着他们吵个不停,反正这些年这样的场景也不是经历一次两次了。

只不过听到有人高嚷着“国将不国”,赵构有点要忍不住了。

可是看到何铸一副高高挂起的样子,赵构又一次忍住了。

这火没出发,只能中午吃吃火锅压压了。

这皇帝,当的真心没有啥意思。

一天天的挨骂受气不说,还得提心吊胆操心这么多事。

只恨两个瓜娃子成长的太慢,想到这里,赵构心中有些幽怨的埋汰起万航来。

此刻某人正在享受着李红鱼纤纤玉手的揉肩,冷不丁的打了个喷嚏。

“谁在背后骂我!”

万航揉了揉鼻子说道。

“公子怕不是晚上睡觉着凉了?”

李红鱼给他揉了揉头。

“还不是没个暖床的!”

万航瞪大眼睛愤恨的说。

那千娇百媚的女子瞬间脸红透了。

万航见状立刻某胆丛生,想要沾的油腻。

却不料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

“陛下有旨,宣万航进宫面圣!”

万航气的噌一声站了起来。

恨恨的打开门走了出去。

“真是一群大傻子,都说了是密报,怎么能传的天下皆知,这明显有问题嘛,这些人怎么就这么没脑子呢?唉,人生真是……”

“寂寞如雪!”

万航一边走一边摊开两手一脸无奈。

入夜,李总管的正堂中,再次被沉闷的气氛笼罩。

“李总管,有件蹊跷事,我们安排的前去抢粮的强盗,全都蒸发不见了!”

所以,在这个紧要关头,只有乖乖听话,不然搭进去的打了水漂不算,要想在这明州甚至南宋混下去,都不可能了。

走出李总管的住处,几个掌柜也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了,纷纷摇头离开了。

李总管好不容易坐镇明州,有大权在握,施展报复的机会,他哪里肯就此作罢。

李家下辖的商行,每天早晨一开门,面对的依旧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运粮车队。

李总管不太相信,他看着越来越不顺眼的这些人,道:“是不是你们没有谈拢,他们卷着粮跑了?”

“不不不!绝对不会!”其中一个肥腻的掌柜道,“那里面有我妻弟媳妇家的一个亲戚,他还说事成之后,要我再付些银钱给他呢!他不会跑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才好?”掌柜们心急如焚。

“无需多此一举!在李家面前,那些宵小之徒算得了什么!”

李总管的话让所有人都无力反驳。

他们虽然掌管几个商行,可是都是依靠李家才得以存活的,如果离开李家,他们什么都不是。

“对啊,山匪可是人人惧怕的,他们不会无缘无故躲起来!”

李总管嗤然一笑,轻蔑道:“别的不敢说,在粮食这一块,有谁比得过李家?!看样子,这不知死活的东西,还不知道我们的厉害!”

每天晚上,就是在掌柜们的抱怨中度过,然后绞尽脑汁从李家调集银两。

每日清晨醒来,便是伙计们汇报的新粮数量。

“怎么办?既然他们要死磕,那我们就奉陪!”李总管眼神狠厉。

几个掌柜的都噤了声,良久才劝道:“不如,我们先收一收,或许在这个关节上,能看出些什么来,然后再做打算也不迟!”

“会不会是他们的后台势力强大,做了什么?”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