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明末白杆兵》
明末白杆兵

第一百五十七章 崇祯的训斥

甚至也可以喝,人畜饮用都可以,如果每一家在地里打一个井,在家里也打一个井,那么是不是方便很多,也可以缓解了的旱情?

一个人就这样压水,一天灌溉个十亩地还是问题不大的。”

这个太监连忙说:“这是好东西啊,总兵大人你应该向朝廷禀报呀,让工部的人赶紧去山西、河南和陕西,这些干旱的地方去打井啊。”

现在的气候变化多端,很多地方几个月都不下雨,马万军这个知道这个情况会持续很长段时间,小冰河时期不是那么容易度过的。

所以马万军就是想尽快的消灭买建奴鞑子,然后向南方疆拓土,好挽救一些流民,只要把这些即将饿死的人全部带到南洋去,那里完全养活的下,而且还能缓和大明内部的矛盾。

一根根钢管打了下去,再打到两丈深的时候,打井了的师傅说已经打到地下河了,马万军赶紧让他们把钢管抽出来拆掉,换成了橡皮管子,伸进去以后绑在一个压水井头上,用绳子与铁丝拧紧,然后把井头放好,命人先交了一些引水,利用压力不断的向下按杠杆。

那个太监说道:“我知道您都是为了这个为国为民着想,我们还是先不聊了吧,咱们还是回去换换衣服,赶紧进京吧,毕竟万岁爷害我来请你,肯定是有事情。”

马万军心里琢磨,有事情肯定是林丹汗的事情,于是吩咐民政司的人,一定要把这个事办好。

然后他带着亲卫回到总兵府沐浴更衣后,穿戴一新就带着50名亲卫,与太监一起去到京城。

太监走的慢,也不会连天加夜的走,所以到京城用了六七天。

马万军家都没回就直奔皇宫,把武器和马匹都交给亲卫,让他们在宫门口等着。

然后他就随这个太监到了皇宫,这时候的朱由检正在御书房,听太监禀报马万军到了,他就问那个太监健:“你去到的时候马万军在忙什么,怎么耽误了这么多天?”

这个太监说:“不怪马总兵,是我从路上耽误时间了,我去到的时候,他正在田里发明了一种可以用人工在很深的地下抽出来水,可以缓解干旱。

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他到京城来之前已经安排那边的农民去学习,怎么去打井?怎么去安装一般的一口井?

然后他们就到全国各个干旱的地方,一口压水井一天能灌个十几亩地,所以,缓解干旱还是没问题的。”

朱由检点点头说:“这马万军还是有头脑的,我听说他把西平堡周围建设的非常的好。”

太监说:“是的皇上,过了锦州以后,尤其过了大凌河两边的村庄的人截然不同,不管是老百姓的高兴劲,还是他们的吃穿用,包括住的房子都不一样。

而且马总兵的辖区内大路小路,几乎都是用水泥联通的,这样出行就狠狠方便,我看他们屋子上写的什么,要想富先修路。”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这个马将军还是有一些能耐的,我回头安排工部的人去学一下他这个压水井是怎么打出来水的。”

那个太监说道:“这个工部的人即便是学会,也没有那个材料,他是用南洋的橡胶做成了了管子,深入入地下一两丈深,

没有这个管子,也从地下吸不出来水,不过他既然动员所有的村庄都组织一个打井的队伍,那也很快能够缓解这个旱情。”

朱由检说道:“这个马万军,是不想让朝廷的人掌握了。

上次火雷泄露的时候,心里肯定有点抵触了,算了这样也好,总归也能缓解旱情,随便让他们再赚点钱吧!

那你把他叫进来吧!”

这名太监急忙跑出去,把马万军叫了进来。

马万军见到朱由检立刻大礼参拜,说道:“微臣,陈万军拜见皇上。”

崇祯愤怒的呵斥道:“马万军,你眼里还有我的皇上吗?你眼里还有大明吗?你竟然敢背着朕和草原上的林丹汗勾搭,你想干什么?想叛国,还想自立为王?”

马万军委屈的说道:“这些罪名微臣可不敢当,当时的情况我已经向总督大人讲了,总督大人也已经和兵部协商,但是我不知道兵部的那些人是怎么想的,竟然不允许我在草原上筑城。

还说什么怕惹恼蒙古鞑子,我不知道他们脑袋是怎么想的,如果我们在朵颜三卫,筑建两三个大城和边墙相互呼应,就等于在草原上插了一根钉子。

如果皇太极的西进,等他把蒙古族全纳入统治范围,京师的北方就非常的危险了。

另外,还要防备林丹汗做大。我之所以和林丹汗有点交情,就是因为我想扶持他对抗皇太极的西进。

不然的话,林丹汗这一次不说被皇太极消灭,也会损失惨重,仓皇的向西边逃去。那么京师以北的这些草原上地盘全部归了皇太极,如果他从北方再打进来怎么办?我们真的很被动。

所以微臣就未雨绸缭,私下做主,提升林丹汗的实力,让他和皇太极相互争斗,两个人两败俱伤,这样对我们大明才是最有利的。”

崇祯皇帝说:“你说的很好,你想的也很好,但是为什么不上一个奏折和朕说一下?”

马万军说:“如果我把所有的计划都和你们讲了,鞑子那边很快就会知道,他们就会改变进攻林丹汗的方式,

到时候还会造成我不想看到的局面,这样会对大明更加的不利。

微臣不是不信任皇上你,而是有些御史、某些党派实在太可恶了,嘴巴没有把门的,连镇国之宝火雷,竟然让鞑子把图纸和技术全部都弄走了,每一次和鞑子作战,都会损伤我们几千甚至几万名将士,所以微臣不相信他们。”

朱由检说道:“你以后有什么想法可以通过孙承宗大人给我传递密奏,我根据你的情况。会给你下中旨,这样你做事也名正言顺,现在很多御史弹劾你,但是你自己想想,前前后后你犯了多少次错误,甚至有些错误是明知故犯的。”

马万军说:“我没有一点私心,所做的全部是为了大明江山着想。”

崇祯皇帝说:“我明白,但是你这种做法我不赞同,所以你必须要改正,有事情也不能向朕隐瞒。”

马万军说:“遵旨,以后微臣会注意这些细节。”

那个名士兵来回的按了几下,从下面抽出了黄色的水,马万军说:“要用几个人不停的压,几个时辰后,就把这个井给洗干净了,再出的水全部是可以喝的矿泉水了,

这个不仅能每家每户不用再挑水,还能灌溉土地,这个打井的技术要交给我们辖区的农民,让他们组织一下到全国各地干旱的地方去做个这个生意,因为打井也是要技术的,也是要装备的,我们这边都具备,别的地方肯定不行。

马万军,就把压水井的工作原理给他说了一下,这个太监看着从压水井的出水口里,源源不断的压出了,一些黄色的泥水。

马万军说:“你看现在是浑浊的,说明下面的地下河里,刚才我们钻透了,掉进去的有泥巴,但是如果再等段时间,这些泥巴全部沉淀了以后,我们洗干净了,这个井以后压出来的全部是干净的水。

马万军说:“我相信你小的时候也挨过饿,受过冻吧?”

马万军,这两天安排好军事上的事情,正在田地里带领一帮人在干旱的地方向下面打井,这些人力的压水井虽然不能够出水过快,但是总比干旱的要强。

但是让他们给农民价格低一点,凡是土地过多的人家、富裕的人家尤其那些地主老财就狠狠的要价,完全可以把价格要高一些。因为我们是独一份生意,所以这个应该是比较好的那个门路。”

民政司的官员说:“诺,我心现在就安排让人过来学习,每个村只要两三个人就可以组织了一个打井队伍。”

但是他不敢说,下了马以后就对马万军施礼说:“马总兵,万岁爷口谕宣你进京。”

那个太监说:“是啊,那个时候我们那里干旱,爹娘都死了,我没办法,为了活命才进宫的。”

马万军指着压水井,说道:“这个就是防止干旱的神兵利器。”

那个太监不相信的说道:“怎么可能呢?”

忽然看见来了一群人,前面是两个是他的亲卫,后面几个是锦衣卫和一个太监。

太监看到满身泥水的马万军,心想道:已经是高官了,你怎么还在泥水里打滚儿啊?难道生就是你腿的命?

马万军说:“现在普及不了,为什么是因为我们这个批管子,是稀有品,造价有点高,但是如果十几家,对钱安装一个还是没有问题的。能够让十几亩地都有产出,这样老百姓也能活下去。

所以我准备让我们这边的村民,把这一样事情当成事业来做,他们可以带着马车,拿着工具到一些干旱的地方,给有钱的人家打价格高一点,给穷困的人家便宜点。或者是分个三年五年的,再给上全款也可以,这样也可以利国利民大家共赢。”

马万军说道:“有什么事情吗?”

太监多狡猾呀,说道:“这事,我不知道,我只是负责传话的。”

马万军溅了一身泥水的和大家讲如何去经营这打压水井的事业。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