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2走捷径

但一个普通人,哪有那么容易见到当朝国君呢?

梁元想起商鞅当年求见秦孝公的办法,于是决定如法炮制。

商鞅当年为了见到秦孝公,是花钱走的门路,买通了秦孝公的宠臣景监。

什么贵族或体面人必备的六艺技能:礼、乐、射、御、书、数,都是请人尽数教会了梁元。

梁元由此不但掌握了这个时代的知识礼法,也是拥有了高超的武艺。

这个时代是大争之世,全民尚武。

但今儿刚到栎阳,他决定先好好休息一番,赏赏都城风景。

明日再去景监府上拜访。

梁元吩咐随从找了客栈安顿,便带着亲信跟班梁二上街游玩了。

此时的栎阳刚做国都不久,很多建设还不完备。

加上秦国现在还很贫穷,国君提倡节俭,更不会投入太多资金去建设宫殿和城市。

因而整个街道和房屋看上去,显得十分简陋平凡。

脚下是石板路,周围是黄土墙,远处是黄土地。

可想而知,秦国人此时的生活,从上到下,也是十分勤劳俭朴的。

梁元举目望去,除了昂扬飞舞的黑色秦字旗,一切皆是平凡。

没有雕梁画栋,没有高楼广厦,鲜少锦衣怒马。

除了极个别的人穿着绫罗绸缎,大多人们还是粗布麻衣而已。

但他们的脸上,竟又充满着积极坚强。

那是即便处境不利,也要努力奋斗,绝不堕落的决心。

梁元感叹不已。

或许商鞅变法能够在秦国成功的关键,也是在这里吧!

商鞅变法的制度是高压性的。

估计也就只有这里这些急需富强的人民和土壤,才能够接受呀。

梁元与自家随从走在街上,这里没有什么可以游玩的地方,因为一切都十分的朴素。

但是不难发现,这里有很多商户在做生意。

梁元知道,公孙鞅入秦之前,秦国对商业发展也是支持的,甚至有很多外国商人在栎阳开铺经商。

就算是公孙鞅入秦后,那也只是重农抑商,可没说过要彻底杜绝商业。

从春秋到战国,风气开化,商人的地位虽不如士农,可也并不低贱。

上有范蠡下有吕不韦,哪一个不是商人出身的?

这也是秦国一旦强大起来,便天下无敌的原因了吧。

国家的制度好,又很有钱,还能不所向披靡吗?

梁二看到眼前的场景,感叹:“郎君,我们也在这里买几个铺子做生意吧。”

梁元也知道很多秦国老贵族老世家都在暗中经商。

其实他们公开经商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怕被人说贪图财利,丢了贵族的面子而己。

梁元其实也是想经商发财的嘛,只是现在还不到时机:

“我来这里是为了经商的?你说的简直就是胡话。”

梁二悻悻道:“是,郎君,我不敢胡说了。”

梁元逛累了,便和梁二回到了客栈休息。

第二天,梁元早早就起来,与梁二来到景监府门口。

走在路上,梁元打算直接与秦孝公说出秦国需要的一整套发展策略。

不再以商鞅三见秦孝公的方式来试探秦孝公,那样太麻烦了。

自己作为一个现代人,自然是什么方法最有效就直接说什么,没有必要再去走商鞅和景监的弯路。

可若是直接说出来,又怕嬴渠梁无法接受……所以,梁元不得不想一个好的办法。

梁二上前,敲了敲景监府的大门。

一个府里管事开了门:“你们,是什么人?”

“我叫梁元,我要见你们家主。”梁元上前,说话的时候拱了拱手。

“我家大人,是你说见就能见到……”

“李管事,什么人在门外?”这时,景监的声音传了出来。

“老爷,有一个自称梁元的人要见你。”

“那就让他进来吧。”

“是。”

这阵子因为国君发布求贤令的关系,有很多人来走景监的门路求见秦孝公。

景监知道秦孝公想要尽快强国的心思,为了求宠,便每日着意为秦孝公引贤。

这才时不时地来到门口打探上门求见的人。

便刚好遇到了梁元二人。

众人的武力值,也因而大为增强。

一般武力者可折刀断剑。

临分别时,梁大是千叮咛万嘱咐,又给了梁元很多钱财,让他带着去了栎阳。

来到栎阳后的梁元,从此只能依靠自己了!

转念一想,梁元也大了,也学了很少东西,整日在家游手好闲也不是个办法。

其实,梁大先前对于梁元也是尽心竭力的培育啊。

顶级武力者,快如闪电,敢敌万人,持久力更是惊人。

当然,这样的武力强者很罕见。

只是,梁大因为梁元是幼子的关系,平日比较溺爱,管教方面自然没有过于严厉。

索性,不如就让他出去闯闯吧!

第二天。

梁元义无反顾同梁大辞别,带上几个随从,踏上了前往国都栎阳的路程。

评价武力高低的三个指标便是速度,力量和持久力。

梁元天资聪颖,学什么都很快,既懂诗书,武力又强,可谓这个时代的佼佼者!

再由景监帮他引荐,才得以见到孝公,兜售自己的变法之策。

梁元想到这,便有了办法,决定如法炮制。

这便使得梁元越长大越纨绔不堪了。

但梁大是个做生意的,思路叶是开阔的。

武力顶级者,比如后来的秦国国君秦武王,再往后推一百多年,又才出了一个西楚霸王项羽。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