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汉末大混子》
汉末大混子

第十章 旷世奇才曹昂

面对两个老子的询问,无奈之下,曹昂觉得不应该瞒着他们了。

吓了一跳的曹操,曹嵩抬起脖子对着房顶看了半晌也没发觉哪里有人。

直到脖子酸的不行了,才放弃从房顶找人的举动。

“妙!妙!妙啊!”

皇宫内,汉灵帝看着手稿啧啧赞叹。

“你说这是太尉家十岁孙儿的手笔?”

李白,杜甫,张九龄,王维,孟浩然……

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在曹昂脑中浮现。

那是噩梦!那是被恐惧支配的童年啊!

那是因为背不下来就挨揍的回忆!

眼泪不自觉的夺眶而出。

啊!多么痛的领悟!

曹嵩和曹操似懂非懂的看着流泪的曹昂,内心也有所动摇。

这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要不?就别逼孩子了?

“哎!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曹昂感慨万分,不自觉的脱口而出。

“嗯?”

“糟了!”

“我儿刚才说什么?把全诗说一遍?”

“呵呵……”

若是问问曹昂此刻的心情,那就是一语一言皆是金玉,一诗一赋皆是良言!

苦恼的曹昂发现了一个问题。

好像不能愉快的出去玩耍了!

虽然卢植当时出题说的是以他们二人为题。

但曹昂看到朱儁为母守孝三年而感慨,所以做出了游子吟。

确切来说不算是考验合格。

但游子吟的问世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所以卢植和朱儁本着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

曹昂成功成为二人的听堂小学生。

每周一,三,五去卢植家聆听大儒思想。

每周二,四,六去朱儁家分析经典战例。

典韦从一开始的拒绝,到每周二四六主动带着曹昂去学习,表明了猛男兄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

当然!如果不是因为朱儁家有一个人,恐怕典韦也不会陪着曹昂来。

因为这个人叫孙坚!

去年,长沙爆发区星起义,汉灵帝派人询问朱儁何人能剿匪。

黄巾之乱时朱儁就很看重孙坚这个同乡,自然推荐了孙坚前往。

于是!这位有“江东猛虎”之称的男人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两个月时间平定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一时之间在江东风头无两,汉灵帝大喜,封孙坚为乌程侯!

而现在出现在朱儁家中的孙坚,是来谢恩的。

孙坚一开始对曹昂的欣赏也是赞不绝口。

并表示一定会回去后教育自己的儿子,也成为了像子脩一样优秀的人。

曹昂也毫不吝啬的将曹操如何“教育”自己的方法倾囊相授!

这也是孙策后来看到曹昂就火大的原因……

可是当这个男人见到了偶然间和曹昂一起来的典韦后,一切都变了!

孙坚不再是那个在朱儁面前小心翼翼的男人了!

只要典韦一来,孙坚大刀往胸前一横。

“呔!小子!来来来!再战三百回合!”

猛男与猛虎的战斗,开始了!虽然孙坚每次都“惜败!”

本应谢恩就回家的孙坚第一次对朱儁说“我不!”

惜才的朱儁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二位猛男把自己家当成校场。

但是朱儁也不是没有收获,曹昂的惊艳让他瞠目结舌!

他实在想不到十岁的孩子为何有如此之多的计谋?

各种二人的推演,大部分时间都是以自己的失败告终!

反观曹昂似乎并没有用尽全力!

朱儁失眠了!

而且还是很严重的那种!

每日翻看古籍,从中寻找能够击败曹昂的办法。

一时间,曹昂成为了朱儁的梦魇!

还好每周只有三天是朱儁的失眠日!

而到了卢植那边就完全不一样了!

自从曹昂跨入卢植家的那一刻起!

卢植犯贱一样的问了曹昂一句话。

“子脩如何形容现在的心情?”

呵呵……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曹昂砸吧砸吧嘴,进了房间,而卢植则在门口喃喃自语!

我的天!这是又一首千古佳文问世!

当然,在卢植家学习的时候,典韦是打死都不愿意再来的。

第一日陪曹昂来后,卢植大人一整天的傻笑,让典韦严重怀疑这位海内大儒的真实性!

不仅典韦怀疑,卢植对自己也有了怀疑!

我是谁?我在哪?这小孩儿?

太妖孽了吧?

平复了第一次的授课后的尴尬,卢植决定拿出真本事教教这孩子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可是事与愿违!

当曹昂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

卢植的人生观崩塌了!

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豪言壮语说出时。

卢植倍感煎熬!

这是什么样的情怀?

这是多么大公无私的孩子!

小小年纪便比自己的觉悟高出好几层楼!

当卢植真正正视曹昂时。

一句“位卑不敢忘忧国”!

彻底将卢植感动哭了!

如果说曹昂是朱儁的梦魇。

那么曹昂就是卢植的明灯!

一盏照耀前方,勇往直前的精神之灯!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曹昂再一次成为整个洛阳的关注点!

一首又一首绝世杰作纷纷问世。

诸多大家轮番拜访卢植,夸赞卢植教得好,教的妙,教的呱呱叫!

而卢植则在人们的赞扬声中缓缓关上大门。

随后倚在门框独自落泪!

曹昂迅速成为现象级的才子!

虽然年仅十岁!

但登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

这让得知后的曹昂快乐并骂人中!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曹家大郎幼学之人,竟有此等胸怀!真乃性情中人!”

“正是。”

赵忠半跪在汉灵帝脚下,揉捏着汉帝的脚。

……

“我上面有人!”

自今日起,曹昂之名,已经成了十岁以上孩子们的噩梦!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哈哈哈!十岁!十岁啊……”

……

“我儿呢!我儿呢?踏马的!滚出来!老子打死你!”

而曹昂也只用了一晚的时间,成功的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战争可能会因为马儿的速度决定战报的时间,但是文学则不然,像这种口口相传的东西,仅仅五日,远在山东的孔融也拿着手稿赞叹不已。

“曹家这下可算是不用再靠费亭候之遗光了,曹家大郎真是争气啊!”

“瞅瞅,瞅瞅!你踏马的十五了!还跟个猪一样只知道吃!”

“来人!把大郎叫来!吾要考究下他的学问!”

“上面是何人?”

“那多了去了!他们犹如幽灵一般在我脑海里畅游……”

“来人!把这首诗送往颍川!”

整个洛阳乱了,凡是和曹昂差不多大的孩子们被打的被打,挨骂的挨骂!

“看看人家孙儿!才十岁!就做出这等旷世奇作!”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