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第六百七十四章 借着此次阅兵的机会

“陛下,您的脑子是不是有……”

甘泉殿中,魏征望着坐在上面的皇帝,又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暗示皇帝的脑袋是不是秀逗了!

一连几日,倭国使臣都是想着自家倭国公主苏我青禾与赵辰问的那句话。

她堂堂倭国公主,竟然想要成为大唐子民?

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这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在挑战他魏征的三观!

哪怕皇帝说这是给赵辰安排的,魏征都觉着难以接受。

这要真如此做了,赵辰确实会很风光,那其他人会怎么想。

太子、魏王!

他们岂不是心态都要爆炸了?

魏王这半年来,一直在观望,坐山观虎斗。

可真要触动了他的利益,或者是让他感受到了危机,他也不会袖手旁观。

听皇帝说出这话的时候,魏征甚至觉着,皇帝是故意在坑赵辰。

李世民听完魏征的话,这心里也是恼的不行。

自己不就是想给赵辰一个声势浩大的婚礼,怎么就脑子有问题了?

你魏征一天天小嘴叭叭的,倒也是出个主意?

“玄成,你知道赵辰的身份,在外面呆了十几年,朕与皇后都觉着亏欠于他。”

“此次婚礼,朕与皇后其实是想补偿他。”

“而且,此次赵辰于松州几次立下大功,又献上练兵之法,朕还未曾赏赐于他。”

“此次婚礼……”李世民耐着性子说到这里,便没有继续往下说。

大家都是聪明人,不需要把所有事情直接吐露出来。

“陛下的心意臣是明白的,可毕竟连太子当初的婚事,也没有这般浓重。”

“陛下这样做,恐怕更会引起不必要的争端。”魏征还是担心,赵辰跟太子的冲突会愈发激烈。

以至于最后不可收拾。

到时候夹在中间的皇帝皇后恐怕才是最难受的人。

李世民略微沉吟,便把手中的一道圣旨递到一旁,道:“给北衙禁军传旨。”

……

“卫公,这兵法可再传我几分?”

北衙禁军驻地,众将士正在训练。

李靖站在高台上监督着众人训练,侯君集手里捧着一卷兵书,与李靖问道。

兵书只有上卷,下卷还在写,至于中卷,李靖并未传给侯君集看。

“待再过些时日,再与侯将军看!”李靖笑笑,并未多言。

侯君集有些不开心了。

贞观六年的时候,自己跟着李靖学习兵法,本以为会尽得李靖真传。

不想李靖却是留了一手。

自己把这事告知了皇帝,哪想李靖竟然说自己天生反骨,将来一定会行造反之事。

所以才不能将所学尽皆传授给自己。

侯君集从此就恨上了李靖。

造反,这话是随便就可以说说的吗?

他竟然直接跟皇帝说!

“卫公如何认为某会造反?”

“还将其告知陛下?”侯君集想到这事,气就不打一处来。

李靖望着侯君集,只是摇头,却也不发一言。

“李靖,你不要仗着自己功劳大,就可以随便诽谤于人,我……”

“卫公,将军,谏议大夫魏征来传旨了。”侯君集正想说话,便听一名偏将来报。

“魏征?他来传什么旨?”侯君集面色不悦。

因为赵辰的原因,魏征跟李靖就是一头的。

皇帝让魏征来传旨,肯定是他侯君集不太喜欢的内容。

“卫公,侯将军,陛下有旨,着北衙禁军,中秋节之日,充当万年郡公赵辰大婚之仪仗队。”魏征并未细读圣旨内容,只是把其中的重要意思给简单复述一遍。

“大婚仪仗队?”不光是侯君集觉着难以置信,便是李靖自己也是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他还从未听说过,有人敢用一只军队当婚礼仪仗队的。

便是天子成婚,仪仗队也只是一小只几百人的队伍。

北衙禁军多少人?两万多名将士,全拉去做仪仗队?

“陛下的意思是,万年郡公在松州打击了吐蕃的气焰,振奋了我大唐之士气,又呈上新奇的练兵之法,传授格斗之术,功劳巨大。”

“正要借着此次阅兵的机会,让北衙禁军将士,在各国使臣面前亮亮相。”

“某就不打扰了,还请二位多多费心。”魏征说完,便拱手离开。

只留下满脸不敢置信的李靖与侯君集两人。

“卫公,某身子有些不适,便先回去了,此处劳烦卫公。”短暂的沉默之后,侯君集便借口离开。

他要把这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消息,传递给太子李承乾。

区区一个郡公,成婚竟然用北衙禁军做仪仗队。

这置太子于何地?

李靖自然知道侯君集的意思。

只是此刻便是他李靖,心里也是一片波涛翻滚。

以前李靖猜测赵辰是跟皇帝有关系的。

后来晋阳的传言,更是让李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可是方才魏征的传旨,让李靖有些懵神。

北衙禁军作为仪仗队!

这怎么看都感觉是对赵辰的捧杀。

皇帝是准备要收拾赵辰还是怎么样?

这要是被其他国家的使臣给听到了,那岂不是要笑死?

大唐再强,可也不是你苏我青禾的故国。

“陛下是想让阅兵仪式,与赵辰的婚礼同时进行?”

“还想让将士们给赵辰做仪仗队?”

好像只是在说自己加入大唐,是为了交好赵辰,交好大唐。

“公主殿下,您怎么能说出那样的话来,成为大唐的子民,难道我们倭国您就舍弃了?”

倭国使臣甚至觉着,苏我青禾是不是就想留在大唐,跟着赵辰?

“我怎么就舍弃了倭国?”苏我青禾有些不开心,反问倭国使臣一句。

“若换做是他人,恐怕脑袋都给大唐皇帝陛下拿了。”

“皇帝陛下那里……”倭国使臣还是不太放心,又多问一句。

“我自有主张,你无须操心,以后不要再在旁人面前吹嘘。”苏我青禾看着倭国使臣。

……

“赵辰自己也说了,若不是大唐子民,绝对不可能进到长安书院。”

“相臣君你自己也听到看到,这大唐之国,便是皇帝,在他赵辰面前,也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竟然说出这般离谱的话来。

从古至今,也没有说用军队做结婚仪仗队的。

“不论赵辰的真实身份,与他交好,便是为我倭国谋福祉。”

“这几日我也考虑好了,牺牲我一人,可以交好大唐,也是值得。”苏我青禾缓缓说着,脸上并不见其他的任何异色。

“公主殿下,他赵辰……”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