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代管熊孩子,教成国士无双》
大唐:代管熊孩子,教成国士无双

第45章 备受好评的讨贼檄文

等到这场比试的结果传开,自己恐怕就要扬名大唐了!

世人皆知道礼部尚书卢宽的儿子,我卢俊乃是万中无一的大才子!

正在卢俊做着未来扬名天下的美梦的同时。

原本是按例行事,只不过,在收回尉迟小傻的文章时,他却不由得停顿了片刻。

无他,这手字实在是太漂亮了。

高谦接过房玄龄手中的两份试纸,于李世民跟前摊开。

而其他人在看到文章的那一刻,也是眼睛瞪得铜铃大!

那笔走龙蛇的文章,所用的赫然是一种他们所不知道的字体。

李世民当即沉声道:“尉迟小傻!朕问你,你用的这一字体,出自何处?”

尉迟小傻不敢怠慢,忙回应道:“回禀陛下,学生所用字体,乃是恩师所授,其名宋体!乃是恩师自创的。”

“这宋体,比起我们所用的楷书,简洁之中透着一股大气,又不失汉字的文雅!实在是妙啊!”

纵然是以嘴炮闻名的魏征,对于宋体也是赞不绝口。

“逍遥子先生果然是神了,我本以为楷书已经是最为完美的字体了,没想到他转眼又发明了一种我们没有见过的字体!”

“最为关键的是在这一整篇文章之中,这个字体都表现得十分和谐,这表明宋体的完整性很高了,并不是草创的!”

“说起来,我们之前震惊于宋体,但是否应该先看一看尉迟小傻的文章再说啊!”

“是极是极!”

听到了台上众人的评价,卢俊百般嫉妒:“哼,不过是一种新的字体罢了!倘若那尉迟小傻文章没我写得好依然是要输的!”

然而,下一刻,那兵部尚书杜如晦的惊叹声就让卢俊如坠冰窟。

“这策略!简直了!”

没错,尉迟小傻所书,乃是一篇策论,针对的是大唐的税收政策。

所大唐目前所实施的,乃是租庸调制。

所谓租庸调制,是以北魏所建立的均田制为基础的一种税收制度。

均田,是指国家将土地分配给百姓,一家一户的人越多,分到的田地就越多。

而这些田地归其所有,用于耕种,等到户主死去,便部分归还给官府。

而租庸调制,则是以人口为标准,向百姓收税征丁。

凡是均田人户,都要受到这一制度的管辖。

就目前而言,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为大唐带来的是平稳和发展。

所以当看到尉迟小傻批判均田制的时候,杜如晦实际上是不满的。

他认为尉迟小傻眼高手低,根本不了解就妄加评论。

不过毕竟能坐到这个地位,杜如晦也是非常沉得住气。

纵然内心已经给尉迟小傻下了定论,他依然耐心将对方的策论看完。

可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就直接让他惊呼出声了。

无他,尉迟小傻的每一个用词都十分严谨,并且将大唐未来的发展进行了一个模拟!

“好一个田有尽而人无数也!”

在这篇策论之中,尉迟小傻就均田制的弊病进行了探讨。

一方面随着大唐国力的发展,人口必然是会快速增长的。

但是与之相对的,土地的增长却不一定能够满足增长的人口。

虽然那些额外增长的人口可以自行开荒,但要知道,天底下适合种植的土地就这么多。

荒地也不是每一块都能够用来种植粮食的。

如此一来,在将来势必会有人分不到田地进行种植。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不仅分不到田的人难以生存,甚至官府也没有想法向他征税。

因为他并没有得到官府所分配的土地,也就没有义务缴纳税收。

如此一来,这部分人便游离于大唐的制度之外。

这一条条的分析,有理有据,让杜如晦不得不拍手叫绝。

但这还不够!倘若仅仅如此,杜如晦虽然赞叹,但也不至于失态。

除了人口增长的问题之外,尉迟小傻还分析到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不过既然涉及到了土地兼并,就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

大的地主为了避税,会让一些下人们入丁而不入籍。

意思就是说,这些下人们归属于地主,但是却不进行籍贯登基。

也就是所谓的黑户!

这些黑户种着官府或者世家所分与的田地,却只需要向世家纳贡,无需向官府纳税。

于世家而言中饱私囊,而于整个大唐而言,却削减了税收,萧条了经济。

实际上土地兼并现在就存在,在场的每一位官员,私底下都有去做。

毕竟大家入朝为官,受封于李世民。

自然一个个名下都有大量的田地。

而且他们在朝堂上殚精竭智,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荫蔽后世子孙。

怎么一个荫蔽法?

钱!权!地!三者缺一不可!

所以封地永远不嫌多,有机会就将一些土地通过合法的手段转入自己名下。

这些都是暗地里大家都在做的事情。

因为卢俊更早完成的缘故,所以卢俊的作品也被放在了上头,先一步呈现在了李世民和众臣子的面前。

“不错!不错!”高士廉赞叹道。

对于台上台上裁判的评价,卢俊也是万分得意的。

虽然说被逍遥子辞退,但说不定这反倒是自己的机遇。

虽然像是长孙无忌这般的人,一眼就看出了文章所针对的,乃是逍遥子先生。

房玄龄负责收拢两人的作品,呈现到李世民与其他几位大臣的面前。

“这篇讨贼檄文,言辞激愤,情绪激昂。抒发以大义,实乃良作也。”

卢宽也是看着自己儿子的檄文,面带微笑,却一言不发。

李世民口中的七分,实际上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

但此刻也不好点明。

只能期盼欧阳小傻的文章能够胜过卢俊了。

否则今天只怕不好收场。

而一旁的长孙无忌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辞藻上确实华丽,情绪也十分饱满。只是,这篇文章是否有些过于刻意了?”

李世民也是淡淡道:“众卿家说的不错,这篇文章。我愿意给到七分。”

高谦缓缓打开了尉迟小傻的文章。

“嘶!”坐在李世民右侧的长孙无忌,因为是第一个看到文章的人,反倒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其他几位位置相对靠边的官员也传阅了卢俊的文章,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见地。

总体而言,卢俊的这篇文章还是赞赏居多的。

自己儿子的文章,他自然是要避嫌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