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三国之刘备一统天下》
重生三国之刘备一统天下

23东城鲁子敬

更难以置信的是,这个非先生竟然还是刘备专门派来的使者!

“子敬兄,其实我对你的了解,更多的是从玄德公那里听闻。他说,你是一个有志气的人,可以平定乱世。”

“玄德公竟然知道世间有鲁肃吗?”

“先到东城,寻找一个名叫鲁肃的人,此人大概二十岁上下,在练兵……”

刘备的话在苏非的脑海萦绕。

这就是苏非在东城停留的目的。

鲁肃不以为意地笑了。

他承认,刘备是当前的徐州顶流,但苏非却吹得太过了,哪里有人未卜先知的?

他一直在关注天下局势,尤其徐州的格局。

曹操大举入侵徐州之后,他以为陶谦完蛋了,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刘备,顷刻间夺下两郡,逼得曹操不得不从徐州撤军。

这实在太过惊人。

主要是太快了,前后不过半月光景,徐州就从曹操、陶谦双雄争霸,变成了以刘备为主导的曹、陶、袁三方均势。

简直梦幻。

以至于鲁肃都不敢相信这是刘备的真实实力。

所以,权衡再三,鲁肃决定加入袁术阵营,以观后效。

刘备的战绩虽然让人眼前一亮,但一场胜绩还是有些单薄了,能不能稳得住还是个问号。

近年来,昙花一现的枭雄太多了,前有董卓、吕布,后有李傕郭汜。

董卓已死,吕布败逃。

李傕郭汜虽然掌权京都,但在鲁肃看来,必不长久。

这天下,还是二袁的囊中之物。

唯一的变数,是曹操。

作为袁绍的盟友,曹操以一己之力分担了来自大河之南的威胁,直面袁术,并且还能攻略青徐。

鲁肃认为,这样强力的队友,不会与袁绍走到最后,何况曹操本就是官宦世家,一时充当袁绍的小弟,一旦羽翼丰满,必将大哥踩在脚下。

根据就近原则,鲁肃只有选择家边势力最大的袁术。虽然心里觉得袁术不太行,但是没得选,现在的长江地区还没有出现与之抗衡的大佬,何况他又没想过去北方插一杠子。

和所有家族一样,鲁肃也是有羁绊的,不会像刘备、关羽、张飞转战千里。

刘备的表现的确惊艳,但成熟的家族掌门人,不会轻易把家族的命运寄托在一次闪光之上。

因此,听到苏非的劝说,鲁肃是不太接受的。

“感谢玄德公厚爱,只是我这个人比较恋家,不想北往。”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子敬兄何不抓住机会?”

“君以为,袁术不如刘备吗?”

“笑话,袁术怎能比得上玄德公?袁术窃取扬州牧,犯下多少罪行,如今又入侵徐州,丝毫不顾及盟友感受,这样的不忠不义之徒,如何能与玄德公相提并论?”

苏非顿了顿,继续道,

“玄德公自涿郡起兵,以天下为己任,志在匡扶汉室,消弭乱象,平黄巾,救陶谦,为盟友两肋插刀,不计个人生死维护汉室尊严,这样的英雄,是袁术之流能比的吗?”

“玄德公这样的人,的确世间少有。”鲁肃也不全是客套。他虽然没有和刘备共过事,但却听说了刘备的许多事迹,只从实际行动出发,刘备的品行确实远胜其他诸侯。

当袁绍与公孙瓒角逐冀州霸权的时候,刘备尽心为公孙瓒效力,并且连续拯救孔融、陶谦,可谓是忠义两全。

在鲁肃看来,刘备完全可以不去救陶谦,不必去的。

那可是和曹操刚正面啊,一不小心就交代了。

所以在刘备出兵徐州的一开始,鲁肃就不看好,认为刘备有勇无谋,虽然人品可以,但难成大事,孰料……

或许,刘备会成为曹操那种实力强劲的诸侯?

鲁肃认为这很难,和赵耀的看法一样,他也认为刘备的闪电奔袭运气成分太大,就算刘备实力不错,但在曹操和陶谦的制衡之下,前途不甚光明,况且还有袁术搅局。

如今的徐州,四方势力相互撕扯,即使研究了很久,鲁肃也不能断定刘备能脱颖而出。

归根结底,是袁术太强势了。

跨有豫州、扬州,甚至还渗透进荆州!

放眼天下,袁术称为天下第一诸侯并不算过分,就连掌控朝廷的李傕郭汜,也希望与袁术绑定,增加权重。

未来会怎样,很难说。

“非先生,如今玄德公选择南下与袁术火并,你怎么看?”鲁肃想摸摸刘备的底。

“子敬兄是在担心这个吗?”苏非莞尔,“袁术必败!”

“哦?”

“可能你会觉得我是维护主公,但我必须要说,你不了解玄德公,你根本不知道他是一个怎样出类拔萃的人。我不能给你太多的保证,但我有一种感觉,袁术很快就会从广陵全面溃败。”

“是这样吗?”

“言尽于此,还请子敬兄自行决断。最后说一句,百闻不如一见,子敬兄何不与玄德公见上一面,如果子敬兄要走,玄德公难道还会强行留下你吗?”

就在这个时候。

一个身穿劲装的男子走了进来,递给鲁肃一管信报。

打开信报。

鲁肃吃惊地看向苏非,怔怔道:“玄德公,拿下平安城了。”

“怎么样?我有骗你吗?”

“呼——”鲁肃心中波涛翻滚,刘备再次给他了惊喜。

“南渡淮水不过数日,刘备竟把战线推进上百里!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鲁肃兴奋得来回踱步。

“接下来,让我们猜猜看,刘备会多久拿下广陵?”

“非先生,你感觉呢?”

“子敬兄,我劝你务实一点,不要把战争当作儿戏,玄德公才拿下一个小小得平安县城,距离江边的广陵还远着呢!”

这个时候,苏非倒是不着急了,甚至在给鲁肃浇凉水。

“不,广陵城很快就会被玄德公收复。你知道吗?袁术的主力部队已经在平安县城被全歼!袁术不行了。啊,或许刘备就是上天降下来拯救乱世的吧。”

“或许吧。”苏非不置可否。

“曹操、袁术,都不是刘备的对手。刘备,太强了。这真是理想的主公啊。”鲁肃高兴地握住苏非的手,“我愿为玄德公效力。”

“欢迎子敬兄的加入。事不宜迟,可速去下邳,直接面见下邳相即可。”

苏非很高兴,他终于完成了在东城的任务。

然而,鲁肃却摇了摇头。

“我不去下邳。”

“?”

“玄德公拿下了平安城,接下来定是扫除淮水南岸的盱眙、淮阴,彻底把袁术的势力压缩到江边。所以,我要去平安县城。与主公一起见证这场伟大的胜利。”

“那便就此别过。”

“非先生不回去吗?”

“我还要去荆州。”

把苏非送走之后,鲁肃立即联系了好友刘晔。

当初,袁术占据豫州的时候,刘晔就预判袁术会攻略扬州。

果然!

鲁肃对刘晔非常佩服,便常常邀请年长自己九岁的刘晔一起聚餐,并成为很好的朋友。

正是因为刘晔说天下大乱,将会迎来改朝换代,鲁肃才开始豢养死士用来自保。

如今,看出刘备在徐州崛起,鲁肃便打算邀请刘晔一起投奔。

“子扬兄,刘备不日便会拿下广陵城,我们可提前投奔,一起见证这项功绩。”

“贤弟啊,你莫不是听谁说了什么。我劝你小心些,乱世之间,不可轻易为谁效力,一定要稳健!”

刘晔看到鲁肃行李都收拾好了,便继续劝道,

“我活了三十年,见过太多了。刘备现在是很强势,但是广陵城,还在袁术手里。刘备是否吃得下,还很难说。虽然看起来刘备是铁定赢,但战争的事情,不到最后一秒,是无法决定结果的。除非刘备拿下了广陵城,我等才可以去投奔。”

听到刘晔这么说,鲁肃毫不意外。他很清楚,刘晔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

“可是等到事情确定,我们再去就太……”

“你要赌,那就去赌吧。我还要再看看。”

鲁肃无奈道:“那好吧,等我随刘备进了广陵,再请子扬兄出山。”

出发前。

半年前加入的徐虎说道:“我们寸功未立,这样去投奔,能有好结果吗?”

“玄德公从幽州到徐州,一路上都在招募人才,我们主动投奔,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不,我还是觉得,带着功劳去会比较好。”

“我们就这几个人,如何立功?”

“玄德公不是要打广陵城吗,我们可以先行潜伏进城,助力夺城。”

“不妥。大丈夫建功立业不急于一时,刀剑无眼,变数太多,还是先到了主公麾下再说。”

“嘿嘿,那我就自己去咯。”

鲁肃不得不答应。

因为他知道,徐虎不是普通人。

徐虎的真正身份,是朝廷大将徐荣的儿子。

徐荣是个很有本事的统帅,曹操的处女败、孙坚的处女败,都是拜徐荣所赐。

或许是曹操出道伊始尚显稚嫩,但孙坚讨伐董卓时已经纵横天下六七年,跟随朱儁、张温等人到处平叛,作战经验可谓丰富。

但他们都在徐荣面前饮恨。

或许是徐荣兵多,但至少证明,他作为朝廷正规军,是个合格的统帅,不会被轻松击溃。

“我爹是死在李傕郭汜手里,我要报仇,就要掌兵,而且是要投奔主公的第一时间掌兵!”

“……”

“人生苦短,我等不了。”徐虎郑重地给鲁肃鞠了一躬,“感谢子敬兄的收留,等我成为大将,一定会报答的。”

鲁肃看着这个十九岁的少年,嘱咐道:“去吧。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留下有用之身,才能见到主公!”

徐虎微微一笑,翻身上马,与鲁肃同行到下邳与广陵的郡界,便分道扬镳。

鲁肃带队北向平安。

徐虎则扬鞭策马,直奔广陵城而去!

他要寻访到鲁肃,并招募到刘备麾下。

东城,位于下邳郡国的最南端。

对于苏非的来访,鲁肃是非常惊讶的。

他颇有家资,不断败家豢养死士,虽然声名日隆,但也仅限于东城一带,怎么就被远在大河之北的人知道了?说出来都不敢相信。

九江郡守陈纪是袁术的心腹,立即把东城作为攻略徐州的桥头堡,为袁术输送兵员和物资。

在刘备率大军南下的时候,苏非已经抵达东城。

就像一枚楔子楔入九江郡。

袁术夺占九江郡之后,就把郡治所从更靠近东城的阴陵迁移到了寿春。

只有一个九江郡被他捏在手里。

当苏非找到鲁肃的时候,正赶上陈纪在九江郡的第五次征兵,鲁肃恰在征兵序列。

“子敬兄深谋远虑,早早散财为兵,何不投奔明主?”

“非先生竟然知道我鲁肃吗?”

但非常可惜的是,袁术的扬州牧水分很大。

庐江郡的陆康、吴郡的许贡、会稽郡的王朗、豫章郡的华歆,都不鸟他。

鲁肃以为苏非在故意吹嘘刘备,毕竟刘备初来乍到,不可能对徐州的边边角角这么清楚,定是这苏非提前考察了情况,故意归功于刘备。可以理解,包装主公睿智的形象嘛。不新鲜。

“子敬兄不必怀疑,玄德公的本事,比我说的多多了。如果你见到他,就能认同这一点。”

至于丹阳郡的吴景,并不能剿灭内部的宗族叛乱,即使袁术派了孙贲前去协助,也是收效甚微。

此次袁术抢占广陵,顺势就把东城纳入了九江郡的版图。

同时废掉扬州原来的治所历程,一并合至寿春,自封扬州牧。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